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美麗的動物,大鹿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9課美麗的動物大鹿-河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音樂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9課美麗的動物大鹿-河南省級優課
教學內容:
歌表演《大鹿》
教材分析:
《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話色彩的法國兒童歌曲,旋律明快、跳躍,節奏簡潔。第一樂段旋律明快跳躍,敘述了小兔來到大鹿家的情景;第二樂段旋律在高音區發展,表現了小兔害怕獵人的緊張心情和團結一致,不怕風險的決心。歌詞采用了擬人化手法,幽默風趣,易于兒童所接受,深受學生喜愛。
教學目標:
一、在歌曲學習中體會歡快、活潑的音樂情緒,在音樂創作實踐中感受創編與合作的愉悅。
二、指導學生用優美、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并初步學習二聲部演唱歌曲,增加歌曲的趣味性。
三、通過情境性表演,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豐富的表現能力。 四、在合作學習和結伴表演中,培養友好的情感和協作的能力,享受交流與合作帶來的歡樂。
教學重點:
一、引導學生體會歡快、活潑的音樂情緒。 二、指導學生運用二聲部演唱歌曲。
1
教學難點:
一、難點句的處理。
二、指導學生創造性地運用二聲部演唱歌曲。
設計思路:
從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出發,以游戲方法為主線,把《大鹿》這首歌設計成容欣賞歌曲、創造、表演、合唱于一體的綜合課。結合本課的特點,讓學生充分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在共同的創造表現活動中,使每個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學準備 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聆聽《大鹿》,感受歡快活潑的音樂情緒。 1、出示大森林背景圖,激發學生聆聽的愿望。
導語:孩子們,今天張老師要帶大家去神秘又美麗的大森林里玩! 2、在《大鹿》音樂伴奏下,鼓勵學生根據隨音樂用動作表現小動物活潑可愛的形象。(設計意圖:結合低年級孩子善于模仿的特點,設計了一個森林中動物的表演,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播放槍聲音樂,營造緊張氣氛,導入歌曲。(設計意圖:通過槍聲引
2
發學生去想象,進而去聆聽歌曲。)
導語:咦?少了一位朋友,它長著長長的耳朵、短短的尾巴、走路蹦蹦跳、愛吃蘿卜青菜。它是?小兔為什么沒來呢?聽,這是什么聲音? 三、學唱歌曲《大鹿》
1、請學生完整聆聽歌曲,感受歌曲內容。(教師穿成小故事)(設計意圖:結合學生的想象與聆聽,在學生的回答中,了解歌曲內容。)
導語:小兔發生什么事了?請大家仔細的聽一聽,從歌聲中尋找答案! 2、播放《大鹿》動畫,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設計意圖:通過改變方式再次聆聽,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印象。)
3、出示歌頁,師生朗誦歌詞,提示學生讀出大鹿和小兔的不同的情緒變化,表現歌曲的內容。(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朗誦歌詞,解決歌曲的難點句節奏,復習反復記號知識。)
(1)師生完整朗誦歌詞,感受歌詞情緒。 (2)糾正錯別字,朗誦最后一句。 (3)朗誦第四樂句,解決難點。
3 3 3 3 | 3 2 4 . 4 4 | 5. 5. 6. 7. | 1 - || 兔 兒 兔 兒 快 進 來,咱們 手 把 手 挽 牢。 A.教師示范朗誦難點句。 B.學生朗誦。
導語:“咱們”的地方要念的緊張些。 (4)提示反復記號,學生朗誦后兩句。(5)完整朗誦歌詞。
4、學生學唱歌曲。(設計意圖:進過前期的聆聽和朗誦,學生已經較為熟悉旋律,采用跟唱法教授歌曲。)
(1)教師示范演唱,學生再次感受歌曲情緒。 (2)在鋼琴伴奏下,學生完整跟唱歌曲。 (3)教師糾正錯誤,練習演唱第一、二樂句。
導語:大鹿站在窗前往外看時,還點了點腳呢!注意第一句。 (4)教師糾正難點句演唱。 (5)完整演唱歌曲。
