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四年級上冊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河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四年級上冊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河南省 - 安陽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學習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生命橋”指的是什么。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品質,感受海峽兩岸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些基本閱讀能力:能夠借助文本思考一些問題,并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在自學的基礎上,學習和別人交流自己的看法;初步用讀來表達感受。但是他們對大陸與臺灣的歷史問題、骨髓捐獻與白血病的治療都不甚了解,所以,在教學本節課時,我以讀為主,并引導學生品味句子,感悟文章,著力于培養學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明確學習目標:
1、導入:昨天我們學習了《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第一課時,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細細品味這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2、齊讀學習目標(出示幻燈片2)
二、聚焦杭州,感受生命垂危
(一)導入: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九月的杭州格外美麗,到處層林盡染、疊翠流金。美麗的斷橋、雷峰塔、西湖„„吸引了無數的行人駐足觀賞。如果1999年的9月22日,你就身處杭州,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學生自由交流)
(二)感受小錢的生命垂危
1、導入:可是,一個年僅18歲的孩子——小錢,卻只能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即使明媚的陽光也沒有辦法讓他蒼白的臉頰紅潤起來,這是為什么呢?
2、請大家打開書106頁,朗讀課文一、二自然段,畫出答案,然后說說感受。(出示幻燈片4)
3、學生獨立學習 4、全班交流,相機指導:
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suǐ)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1)什么是白血病?(出示幻燈片23)
(2)體會“凋零、含苞、綻放”的意思,感受小錢的生命垂危。 A、體會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凋零、含苞、綻放”的意思。 B、用一個詞來形容小錢現在的狀態。 (3)概括學習方法:
(出示幻燈片6)抓住關鍵詞語,理解文章意思(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A、當你讀到這個句子時,你的心情怎么樣?帶著這種心情,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B、創設情境,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三)感受小錢的幸運
1、導入:小錢是不幸的,剛剛18歲就得了嚴重的白血病,而且生命垂危,可是在課文中卻說“小錢是幸運的”,這又是為什么呢?
2、朗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畫出來。 3、全班交流,相機指導。
如果沒有親緣關系,大約在十萬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個有適合骨髓的人。小錢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于在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1)拓展:
在中國,每年都有四萬到五萬新增的白血病人,每年需要進行骨髓移植手術的人有50多萬份。可是,因為中華骨髓庫的骨髓有限,所以,很多白血病人來不及骨髓移植就失去了生命。可是,小錢卻找到了適合的骨髓。這意味著什么?
(2)聽到這個消息,你的心情怎樣?帶著這種心情,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3)就在小錢滿懷希望,期盼骨髓的來臨,期盼著重新獲得生命的時候,臺灣卻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三、聚焦臺灣,感受無私奉獻
1、導入:如果說1999年9月22日的杭州是“人間天堂”,那么,
那一天的臺灣就是人間地獄。
2、補充臺灣地震的資料。
3、如果此時此刻,你就在臺灣,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4、可是李博士和臺灣青年從手術室里面逃出來了嗎?他們又在干什么呢?
(1)獨立思考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5、感受李博士和臺灣青年無私奉獻的品質。
6、創設情境,指導朗讀,并總結學習方法: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畫面(幻燈片26) 四、聚焦運輸,感受曲折輾轉
1、導入:骨髓的保質期只有24個小時,如果不能在24小時內把骨髓運輸到杭州,那么,他們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費的,為此,李博士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2、補充《李博士忙碌的一天》。 五、聚焦人物,感受血脈親情
1、補充李政道博士的相關資料。 2、感受血脈親情。
一個64歲高齡的老人,為了小錢的生命,冒著生命危險,奔波了19個小時!此時此刻,在李博士的心里,小錢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病人嗎?他把小錢當作了什么人?
3、臺灣海峽隔斷了人們之間的聯系,卻隔不斷兩岸的血脈親情。 4、帶著高興的心情,讀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 六、結尾點題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指的是什么?(板書:血脈親情) 七、總結寫法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課文的主要內容,小錢生命垂危,找到了骨髓,這是骨髓的第一次沖突;可就在這時,臺灣發生了地震,之后,通過李博士的努力,終于抽取了骨髓,這是故事的第二次沖突;然后卻又面臨著運輸的困難,幾經輾轉,小錢終于獲救了,這是故事的第三次沖突。
像這樣的寫法就是“一波三折”。“一波三折”的寫法可以很好地推動故事的發展,引導讀者的共鳴。 八、閱讀鏈接
1、《楊秀霞:捐髓大陸》
2、《跨越海峽的生命救助行動圓滿成功》 3、《寶島臺灣,在我心中》 九、板書設計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生命垂危→找到骨髓→臺灣地震→抽取骨髓→運輸困難→小錢獲救
杭州 臺灣
血脈親情 (一波三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