視頻標簽:圓的認識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圓的認識》湖北省武昌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圓的認識》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學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圓的認識》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圓》中的教學內容。圓是小學數學里最后教學的一個平面圖形,也是教學的惟一一個曲線圖形,是在學生學過了直線圖形的認識、周長和面積計算,以及圓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是《圓的認識》的第1課時,要求學生進一步認識圓、了解圓的基本特征、學會用圓規畫圓,同時為進一步學習圓的周長和面積奠定重要的基礎。教材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滲透了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的關系,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方面來說,也進入了一新的領域。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低年級已經對圓有了初步認識,加之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緣故,見過很多圓形的物體,已經直觀認識了圓,有了一定的感性積累。學生第一次使用圓規作圖,必須掌握圓規的使用方法,學會用圓規畫圓,在畫圓的過程中認識圓。 三、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57、58頁。 四、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步驟和方法,學會畫圓,知道圓的各個部分的名稱,理解并掌握圓的特征。
2. 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猜測、交流等探索活動,提升動手實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 通過對圓的認識,感受到美源于生活,數學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試著用圓的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圓的基本特征,學會用圓規畫圓。 2.教學難點:深刻認識圓的特征。 六、教學準備
課件、剪刀、圓規、直尺、三角板、生活中圓形物體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對于圓,同學們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吧?(是)
生活中,你們在哪兒見到過圓形?(師摳實物圓形) 生:車輪上有圓,鐘面上有圓„„
師:今天,劉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美麗的圖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 生觀看。
師:從這些圖案中,你找到圓了嗎? 生:找到了。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可見,生活中到處都有圓,因為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去探尋其中的奧秘,好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圓形,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愿望。)
板書:圓的認識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畫圓。
2
師:同學們,要認識圓,我覺得我們首先得畫出一個圓。會畫嗎?(會) 師:請同學們借助手邊的工具(包括圓規)試著在白紙上畫一個圓。 以物畫圓。展示學生用實物畫的圓。
師:劉老師發現,每位同學都有了各自精彩的創造。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師提前收集3副學生作品,2副材料完成的,1副圓規完成的,生在分別匯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想出各種辦法得到圓,就能使學生感受到圓其實離我們生活很近,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同時感受實物畫圓的局限性。)
圓規畫圓。展示用圓規畫的圓。
(1)師:這是哪位同學畫的圓?(請用圓規畫圓的同學上臺說)
教師帶著認識圓規:圓規,就是我們用來畫圓的專用工具,它有兩只腳„„ 師:相對于用其他材料畫圓,你更喜歡用哪種方式畫圓?(圓規) 師:為什么呢?(„„)
(2)剛剛老師發現,大部分同學畫的都非常漂亮。但也有部分同學用圓規畫的不夠理想,請你們幫忙分析一下,可能哪里出了問題?(師提前找1個畫得不好的圓,實物投影)
師:同學們說得很有道理!拿圓規的時候可要掌握技巧,抓的時候不能隨便抓,應該抓這里,如果抓下面,畫的就不夠漂亮了。(師演示)。
師:還有嗎? 生:„„
師:同學們想不想用圓規又科學又方便的畫出一個圓呢? 生:想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微視頻。微視頻(教師邊示范邊講解:用圓規畫圓的時候,要先確定位置,點上一點,把鋼針戳在點上,用手捏住圓規的手柄,調整定長的大小,將圓規略微傾斜,旋轉一周,一個圓就畫好了。)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圓規試著畫圓,尊重學生的畫圓經驗,初步體驗圓規畫圓的過程。體驗后發現用圓規畫圓要注意的問題,再交流畫圓的方法及用圓規畫圓的注意點,并互相提醒,充分體現了探索性的學習方式。)
師:通過剛才的視頻學習,你認為我們用圓規畫圓應該注意什么? 生:„„
師:你提醒得很及時!下面請同學們用圓規在白紙上畫一個圓。(老師也在黑板畫一個圓) (設計意圖:感知圓規畫圓的優越性,可畫任意大小的圓。) 練習:在操場上畫圓
師:剛剛同學們用圓規在紙上畫了一個圓,很漂亮!那如果體育老師想在學校操場上畫一個很大的圓,還能用圓規嗎?(不能)拿你能幫老師想個辦法嗎?
