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識字5,寶島,日月潭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5 臺灣 寶島 日月潭-山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5 臺灣 寶島 日月潭-山西省優課
課 題: 識字5
課 型
新授課
課 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的意思。
2.能連貫地朗讀韻文,感受臺灣的美麗風光和一脈相承的中國文化。
重點難點
1.認識9個生字
2.感受臺灣的美麗風光和一脈相承的中國文化。
學情分析
學生對臺灣的了解很淺,而且離生活很遠,對于臺灣和祖國一脈相承的文化理解更是少之又少,針對這種情況,在設計游覽情境中引導學生理解臺灣的文化與大陸的相似之處,在此基礎上增強學生愛國意識。
教法學法
情境教學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詞語卡片。
學 習 過 程 師活動
生活動
一、地圖導入:
出示地圖,請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在我國東南沿海處,有一個美麗的小島,它的名字叫“臺灣”,它還有一個名
字叫(寶島),這是我們對臺灣的美稱,這里(美麗富饒,氣候
溫暖,物產豐富,山清水秀),所以被人們稱為“寶島”。(貼
字卡“臺灣”“寶島”)
上節課,我們欣賞了臺灣的蝴蝶谷,被那里的蝴蝶所吸引,
臺灣還有哪些美景?識字5能告訴我們很多,書空課題!
二、小組合作讀詞語
1、打開語文書74頁,小組合作讀詞串,注意加粗的生字
和紅色二類字,并互相正音。
2、小組匯報有難讀的詞,誰來提醒大家注意哪些詞語的讀音?(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墾丁”這個詞語,“丁”是否鼻
音,請大家跟我一起讀……學生來互相提醒正音)
評價:(1)樂于分享的孩子(2)字正腔圓,非常棒
生在地圖上找到臺
灣。
生回答:美麗富饒,氣候溫暖,物產豐富,山清水秀……
生書空課題,讀課
晉城市中原街小學語文導學案
3、小組展示讀(小組展示讀,評價) 個人展示讀(評價) 4、誰來挑戰卡片認讀(開火車讀)(小組讀)(獎勵詞卡)
三、圖片與詞語結合,了解臺灣風土人情
過渡:認識了這些詞語,你來做小游客,我來做導游,大
家就可以和李導走進臺灣,了解臺灣了。
1、出示日月潭圖片
師:碧水秀峰的日月潭是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以中間
的光華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故叫“日月潭”。 (貼詞語“日月潭”) 2、出示野柳圖片 師:野柳是野生的柳樹?(生回答,并說說自己收集的資料)師補充:在這里是一個地名,指臺灣野柳地質公園,這里是
一處被海浪雕塑成似人像的各種奇形怪狀的海岸,奇石種類繁
多,書本中的插圖是最著名的一塊大石頭,名叫“女王頭”,
高達2米。現在請手持“野柳”地名的同學把它送回家。(生
貼詞語) 3、出示墾丁圖片
師: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墾丁國家公園,不能小看這里,這
個公園既有海域,又有陸地,這還是清朝時,我們大陸許多壯
丁到臺灣進行開墾,墾丁這個名字也由此而來。(生貼詞語) 4、出示阿里山圖片
師: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臺灣非常著名的旅游風景區,“天然氧吧”,日出最美,乘坐鐵路到阿里山,一路途經熱、暖、溫、寒四帶,景色各異,真是不到阿里山,不知臺灣有多美,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親自走一走。(生貼詞語)現在我們知道了野柳、墾丁、阿里山是臺灣的三個地名,都是旅游好去處。
師:其實在臺灣,除了這標志性的美景還有很多,有臺灣竹山、雪山美稱的玉山,奇形怪狀的海石……這些都是臺灣獨有的美景,看了這么多,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用你積累或一句
話來贊美一下嗎?除了美
景,臺灣有什么文化?
