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語文園地五,識字5,動物兒歌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小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識字5動物兒歌-江蘇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小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識字5動物兒歌-江蘇省
識字5 動物兒歌
教材品析
這首兒歌根據幾種小動物的生活特征,營造了有趣的自然畫面,結構對稱,讀來朗朗上口,充滿情趣。這里寫的小動物都有蟲字旁,便于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課文插圖將兒歌中小動物們忙碌的情景融在了一幅自然畫卷中,畫面生動形象,讓對大自然充滿好奇心的孩子興趣盎然。
本課教學重點是認識12個生字,能讀準字音,根據形聲字和象形字的字形特點識記字形、了解字義。能按筆順正確書寫7個生字。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朗讀課文,感受兒歌的生動有趣和對稱的語言表達方式。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歸類認識12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構字特點,培養多樣識字的能力。
2.能按筆順正確書寫7個生字,鞏固半包圍結構的書寫要領。
3.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感受對稱的語言表達方式。了解幾種小動物的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探究動物世界的興趣。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歸類認識12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構字特點。 2.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造、迷、運”3個生字,鞏固“辶” 的書寫要領。 3.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感受對稱的語言表達方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看圖說話
1.小朋友們還記得《識字1》的內容嗎?春風吹——(生接:夏雨落)。夏天,一場雨過后,小河邊可熱鬧了。
2.(出示課文插圖)你看到了誰?它們正忙著干什么?(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3.這有趣的情境走進了一首兒歌里,今天我們那就來讀一讀這首兒歌。 (設計意圖:由學生的舊知引入教學,能更好地為學生學習新知服務。將兒歌的情境放在夏天的一場雨過后,引領孩子走進充滿生機的大自然,激發起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
二、初讀兒歌,讀中識字 1.自讀兒歌。
2.認讀動物名稱,發現形聲字規律。
(1)你在兒歌里找到哪幾位動物朋友?把它們的名字畫出來,讀一讀。 (2)課件將情境圖中的小動物變成它們的名字,指名讀。
(3)小動物們集合排排隊,你還認識嗎?(將動物名稱按照兒歌中的順序出示)
(4)去掉拼音指名讀,指名說說識記方法。
鞏固形聲字的構字特點:一個部分表示“形象”,另一部分代表“聲音”。 3.認讀其他生字。(出示藍線中的12個生字)
(1)找出本課生字中的其他幾個形聲字:(“迷、藏、造、糧”)
(2)有句話叫“漢字讀半邊,不會錯上天”,那是因為我們的漢字中很多都是形聲字,你看這12個字中就有10個是形聲字。
(3)還剩下兩個字:“食”、“網”,有什么好辦法幫大家記住? “食”:古文字中(朝下的“口”,表示低頭吃東西;兩點表示口水)
是有腳的盛器。“食”的意思是“低著頭津津有味地進餐”。
“網”:生活中見過哪些網?(課件出示:漁網、籃球網、蜘蛛網……)板書古文字,它是象形字。
(設計意圖:初讀兒歌整體感知后,讓小動物名字離開文本,有意識地逐步減少識字的幫手,幫助學生熟悉生字。隨后從小動物名稱中發現“秘密”,聯系之前的所學,深入淺出地了解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滲透漢字文化。)
(1)上學期我們就認識了它們的部首“辶”,這學期在《一個接一個》中學寫了“過”和“這”,你還記得書寫要領嗎?(指名說)
(2)師范寫“造”,邊寫邊復習書寫要領:書寫筆順是先內后外;書寫被包部分時要偏右書寫;“辶”第一筆偏右書寫,第二筆稍斜,第三筆的起筆在垂直方向要對準第二筆的起筆,平捺注意起伏變化。
(3)學生描紅、仿寫;展示臺評價、糾正。
(4)學生自己嘗試書寫“迷、運”,師巡視指導,關注書寫姿勢,展示臺反饋共性問題。
(設計意圖:“辶”是一年級學生書寫中的難點,在復習書寫要領的基礎上進一步作指導,力求讓學生養成規范、端正、美觀的書寫態度。)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認讀生字,了解構字特點,培養多樣識字的能力。
2.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間、網、池、歡”4個生字, 掌握半包圍結構的書寫要領。
3.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感受對稱的語言表達方式。了解幾種小動物的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探究動物世界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激發識字興趣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六位可愛的小動物和它們帶來的生字朋友,還記得它們嗎?(出示生字詞,學生開火車認讀)
2.(將形聲字標紅)這里面大多是形聲字,知道了形聲字的特點就能很容易認識、記住它們。不信你瞧!
出示:蜈蚣 蛐蛐 蟈蟈 蜜蜂 螃蟹 螳螂 指名認讀。
(設計意圖:再現本課生字,復習鞏固;拓展帶蟲字旁的其他小動物名字,深化形聲字的特點,激發識字興趣。)
二、讀背兒歌,仿說積累
1.新的一天,小動物們又忙碌起來,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2.各種形式朗讀兒歌
(1)問:是誰半空展翅飛?答:蜻蜓半空展翅飛。 (2)問:蜻蜓哪里展翅飛?答:蜻蜓半空展翅飛。 (3)問:蜻蜓半空干什么?答:蜻蜓半空展翅飛。 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自己選同學對讀。 3.讀著讀著,我們不知不覺已經能把兒歌背下來了。 (1)指名看動物名稱背誦。 (2)沒有提示,全班背誦。 4.積累詞語。
(1)兒歌中小動物的活動多有趣啊!老師這里有一些更有趣的詞語呢。 課件出示詞語:蜻蜓展翅 蝴蝶飛舞 蚯蚓松土
螞蟻搬家 蝌蚪游水 蜘蛛結網
(2)生自由讀,開火車讀,師相機正音。 (3)你能照樣子說說其他小動物的活動嗎?