(6)教師示范聲音處理,第三次演唱。(設計意圖:提示學生正確的演唱方式,以及發聲方法,為后面的合唱教學做準備。)
5、引導學生處理歌曲情緒,演唱第三、四樂句。(設計意圖:豐富歌曲的故事性,變相的練習難點句的準確演唱。) (1)改變音樂要素演唱三、四樂句。 (2)加上緊張的表情演唱。 (3)加上動作再來一次。 6、師生對唱。
7、加上動作完整演唱歌曲。 8、師生分角色演唱歌曲。
9、生生分角色演唱歌曲。(設計意圖:最后的這四個步驟,變換形式讓學生練習演唱,逐步增加表演性。) 四、音樂游戲《大鹿》
4
1、教師激發學生游戲愿望,講解游戲規則。
2、個別學生臺前表演情境劇,其他學生評價。(設計意圖:給學生搭建好舞臺,放手讓他們去做,在表演中,學生的表現能力得到提高。而表演后的評價也是必不可少的,沒有評價,表演就失去意義,新課標的評價不再是單一的老師評價,學生也要學會評價他人。)
3、引導學生豐富大森林里的各種動物、景觀等形象,激發學生的編創愿望。
導語:在這個神秘又美麗的大森林里,除了他們演的這些,還有什么動物和景觀呢? (大鹿的房子、挺拔的大樹、盛開的小花、蘑菇、彎彎的小橋、可愛的小動物·····)
4、學生用肢體語言表現大森林的多種情景,共同演繹歌曲。(主演由少變多)(設計意圖:大膽的讓學生去想、去創造、去表演,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促進其音樂感知、表現和創造力。)
五、創造性地演唱歌曲。(設計意圖:通過對敲門聲的加入,使低年級學生初步體驗合唱,培養其合唱意識,并增強歌曲的表現力與趣味性。) 1、教師示范二聲部演唱,請學生感受歌曲的變化。(跟錄音范唱) 導語: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小兔脫離了危險。我想為它們歌唱。聽聽我為歌曲加了什么? (加入了敲門聲) 2、學生學唱二聲部。(課件呈現) (1)出示二聲部節奏,學生練習。
X X X ︱0 0 ︱X X X ︱0 0 ︱X X X ︱0 0 ︱X X X X ︱X— ‖ 當當 當 當當 當 當當 當 當當 當當 當(2)師彈琴,加旋律,學生練習。
5 5 5 ︱0 0 ︱4 4 4 ︱0 0 ︱3 3 3 ︱0 0 ︱5 5.. 6 7.. ︱1— ‖ 當當 當 當當 當 當當 當 當當 當當 當 (3)教師對比演唱,學生找尋正確的唱法再次演唱。 3、師生共同演唱改編后的二聲部旋律歌曲。
4、教師指揮,學生分聲部演唱,要求學生唱出堅定有力的情緒,表現出小動物間的團結友愛。(兩遍)
六、教師小結,在《大鹿》的音樂聲中,走出教室,共享音樂所帶給人的歡樂。(放動畫)(設計意圖:本環節為了喚起學生和同伴間的友愛之情,達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
導語:我看到了一幅和諧、美麗的森林圖畫。動物是我們的朋友,相信大家也會和小動物一樣互相幫助,團結友愛。讓我們跟著美妙的音樂唱起來、跳起來吧。 課后后記:
新的課程理念告訴我們,要注重學生的參與,使學生從被動的學變為主動的學。還要求我們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往、學會學習的能力。
在本節課中,從創編《大鹿》的故事到利用不同的音樂要素創編不同的演唱方法,再到根據歌曲,小組合作創編音樂劇《大鹿》,充分體現了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理念,而且為學生創設了合作的機會。在孩子們全身心投入表演時,那歌聲、動作、表情無不表達出互助友愛、懲惡揚善的愛心。在這種愉快的氣氛中,淡漠了教師教的痕跡,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
6
有了豐富的情感才會有主體精神的煥發,才會生成博愛仁慈、自主創新的高尚人格。由此可見,創設教學情境,對優化審美教育效應起著一個重要的鋪墊,烘托和促進作用。在本節課上,學生積極的參與,教師和學生達到了“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效果。但是,在本節課上,學生在進行討論和創編活動中,合作基本技能與方法還不能更好的掌握,需要老師進一步的培養。
簡單的二部合唱是本節課的一大亮點,大膽的在二年級進入合唱,是一種新的嘗試。課前了解學生在一年級時就進行過聲勢的多聲部合作游戲,說明在孩子的潛意識里已經有了合唱的基礎,就差加上音高了。于是在本課中我大膽的加入了合唱部分,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豐富了歌曲的表現性,提高了二年級孩子的演唱水平,為以后的合唱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