(貼:媽祖、關帝、博物院) 師補充:媽祖是中國沿海地區的信仰,當然也是臺灣地區最普遍的民間信仰,在船舶啟航前都要進行祭祀媽祖,保佑順
風和安全。
關帝就是我們說的三國大將之一的關羽,每年農歷五月十三關帝誕辰期間,臺灣的學者都會到大陸進行交流。 博物院是指臺灣故宮,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建造,這里的稀世珍寶不亞于北京故宮。到了臺灣,還有幾處文化圣地,出示
中正紀念堂是一定要去感受的,在這里你就像回到了家,處處
充滿中國文化。
5、課外延伸,臺灣水果
題
小組合作朗讀
識字5詞串,相互
糾正讀音。
學生做小老師來帶領大家認讀容
易讀錯的詞語。相互正音。
交流課下了解的資料。 學生質疑,野柳到底指什么? 生貼詞語“野柳”
生貼詞語“墾丁”
交流阿里山資料
(學生回答,各抒
己見)
生自由發言
晉城市中原街小學語文導學案
過渡:一般旅游除了美景,文化,有一樣更不可缺,對于吃貨級別的李導,尤其喜歡各地水果,你來認認臺灣特色水果。 出示圖片
芒果:好吃,營養全,熱量較高。
蓮霧:水份較大,含糖量低,最出名的是臺灣屏東縣產的品質最好。
百香果:香氣濃郁,含 165種化合物,養顏美容,延緩衰老,如果現在能用蜂蜜調配,那真是人間美味。
蕃石榴:肉質柔軟,味道甜美,是臺灣的土生水果之一。
6、我們一起觀賞了美景,品嘗了美食,有人會問你:你到臺灣的路線怎么走?,海路怎么走?
出示圖片,學生觀察圖片,我們從福建廈門出發,途經金門,過了金門島,越過臺灣海峽,就到達了臺灣島。(貼詞語“金門”“海峽”) 師:這樣一個人間仙境的小島,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和我們根脈相連,(出示圖片,了解歷史)。 至今他們和我們有共同的飲食,共同的風俗文化。(過年過節包餃子,拜年……) 但因為種種原因,臺灣三次離開了祖國的懷抱,兩岸人民期盼著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能共享這一輪明月。出示:月兒圓。
四、升華情感,引出詩歌《鄉愁》
在當代詩壇,有一位生長于大陸,定居于臺灣的詩人,熱
愛故土如同愛自己,他的詩歌《鄉愁》寫出了幾代臺灣同胞對
祖國的思念之情。
在詩歌中,寫出了作者懷念祖國,渴望回歸祖國的情感,
相信隨著國力昌盛,臺灣會很快回到祖國的懷抱。
學生了解
交流
生回答:飛機直達 生讀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板書設計
識字5
臺灣 寶島 日月潭
野柳 墾丁 阿里山
媽祖 關帝 博物院
金門 海峽 月兒園
晉城市中原街小學語文導學案
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是一些有關臺灣的風景名勝、名山、臺灣文化的詞語,詞語之間的聯系不強,比較乏味。所以在識字過程中,我運用一種游覽的方式,帶領學生逐個地方“游覽”,感受文化,并課外延伸到臺灣的美食水果,并通過欣賞圖片,來初步了解臺灣的風光。教學時還穿插一些臺灣的歷史小故事,使學生對臺灣有一個更清晰的了解,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
一、創設學習情境。
新教材本身就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情境,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難找到切合學生生活環境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切合點,從而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來吸引學生,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所以在識字5的這一課中,我設置了小小游客這個環節,引導學生積極主動識字,熟練認讀二類生字,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走進臺灣,了解臺灣,在教學中注意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的多樣化。
二、強化參與意識,主動學習。
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創設機會,將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去感受、體驗與內化。針對本節課中,要達到的愛國情感的培養,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游覽,在游覽美景的同時,適時穿插臺灣的歷史,文化、生活習俗,讓孩子們感受到臺灣和祖國根脈相連,加之教學本課之前,我們一起學習了《臺灣的蝴蝶谷》,所以對臺灣的喜愛和向往之情油然
而生。以此為機,我讓孩子們認識到臺灣已經離開祖國個懷抱,兩岸人民渴望
回歸,孩子們的愛國之情被點燃,教學目標輕松完成。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不足之處:
1.回顧整個課堂,我不難發現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關注,尤其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這是他們內心的需求,也是他們可持續學習的動力,這講是我以后教學繼續努力的方向。
2.因個人緊張的原因,致使教學中有一環節遺漏,為了讓學生更深刻記住“野柳“墾丁”“阿里山” 是地名,在識字并考察識字這一環節中,我設計把這三個地名獎勵給識字正確的孩子,當我們游覽到這三處時,手持地名的孩子要在黑板上張貼,這樣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并加深印象,可惜我遺漏了這個環節。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