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習作3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習作3》教學-山西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習作3》教學-山西省
《習作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讀懂例文,了解主要內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借助“習作要點討論”的提示,使學生懂得兩點:一是習作內容源于生活,我們要樂于體驗生活、觀察生活,做事要有創造力;二是記事要有順序、有重點、寫具體。
3.按照作文要求,寫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發現的事,要寫出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觀察的習慣;
2.把觀察所得有條理、有重點地寫具體。 課前熱身小游戲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最近都在讀“名人的故事”。誰來講一個科學家的故事。
抽生講故事,師適時評價。
2.師:是呀,許多科學家用他們獨具的慧眼,觀察生活,從中受到啟發,獲得了成功。發現是一個特別了不起的本領,誰掌握了這個本領,誰就有可能創造奇跡!
二、開拓思路,選好題材
1.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中蘊藏著無窮的奧秘,只要留心觀察,就一定會有新的發現。如荷葉上的水總是會變成晶亮的水珠;到秋天蘋
果就紅了;我們小區的私家車越來越多了;小河清了,路變寬了;城里人喜歡到農村去吃農家飯;越來越多的大人也喜歡看動畫片了… …
2、你在最近的生活中有哪些發現呢?請選擇最感興趣的事相互交流。(學生自由交流)
預設:
生:我發現爸爸最近不喝酒了。
生:我發現我們共享圖書架上的書擺得比以前整齊。 生:我發現我們校園里的桃花是先開花后長葉。 生:我發現口香糖粘在衣服上可以用雞蛋清洗掉。 生:我發現衣服上油漬可用洗滌劑洗去。 生:我發現雞蛋殼可以去掉瓶子里的污垢。
引導學生進行歸納:這些新發現可能是關于自然現象的,如風霜雨雷電等;可能是關于事物的,如螞蟻認路、向日葵向陽等;也可能是關于人的,如爺爺迷上了電腦、奶奶最近不吃雞蛋等等。
二、學習《例文》,遷移寫法 1.閱讀例文,思考并回答:
奶奶要“我”做什么事?“我”是怎么做的?為什么開始挑了約半小時,還有一大堆?為什么后來不到20分鐘,“我”就巧妙地分開了?(按“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把例文分成三部分。) 為什么要把黃豆和紅豆分開?文章哪幾節寫了這些問題?這是事情的起因。
“我是怎樣分豆子的?”這是事情的經過。
為什么開始挑了約半小時,還有一大堆?為什么后來不到20分鐘,“我”就巧妙地分開了?這是事情的結果。
這篇文章是按照“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來寫的。我們寫生活中的發現也要按章這樣的順序寫。
2.細讀2-4自然段,看看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把發現的過程寫清楚的?
3.引導歸納寫法:
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一步一步寫清事情經過中人物,怎么做、怎么想?抓住人物的動作和心理描寫把過程寫清楚。
四、明確要求,練習寫作
師:為了讓大家的思路更清晰,語句更生動,今天我們練寫一個重點片段。
1.讀第三部分,明確寫作注意點: 下面我們來看看本次習作的要求 出示習作要求:
a.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出你的新發現
b.把你發現的過程寫具體。寫清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寫清有什么新的發現。 2.指導說的過程。
指名先試說自己想寫的事(主要選擇一個發現,說清楚怎樣解決的過程),隨機評析,讓學生特別注重說好找答案時怎么想、怎么做
的,碰到什么問題以及怎么在探究中解決的。 3.獨立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優秀習作,師生共同評析。
板書設計 習作三 發現問題 生活中的新發現 探究問題 解決問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