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的家,在日喀則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湘教版四年級上冊我的家在日喀則-山西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湘教版四年級上冊我的家在日喀則-山西省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西藏的地域及民族風俗特點,能夠用飽含激情的聲音演唱歌曲《我的家鄉日喀則》。
2、學會《我的家鄉日喀則》的二部合唱,在參與學唱歌曲的過程中,體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和和聲魅力。
3、能積極參與藏族踢踏舞的活動,初步感受藏族歌舞的風格特點,用踢踏舞的基本動作,自如的表演《我的家鄉日喀則》。
2重點難點
學唱歌曲《我的家鄉日喀則》
二聲部合唱的和諧統一是我們要解決的一個難點
3教學過程
3.1設計思路
3.1.1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組織 教學
創設情境,認識西藏
師:同學們,大家好!——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等。
師:同學們有誰知道老師講的是哪個民族的問候語呢?
師:提到藏族你的腦海里會浮現些什么呢?
師:是啊!西藏是一個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圣地,在這里有一座美麗的城市日喀則,讓我們大家一同走進他吧!
師:簡單講解課件所展示的內容。(這里藍天點綴著白云,雄鷹展翅搏擊長空;山坡充溢著翠綠,牛羊成群孕育安寧;遠處一條彎彎的小河將天地連接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美麗的圖畫。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就聳立在日喀則的南面,它已成為西藏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勝地之一等等。
師:同學們,日喀則美嗎?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一首贊美日喀則的歌曲《我的家鄉日喀則》
生:向老師問好,并回答問題
生:藏族
生:高原、山脈
布達拉宮等
生:觀看西藏風情課件展示
生:美
(西藏風情課件展示背景音樂《阿壩夜會》伴奏音樂。)
教師用藏語向孩子們問好,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引出主題西藏,讓學生談談腦海中的西藏是什么樣的,引發學生對西藏的向往。
觀看多媒體播放的西藏風光片中,巧妙的滲透相關文化,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讓學生較為直觀的感受到日喀則的壯美風光為理解歌曲情緒做好鋪墊。
活動2【講授】學習 新課
初次聽賞歌曲
師:讓我們共同來讀一讀歌中是怎樣贊美日喀則的。
師:范讀
講解襯詞歌曲中的襯詞“啊索啊索馬里拉”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師講解:這些詞語是用來表現藏族人們高興、愉快、贊美,禁不住放聲歌唱的心情。
2、 教唱低聲部
師:范唱低聲部
(1)教唱歌曲的低聲部
(2)解決學生學唱時的聲音位置。
(3)要求學生跟琴完整唱一遍。(注意學生演唱時的樂句感)
3、 合唱部分
(1)聆聽范唱(錄音)
師:同學們,你們美妙的歌聲把藏族的小朋友都引來了,讓我們和藏族小朋友一起來合唱一曲吧!
師:和我們唱的一樣嗎?不一樣在哪里?(教師講解二部和聲)
(2)學唱高聲部
指導學生體驗站在高山上“呼喊”的感覺,使學生輕松找到頭聲的共鳴
(3)學唱雙聲部
分聲部演唱時注意用耳朵聽,用手勢找音高位置)
(4) 帶著演唱情緒完整演唱全曲
生:一起誦讀
(教師對其做適當的評價)
生:再讀(按節奏,讀出日喀則的美、對家鄉的自豪感及快樂的情緒)
生:首次聽賞歌曲二聲部,學唱歌曲。
生:用“噠”模唱。
生:完整演唱
注意歌曲情緒及樂句感。
生:演唱低聲部,發現不同。
生:他們唱的高等等。
生:學唱高聲部
生:分聲部合唱
運用電子琴
播放原聲錄音學生跟唱
運用電子琴
播放圖形譜
播放錄音
電子琴走低聲部旋律
通過誦讀要解決歌曲節奏問題并要講解襯詞在歌曲中所起到的作用,從而使學生讀出歌曲的基本風格特點。
在教唱環節我先帶領學生共同學習了歌曲的低聲部。這樣學生便有一種固定的低聲部旋律
的思維定勢,為感受二部和聲打下基礎。
學生實際體驗到和聲感后講解二聲部就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礎。
采用示范,找形象等方法指導學生控制聲音與氣息,避免出現喊叫的現象,解決歌曲中音高部分的難點。
教學生如何聽是解決難點的手段之一。用手勢找音高可把抽象的音符具體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