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是草原小牧民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上冊第2課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安徽省 - 六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上冊第2課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安徽省 - 六安
一、教學內容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人音版音樂教材第五冊第二單元的唱歌內容
二、教學分析: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內蒙古民歌音調為素材創作的兒童歌曲,明快的旋律、跳躍的節奏很具有舞蹈性,也表現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時的喜悅心情。歌曲為2/4拍,四個樂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進,表現了小牧民手擎洋鞭,快樂歡唱的形象。第三樂句在節奏上做了變化,八分休止符的運用,盡情的抒發了對美麗家鄉的贊美之情。歌曲的襯腔“啊哈嗬”是該曲的擴充部分,舒展的節奏,富有動力感的旋律,表現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時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復了第四樂句的曲調,天真活潑,自豪的情感表達了草原兒童對自己家鄉和甜美生活的贊美。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對本課教材的分析,結合三年級學生好動和學習積極性高的特點,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本課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讓學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調的風格特點,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
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們在體驗、探究、模仿、合作、綜合的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 3、知識與技能目標
提高學生的音樂實踐,并能用輕柔而有彈性的聲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運用自豪、歡快的情緒,輕柔而有彈性的聲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2、教學難點
掌握休止符、裝飾音的演唱。
五、教具準備:電腦課件、打擊樂器、自制教具。
六、教學課時: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導課
老師:歡迎來到音樂課堂,同學們,猜一猜,今天老師怎樣來到你們身邊的,老師跟著課件的音樂做騎馬的動作。 學生自由活動
老師:請生上臺演示騎馬的馬蹄聲,教師給予鼓勵。全體學生一起演示馬蹄聲。
(二)激趣導入
1、師:讓我們騎上馬兒,一起去欣賞美麗的蒙古大草原。
2、(播放課件)師:這里空氣清新、天空明朗,到處綠草茵茵。馬兒也悠閑地吃著嫩草,一切都是那樣的恬靜、祥和。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大多以游牧業為生,他們喜歡摔跤、射箭、騎馬,馬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當中非常重要,他們放牧離不開馬,外出也離不開馬,因此他們也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3小牧民上場。(出示課件) (三)學習歌曲、培養興趣 1、初聽歌曲(播放課件)
(1)師:小牡民在唱什么?(出示課件)
孩子們草原的歌聲美嗎?趕快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聽后的感受吧。(你最想做什么)
生:我仿佛來到了大草原,和小牧民一起放羊。生:„„„„.
師:這首樂曲中最能表達小牧民的感情,快樂的句子是哪一句?(生回答)
課件出示最后2節樂譜及歌詞。
.同學們完整的讀一遍。(學生完整讀詞。)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在讀“啊哈嗬”這句歌詞時特別高興,為什么呀?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舉手回答
師:大家理解的非常準確,“啊哈嗬”是一句襯詞,表現愉快的心情,就像我們平時“哼哼”小曲時的樣子。所以我們在演唱歌曲時要懷著怎樣的心情演唱呢?(愉快、快樂)速度上應該怎樣把握?(稍快) 學生跟著老師打節拍,邊打邊唱。 (2)教師跟著伴奏示范唱。(出示課件) 齊讀課題,學生跟著老師邊打節拍邊唱。(一遍) 師:唱這二句我們應帶著怎樣的心情唱呢?(高興,自豪),再唱一遍。
(3)課件出示下面二句,旋律有哪幾個音組成?(指名答)教師出示事先準備的音符。老師帶著學生一起唱,從低到高,從高到低。
(4)師總結草原的音調很美(出示課件),同學們觀察后發現也是由這6個音組成。這就是草原的旋律。這里讓學生找有沒有我們以前沒見過的音符寶寶?說說歌曲里沒見過的音符寶寶是什么?(指名答) 師總結,強調休止符,裝飾音,老師帶領學生學唱這二句
2.學生連起來演唱。 3.學生跟著伴奏演唱。 4.加入打擊樂器跟唱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把本課教學推向又一個高潮,讓孩子們真正的感受音樂,理解音樂、享受音樂,陶冶高尚情操。) (四).課堂小結
音樂和舞蹈來源于生活,創造于生活,希望同學們以后也要像蒙古族小牧民一樣,在祖國的懷抱健康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