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森林的歌聲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三下級下冊第3課《森林的歌聲》陜西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三下級下冊第3課《森林的歌聲》陜西省級優課
森林的歌聲
教學目標:
1.感受富有東方情調的自然小調式音樂。讓學生在學唱旋律、感受音樂音色變化的基礎上掌握音樂的結構,融知識技能與學習過程與方法中。記憶各段主題曲調的順序,提高音樂記憶力。
2.通過聆聽《森林的歌聲》,使學生能從樂曲聲中聽辨各種小動物、各種鳥鳴聲等體驗樂曲中各種聲響,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3.了解笛子、提琴、吉它等樂器的音色及其在表現音樂中的作用。 4、能嘗試一下用各種表現方法與手段簡單再現樂曲。
教學重、難點:在欣賞樂曲的過程中,學會記憶各段主題曲調。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材分析:
器樂合奏《森林的歌聲》這首樂曲由大自然的真實音響與美妙的樂音交織而成。那些可愛的小精靈們——樹蟾、秩雞、腹斑蛙、褐鷹梟、山羌、飛鼠等與笛子、提琴、吉他等樂器一起奏響了奇妙的森林之歌。樂曲的旋律簡潔質樸,輕快流暢,采用自然小調式,富有東方情調。
樂曲在森林中小動物的鳴叫聲中開始,繼而吉他輕輕地奏出一段旋律……這個旋律以“3”為軸心,起落回旋,輕松活潑,但不失平衡安詳。在先行顯示出樂曲主題的引子之后,樂曲進入第一部分。笛子奏出上述旋律,然后由小提琴演奏由此派生的另一個旋律……a與b兩個旋律末尾相同,它們之間并無太大的對比。隨后再運用不同的配器將音樂重復一遍,造成音色的變化。樂曲第二部分的句首,音區提高,節奏拉寬,與前一部分形成一定的對比,加上諸種樂器的加入,使氣氛熱烈起來,仿佛森林中的動物鼓起勁,放聲地歌唱。在主題a再現后,音樂突然安靜下來,旋律的流動變為持續的長音并作半音上行,營造了深邃、神秘的氣氛。很快這種安靜被打破,以上的音樂又全部重復出現,只是在演奏的樂器及聲部的配置上有所不同。由于彈撥樂器加強,低音部加重,使森林顯得更為熱鬧。樂曲把我們帶進這片神奇美妙的森林中,使我們享受到大自然給予我們的無窮樂趣。
樂曲中各段旋律出現的順序為:a+b+a+b+c+a (重復一次)
一、 組織教學
師:大家好,很高興能和四年級二班同學相聚在這里,而且能把我自己很喜歡的一首樂曲和你們一起分享。
二、 導入新課
1、 猜一猜 這是誰的歌聲
師:大家都知道,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美妙動聽的聲音。請你仔細聽,是誰的聲音?(播放引子部分)
生:青蛙、鳥、蛐蛐 2、講一講
問:你覺得這些聲音是從哪里傳來的? 生:森林
(設計意圖:從大自然的聲音引入,很自然地引出本課的課題,學生也會很容易地進入到欣賞的狀態。)
3、欣賞樂曲 1、整體感受樂曲
師:下面老師要帶你們走進《森林的歌聲》,請你們盡情地享受這首樂曲迷人的魅力,并且能說一說,樂曲給你帶來怎樣的感覺?這里面都是誰在歌唱?你還聽到了哪些樂器在演奏?(播放《森林的歌聲》)
生:……
師:今天我特意把它們當中最主要的成員邀請到了我們的教室,讓我們趕快來認識一下它們吧。
3、 講一講 樂曲中的小動物和笛子、小提琴、吉他(圖片及聲音片段)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認知角度出發,先出現樂器的圖,在出現演奏的姿勢圖,再聽其樂器的聲音,使學生能夠更深地了解樂器,并能夠辨別樂器的音色及特點。之后再認識臺灣山林里的一些學生比較陌生的動物,為之后的再現旋律做鋪墊。)
三、 分析樂曲
(一)、分析歌曲第一部分 1、欣賞樂曲第一主題
師:接下來它們中的某一樂器要邀請一些小伙伴為你們獻上樂曲的第主題,請你們說說這個樂器是誰?它帶來的這段音樂情緒怎樣?(播放樂曲第一主題)
生:……歡快的……
師:你們很會聽音樂,笛子要贊揚你們了。(師用歌聲表揚,放第一主題音樂)
笛子想邀請你們來唱唱它剛才演奏的這段音樂,F在老師先用我的琴來演奏一遍,請你們仔細聽,再次感受一下樂曲的情緒。
(1)師用電子琴演奏第一主題旋律。 (2)識唱第一主題曲譜
(3)聽琴用慢速的,用“dv”模唱主題一 (4)用歡快地情緒演唱并模仿吹笛子的動作。
師:樂曲中除了有樂器的聲音,還有小動物們的歌聲,誰能模仿一下小動物的聲音呢?它們可是一群很懂音樂的小精靈哦,誰能來有節奏地模仿出它們的聲音呢?