小雞捉蟲、馬兒奔跑、獅子捕獵、蜜蜂采蜜、猴子爬樹……
(設計意圖:問答式朗讀激發孩子濃厚的朗讀興趣,既了解了兒歌句式的特點,也完成了背誦任務,一舉兩得。課后的短語教學,將孩子們帶入了小動物精彩紛呈的世界。)
三、書寫生字。 1.出示“間、網”。
(1)這兩個字結構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半包圍,包三面) (2)寫的時候有什么要領嗎?(外框要寬敞,兩豎要筆直) (3)教師范寫,生描紅、仿寫。 (4)展示臺反饋糾正。 2.出示“池、歡”。
(1)學生說說字形結構。(左窄右寬) (2)教師引導關注豎中線上的筆畫。 (3)生描紅、仿寫,教師指導反饋。
(設計意圖:將生字中另四個字按結構進行分類教學,有助于學生掌握書寫要領。)
四、作業
1.把兒歌背給爸爸媽媽聽。
2.觀察或者搜集一些你喜歡的小動物的材料,用上像“蝴蝶飛舞”或兒歌中的句式說一說。
(設計意圖:在熟讀成誦后,鼓勵孩子仿照課文句式練習說話,加深理解,訓練表達,鍛煉思維。)
參考資源
1.生字鏈接。 生字
生字解析
教學提示
間
古文字
的“門”代表家居,
“月”代表光陰轉暗,由晝入夜,表示家居的夜晚時光。
本義指由白天的外出奔波,轉入夜晚的家居休閑,含義與“閑”字近同。
本課指介于兩個事物之中。
◆引導學生觀察字形,通過擴詞加深對“間”的理解,了解“間”的多重含義,如“中間、時間、房間、人間”等。 ◆書寫要點:外框寬敞,兩豎筆直。
造
形聲字,“辶”為形,“告”為聲。本義指鑄器、建船時祝禱祈福。 現指建筑,制作,從無到有的意思。
本課指建筑。
◆可聯系兒歌中的情境:小蚯蚓的宮殿造好啦,小動物們都
替它高興,奔“走”相“告”——引出“辶”和“告”,幫助孩子記憶字形。
◆書寫要點:“辶”點偏右書寫,
第二筆稍斜,平捺注意起伏變化。
池
形聲字。“氵”為形,“也”為聲。“也”意為“向前后左右延伸”。“水”與“也”聯合起來表示“水向前后左右延伸開去”。
本義指亭子及其周圍附屬地面的水體。 本課指水塘。
◆引導讀準翹舌音。通過擴詞了解用法,如“水池、瑤池、電池”等。
◆書寫要點:左窄右寬,“也”
的“橫折鉤”上提,稍短,“豎彎鉤”舒展。
網
古文字像兩根木樁之間繩線交織。
本義指繩線結成的捕魚用具。
本課指縱橫交錯的蜘蛛網。
◆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見過的網,如“漁網、籃球網、蜘蛛網”等,幫助形象理解字義。也可拓展像網一樣的縱橫交錯的組織或系統,如“無線網”。 ◆書寫要點:外框寬敞,內部筆畫注意穿插。
迷
形聲字,“米”既是聲旁也是形旁,是“瞇”的省略,半睜眼睛,表示看不清。
本義是辨不清前進的方向。
本課“捉迷藏”,指蒙目相捉或尋找躲藏者的游戲。
◆引導學生觀察字形,通過擴詞加深對“迷”的理解,了解“迷”的多重含義,如“迷路、昏迷、癡迷、球迷”等。 ◆書寫要點:“米”捺畫變為點。“辶”點偏右書寫,第二筆稍斜,平捺注意起伏變化。
運
形聲字,古文寫為
,“軍”,
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部隊。
本義為部隊轉戰、調動、遷移。 本課指搬送。
◆引導學生觀察字形,通過擴詞加深對“運”的理解,了解“運”的多重含義,如“搬運、運用、好運”等。
◆書寫要點:“辶”點偏右書寫,第二筆稍斜,平捺注意起伏變
化。
歡
形聲字,繁體字為“歡”。雚,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銳目利爪的獵鷹。
本義指獵鷹發現獵物而興奮呼叫。
本課指快樂、高興。
◆組詞“歡快、歡樂、歡天喜地、歡迎”等,加深對字義的
理解。
◆書寫要點:左窄右寬,“又”捺畫變為點避讓,“欠”撇捺畫舒展。
2.知識鏈接。 (1)蜻蜓點水
我們常見的“蜻蜓點水”,就是蜻蜓產卵時的表演。雌蜻蜓在飛翔時用尾部碰水面,把卵排到水里。幼蟲在水中發育,稚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動物,需時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后蛻皮羽化為成蟲。成蟲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捕食飛蟲。能大量捕食蚊、蠅等對人有害的昆蟲。
(2)蚯蚓松土
蚯蚓作為益蟲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少益處,蚯蚓在土壤中穿行,吃進堅硬的泥土,排出帶肥力的疏松肥沃土壤,起到了松土施肥的作用,所以蚯蚓有利于植物的生長。
(3)螞蟻搬家
“螞蟻搬家”指螞蟻的集體遷移行為。有人認為螞蟻的這一行為與將要下雨有關,當它感覺濕度過大時就知道要下雨了,因此它們要搬到更安全的地方去。
(4)蜘蛛結網
所有的蜘蛛都有絲腺,絲在蜘蛛的生活中用處很廣。張網捕蟲是蜘蛛用絲的功能之一。結網是為了保護自己,更是為了生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