生獨立思考,再匯報。
師:同學們真聰明。(微視頻出示) 歸納特征:
師:用圓規畫圓、在操場上畫圓,我們用到的畫圓工具不同,那我們的畫圓方法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定一個點,定一個長度,然后旋轉(學生說出來即可) 3.自學圓心、半徑和直徑的相關概念。
師:剛剛我們畫出了一個圓,現在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個圓。請同學們帶著這幾個問題自學課本58頁第一自然段的內容。自學的時候,請你讀一讀、劃一劃,在你認為重要的地方做出標記。(師板書:圓心、半徑、直徑)
師:通過自學,你有什么收獲?
3
師:你說得真好。其實圓心,通俗的講就是圓的中心,剛才圓規畫圓、畫圓器、操場上畫圓時中間固定的點都是圓的圓心,我們可以用字母O來表示。(請同學們在自己畫的圓上把圓心表示出來。師在黑板標記出來)
師:那什么是半徑呢?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
師:圓周上的某一點,通常我們稱它為圓上,連接圓心與圓上某一點的一條直線。是直線還是線段?(線段)
師:你能不能上來給大家畫一條?(生畫)同學們在剛才的圓上也畫一條半徑。 師:大家來看,他畫對了嗎?(對了) 師:我們一點來看看(師課件出示半徑及概念)
師:半徑是一條線段,通常用字母r來表示。關于直徑,老師這里給大家帶來了3條線段,一起來看(課件出示),在這里面,你認為哪一條才是圓的直徑?(生答)
師:那為什么這兩條不是? 生:„„
師:說得好,像這樣的線段才是圓的直徑(課件出示)
師:請同學們在剛才的圓上同樣畫上一條直徑,并標上字母。(生畫的同時,師也在畫) 板書:圓心O 半徑r 直徑d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4.探究圓的特征。
探究活動:師:看來呀,同學們的收獲可真多。那我在想,這節課是不是就這么結束了? 師:你們覺得,關于圓,還有沒有值得我們深入去研究的?有嗎?(有)
單說這圓心、半徑和直徑,這其中還蘊含著豐富的規律呢。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來研究研究?大家剛剛都畫了圓,還帶了剪刀、直尺、圓規,這些就是我們的研究工具,待會就請同桌之間將剛剛畫好的圓剪一個下來,沿著直徑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會有什么新的發現?
學生反饋:(慢慢深挖)
把圓沿任何一條直徑對折,兩邊可以重合。(圓是軸對稱圖形) 生:一個圓里的半徑有無數條,直徑有無數條。(強調同圓或等圓) 生:同一圓內,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生:直徑的長度是半徑長度的2倍。 板書:d=2r
(讓學生說出來,學生說不出來,師:那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它們的關系嗎?) 圓的位置不一樣,圓的大小不相同。(圓心起什么作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操作去發現、去總結,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師:為什么會不一樣?
師肯定。板書: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設計意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思考和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演示,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從而自行發現: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5.數學文化:一中同長。
其實,關于圓,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墨子也得出過和我們相似的結論。只不過,他的結論是用古文描述的,不知道你們能不能看懂?
(課件出示:“圓,一中同長也。”)
師:同學們可真了不起!你們知道嗎,這個發現比西方整整早了1000多年,聽了這個消息,同學們覺得怎么樣?
師:特別的自豪,特別的驕傲!短短的幾個字,就把圓的特征點得明明白白。 (三)課堂練習,鞏固深化(課件出示題目)
1.剛剛用各種物體畫出的圓,如何找到圓心呢?請你畫一畫,試一試。(教師準備一個紙
4
質圓形,學生用實物投影操作,找出圓心)
如果是一個圓形硬幣,無法對折,能找到圓心嗎?(可以用直尺找出兩條直徑,交點即是。也可以用直尺對夾找出兩條直徑)
2.看圖填空
3.剛上課的時候,有的同學說了車輪上也有圓。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形的?(課件出示幾種運動)
生:討論,說理。
師:同學們都善于動腦筋,說得很好!可見,生活中經常用到圓。咱們一起來看一看《生活中的數學》(課件出示,并聽錄音解說)
師:通過剛才的解說,我想同學們一定對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四)課堂小結,回顧知識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生„„)
師:同學們,短短一節課,要想真正走進圓的世界是不現實的,我想我們剛剛所做的,只是走“近”了圓的世界,打開了圓的大門。關于圓,還想了解哪些知識?大家課后還可以通過網絡、書籍等繼續學習,真正走進圓的世界。
2.布置作業。課本第60第1、3、4、5題。 八、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
圓心(O) 決定圓的位置 同圓(等圓) 半徑(r) 無數條 相等 決定圓的大小 直徑(d) 無數條 相等
d=2r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