(5)生有節奏地模仿動物叫聲。
(6)根據老師給出的動物叫聲做節奏練習。 (7)加入音樂,配上動物叫聲。
(8)分小組配合:分兩組,一組唱旋律,一組念動物叫聲的節奏。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樂曲的欣賞,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去加深對樂曲的印象,以聽為主,再加上唱和動、小組配合演繹,再現音樂等方式進行欣賞這首曲子,并分部分進行,更容易記憶旋律,讓學生對旋律的印象更加深刻。之后的幾個主題也采用相同的方法來欣賞,只是演唱的字母音以及動作和動物的叫聲都有所不同,而不會使學生在欣賞時形成欣賞疲勞,對于每一部分都有新鮮感。這也是針對本課所設計的重難點所采用的解決和落實重難點的方法。)
2、欣賞第二主題
師:你們把笛子的樂曲唱得太好了 ,有樣樂器有些耐不住寂寞了,它也要表揚你們呢!
(1)師用歌聲來表揚,(放第二主題音樂)
師:趕快聽一下它的旋律,它是誰?它的情緒又是怎樣的呢? 生:歡快的……
師:對,它的情緒和第一主題是一樣的,這兩個主題構成樂曲的第一部分。 請同學們來聽一聽老師的琴聲,然后來唱一唱這第二主題吧。 (2)聽琴演奏第二主題,
(3)用慢速識唱第二主題曲譜用“li”模唱主題二
師:想象著你就是小提琴手,把你那種悠揚自得的感覺唱出來。 (4)聽琴用稍快的速度演唱。
師:第二主題的音樂又有哪些小動物參與表演呢,大家來看看。 (5)出示動物叫聲的節奏(飛鼠和山羌)學生練習一次。 (6)合音樂加入動物叫聲
(7)兩個小組配合完成:一組用“li”唱并加入動作,一組加動物叫聲。 3、完成第一部分的欣賞
師:我們已經欣賞了樂曲的一和二主題,也就是說,樂曲的第一部分我們已經欣賞得差不多了,現在我們一起完整地把它演繹一下吧。把一和二主題連起來唱一唱。
(二)、分析樂曲第二部分
師:你們把這兩個主題裝扮得這么漂亮,第三主題也想來展示一下自己的魅力了,它說自己在音高、節奏、情緒上和前面兩個主題可不同了,請你們聽聽有什么不同。
1、聆聽第三主題
2、分析樂曲在音高、節奏、情緒上的變化(可重復聽幾次)
師:原來情緒的高漲不一定要用密集的節奏來表現,相反有時節奏拉寬也可以表現樂曲的高潮。
3、師加入動作表現樂曲第三主題
師:接下來老師為這個主題裝扮一下,請注意,老師的動作時加在什么音上面的。
生:“6”的音。
師:對,那么“6”這個音也是這個主題的最高音。讓我們一起用“啦”來唱一唱這個主題吧。
4、用“啦”來放慢速度唱一唱第三主題。 5、加入動作(雙手拍擊模仿拍镲的動作)來唱。 (三)完整聆聽
師:三個主題我們都認識了,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真正把它們放在心上。現在它們讓我來考考你們,完整聽一遍樂曲,每個主題的演奏樂器會有所改變,我們只要聽出是哪個主題就可以了。聽到哪個主題請你伸出手指告訴我。
1、聽辯每一主題出現的順序
(樂曲中各段旋律出現的順序為:~~~a+b+a+b+c+a~~~ a+b+a+b+c+a~~~ ) 總結樂曲各主題出現的順序,并講解三處的~~~各是引子、間奏、尾聲。
四、拓展延伸
1、介紹《森林狂想曲》專輯
師:我們今天欣賞的這首樂曲是選自專輯《森林狂想曲》中的一首 《森林狂想曲》是全世界第一張臺灣大自然音樂專輯。是由很多位專家和音樂制作人全心全意為臺灣森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樂創作!制作過程耗時5年,深入全臺山林實地錄音,共收集臺灣鳥類、蛙類、蟬類、蟲類、山羌、獼猴、飛鼠、溪流…等近100種臺灣自然聲音;新穎并充滿創意的制作概念,使樂曲中的自然音源與音樂的節奏、調性相合無間。整張專輯呈現出自然聲音與音樂融合的最高境界!
目錄
①、森林狂想曲 ②、晨歌 ③、野鳥情歌 ④、日安,亞熱帶 ⑤、水徑 ⑥、沉睡森林
⑦、晨鳥之歌(純自然聲音) ⑧、樹蛙之歌(純自然聲音)
(設計意圖:拓展的內容其實也是對樂曲的進一步了解,讓學生增長了知識,同時對這首曲子也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2、聆聽《晨歌》片段
師:沒有指揮,沒有樂器首席,一切萬物隨著無形的節奏,演奏著渾然天成的樂章,一首屬于天地才奏得出的生命禮贊。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不能把整個專輯都聽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到網上搜索一下,經常地去聽一聽。美的音樂可以凈化你的心靈哦,別忘了用上你們音樂的耳朵去聆聽!最后請大家隨著音樂的腳步美美地走出教室吧,去聆聽那份屬于你的森林的歌聲。
3、生聽音樂出教室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