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圓的認識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圓的認識》重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圓的認識》重慶奉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教學過程
2.1第一學時
2.1.1教學目標:1.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學會用圓規畫圓,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并掌握其特征。2. 在經歷操作,觀察,思考等探索活動中,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發展空間觀念。3. 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我國古代數學的博大精深。
2.1.2學時重點:學會用圓規畫圓,理解并掌握圓的基本特征。
2.1.3學時難點:深刻認識圓的特征。
2.1.4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尋寶中創造圓
一。尋寶中創造圓
(課件出示尋寶游戲的提示要求)師:你覺得寶物可能在哪?為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演示:當有無數個點的時候就形成了一個圓。)
揭題:寶物的位置為什么會是個圓?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疑問走進圓的世界去尋找答案。(板書:走進圓的世界)
活動2【講授】比較中初始圓,畫圓中感受圓
二.比較中初識圓
1.(課件出示一些常見的平面圖形)師:對比一下,圓與其他圖形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小結圓是平面上的一個曲線封閉圖形)
2.鞏固應用:(課件出示題目)判斷以下哪些圖形是圓?(巧設疑點:橢圓也是由曲線圍成的封閉圖形,它是不是圓?)
三.畫圓中感受圓
(一)圓規畫圓
1.引出畫圓的常用工具
師:你會畫圓嗎?你是用什么來畫圓的?(引導學生理解借助圓形物體畫圓存在局限性,用圓規畫圓更方便科學。)
2.介紹圓規的各部分名稱。
3.畫一畫:學生嘗試在紙上用圓規畫一個任意大小的圓。
4.展示反饋。
(出示學生作品) 師:不圓的作品是怎樣被創造出來的?(組織學生交流用圓規畫圓的注意事項:手握住把柄;針腳要一動不動;兩腳間的距離要一動不動。)
5.鞏固運用(用圓規畫半徑是2厘米的的圓)
師:想個辦法讓全班同學畫的圓一樣大。(再次展示作品反饋交流并在黑板上示范畫圓歸納畫圓步驟:定點定長旋轉。)
(二)圓各部分的名稱
1.自學圓各部分的名稱
師:畫圓時的定點定長是圓的什么?(組織學生自學)
2.交流匯報
師:你都認識了圓的什么?(組織學生交流圓的圓心,半徑,直徑分別是什么,體驗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根據學生的交流加以板書)。
3.鞏固運用。
(課件出示題目)師:迅速找出圓的半徑直徑,其余的線段為什么不是?(學生判斷交流)
活動3【活動】活動中探索圓
四、活動中探索圓
(一)活動一:找圓心
1.出示一個借助茶杯蓋畫出的圓提出問題:老師找不到這個圓的圓心呢?你能找到嗎?(學生獨立思考操作)
2.匯報演示:對折再對折就能找到圓心。
(二)活動二:畫,量,折
1.師:圓的半徑和直徑都是線段,你還想了解關于半徑和直徑的哪些知識?(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2.小組通過畫一畫,量一量,折一折這些活動自主探究以下3個問題:(在同一個圓內,有多少條半徑,它們的長度怎么樣?在同一圓內,有多少條直徑,他們的長度怎么樣?在同一個圓內,半徑和直徑的長度有什么關系?)
3.交流匯報。
師:關于每個問題你發現了什么?你是通過什么方法知道的?(學生解釋匯報和操作演示。老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歸納整理出圓的特征。)
4.完善結論。
師:這些結論都是在什么樣的條件下發現的?(組織學生通過直觀觀察對比完善前提條件:在同圓或等圓中)
鞏固運用:(課件出示題目,學生交流匯報)
(三)活動三:介紹數學文化
1.史料介紹:“圓,一中同長也”
(課件出示:圓,一中同長也)師:你怎樣理解這句話?(學生交流)這是我國教育家墨子在2400多年前說的,比西方整整早了1000多年,我們的先人特別偉大。
2.(課件出示:橢圓)判斷解釋:橢圓是不是圓?寶物的位置為什么會是圓?(引導學生用圓的本質特征來釋疑)
3.數學文化:(課件出示:正多邊形的邊數不斷增加)直線圖形和曲線圖形的完美交融。
活動4【練習】生活中解釋圓,欣賞圓
五.生活中解釋圓。
1.(課件出示籃球場的中圈)師:籃球場的中圈為什么要做成一個圓?(學生體會并解釋圓的特征在生活中的應用)
2.師:怎樣來畫這個大圓?誰來畫一畫(學生明白生活中常借助繩子來畫圓,再次體會圓規畫圓法和繩子畫圓法的道理是一樣的,同時滲透思想教育)
六.音樂中欣賞圓
1.暢談收獲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生談收獲)
2.欣賞圓
(課件隨著音樂播放生活中圓的圖片)師:在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今天這節課我們只是走近了圓的世界,要想真正走進圓的世界還需要同學們花更多的功夫去研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