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山谷靜悄悄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下冊第七課《山谷靜悄悄》陜西省 - 西安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音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下冊第七課《山谷靜悄悄》陜西省 - 西安
人音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下冊第七課《山谷靜悄悄》
一、教材分析
《山谷靜悄悄》是一首描繪大自然美麗景色的藝術歌曲,為一段體結構的分節歌。歌曲一開始用“xo xo x-”的節奏、很弱的音量,把我們帶到了寧靜的山谷中,然后節奏緊縮并運用了切分節奏,描繪了充滿生機的美麗山谷,使人有如身臨其鏡之感。前三段歌詞分別描繪了山間的景物,富有動感,從“煙霧”、“花”、直至“溪流”、“野兔”動感不斷增強。在4小節間奏之后,“地質隊叔叔”的出現,打破了原先的寂靜安詳,使山谷頓時熱鬧起來,錘子擊石的叮咚聲和溪水聲交織成一支美妙的樂曲在山谷中回蕩。四段歌詞雖都配同樣的旋律(第四段的旋律稍作變化),但由于歌詞在形象、意境上有豐富細膩的變化和發展,歌曲很能使人們對山谷中的美麗景色產生想象。
二、教學目標
學唱歌曲、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三、教學重點
在演唱、表演歌曲中,啟迪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增強對歌曲的理解與表現。帶著你想象的意境,有感情地表演,感受大自然美麗的景色。
四、教學難點
注意前奏與間奏,進入有整齊,注意八分休止符、附點
四分音符、頓音記號等
五、設計思路
本科以音樂學科新課程標準為基石,以唱歌為主線,于體驗、感受、演唱、表演為一體的綜合課。課中通過生動的視覺感官(情景創設)及感受歡樂,跳躍的音樂旋律 和感知老師富有激情的引領,讓學生充分體驗、感受到歌曲所表達的意境,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技能,培養思維能力,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在豐富的想象、感悟中學會用音樂表達情感,同時把相關知識技能巧妙融合于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在演唱和表演中體會音樂帶給人們的快樂。
六、教學方法
1、情境法 2、實踐法 3、合作法 4、聽唱法 5、互評與自評
七、教學準備
鋼琴、課件、板書設計 八教學過程 一、導言
1.(師)同學們,請聽聽老師是怎樣跟大家問好的? 歌曲最后一句旋律,換歌詞“同學你好,同學你好” (師)你們怎樣回應我呢? 學生用相同的旋律學習問好歌。 (生)老師您好,老師您好……學生齊唱,老師伴奏。 2.學習力度記號。漸強、漸弱
(師)大家再聽聽老師的聲音和前面唱的比較有什么變化?
(師)請你們用歌聲表現一下漸強、漸弱。 二、創設情景,導入課題
1.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美麗的地方,我們能看到什么聽到什么?
2.課件展示山谷景色,師配歌詞朗誦后范唱。 3.交流: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出示課題:山谷不僅美,而且靜悄悄,我們聆聽的這首歌曲叫《山谷靜悄悄》
三、聆聽、感受歌曲,解決難點 1.再聽。熟悉歌詞。師提出問題: 山谷靜悄悄,什么在飄飄? 山谷靜悄悄,什么在在閃耀? 山谷靜悄悄,什么在奔跑? 2.討論后齊讀第一部分歌詞。
3.叮咚叮咚這是什么聲音?山谷真的是靜悄悄嗎? 4.再聽后討論。
5.教師講解地質隊員的工作,引申隊員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工作,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三、實踐、交流——學唱歌曲
1.學習歌曲最后一句。(師)現在要考考大家,如果你聽到了叮咚叮咚的聲音,用拍手表示出來好嗎?
3.完整學習歌曲。
再聽歌曲。情緒是怎樣的?(第一部分優美、第二部分活潑)
3. 找出你覺得比較難唱的地方。 巧引知識點
出示兩句歌譜及詞。分辨兩句不同。 薄薄的霧,淡淡的煙,飄呀飄的高。 地質隊叔叔的小鐵錘,敲得山谷叮咚叫。 知識點:八分休止符
老師用兩種方法演唱,學生做對比、感受,哪種更好,為什么?
(休止符+P,老師唱的很弱的音量把我們帶到了寧靜的山谷中)
4.用“lu”哼唱歌曲。 5. 填入歌詞演唱
出示切分節奏(切分節奏更能表現山谷景色的美) 強化節奏,強調兩個樂段第二句的節奏的異同 四、處理歌曲、激發情感,深化主題
1、情緒的把握(輕柔、優美地演唱),注意各種記號。
2、帶著你想象的意境,有感情的表演(演唱中進行對比)
3、分組表演歌曲(完整的唱歌譜,注意前奏與間奏,進入要整齊)
五、拓展 創編歌詞 六、結束語
美妙的聲音,奇妙的大自然,讓我們長大后,也能象地質隊叔叔一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