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語文園地五,識字加油站,我的發現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人教課標版(部編)一年級上冊識字語文園地五識字加油站+我的發現-廣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語文人教課標版(部編)一年級上冊識字語文園地五識字加油站+我的發現-廣州
形聲串字 以一帶十
——部編本一下園地五“識字加油站”“我的發現”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飯、能、茶、輕、鞭、飽、泡、炮”8個生字
2.能讀正確、流利朗讀“包”字根的字族文,讀出節奏和韻律;
3.發現形聲字聲旁推音規律,舉一反三,通過聲旁大致猜測其他字族的字音,并嘗試編寫字族文歌謠;
4.能在具體的情景中準確運用“包”字家族的漢字;
5.發現形聲字同一形旁往往表示同一類內容的構字規律,舉一反三,找出其他有同一形旁的字。
2.學習類型及學習條件分析
目標1:屬于基本技能,認識漢字既屬于符號記憶,同時適當滲透字理形象識記。學習條件是反復練習與形象感知相結合記憶。
目標2:屬于基本技能,朗讀既是語文基本技能,同時讀出節奏和韻律涉及學生的語感水平。學習條件是多種形式反復練習。
目標3、4:屬于高級技能。學習條件多次例證,發現“聲旁推音”規律,并使歌謠中句子結構支配學生的言語行為。
目標5:屬于高級技能,發現形旁表義功能要求具有一定的分析水平。學習條件是理解漢字部件構成原理,在反復例證中強化規律。
【教學重點】
了解形聲字構字規律并運用規律識字 【教學難點】
運用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推音”的規律拓展識字及創編歌謠。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 聲旁為根,綻開百花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知道我姓什么嗎?老師姓侯,老師的爸爸姓侯,老師的爸爸的爸爸也姓侯,你知道為什么嗎?是啊,我們有相同的血脈,是同一家族的人。在漢字王國中,也有一個又一個的家族。今天,就讓我們進入——“識字加油站”,了解漢字王國的家族成員。 (二)多樣誦讀,感受韻律
1.聲旁“包”引入
師:猜猜這是什么字?(出示古文字包 )這個古文字畫的就是嬰兒在媽媽腹中被包裹在胎衣中的象形。(出示—— ),
今天的楷體字寫作——包。我們從這個字形中,依稀還能看到圖畫的樣子。
2.讀準字音
師:漢字“包”媽媽生了一個多胞胎,它們長得太像了。怎樣才能正確地區分它們呢?“包”媽媽呀,想了一個好辦法,把它們都編成了一首歌謠。自己讀一讀吧。
(出示)
生自由練讀,師相機糾正幾個難讀的字音。如:
后鼻音:能(néng) 輕(qīng) ;三拼音節:鞭(biān);翹舌音:茶(chá)。
3.感受韻律
師:知道為什么這首歌謠誦讀起來特別好聽嗎? (引導發現節奏和韻律)
師:是呀,有節奏有韻律,歌謠讀起來就好聽了。古人有踏歌而行誦讀古詩的習慣,今天呀,咱們也用打拍子的方式來誦讀歌謠。
通過“師生合作、配樂、拍擊節奏、動作體會”等多種形式誦讀,感受歌謠的節奏和韻律。
(三)火眼金睛辨析字形 1. 火眼金睛辨字形
多種形式認讀“包”字家族的漢字:
引導學生發現相同點:都有 “包”,且韻母都是 “ɑo”;“包”字提示這一組漢字的讀音。
引導發現不同點:左邊都有不同的偏旁。 2.形旁析解明字義:
根據學生發言順序,相機析解“食字旁,三點水,足字旁,提手旁,衣字旁,火字旁”等部件。重點學習 “食字旁、衣字旁”等學生較為陌生的形旁。如:
食字旁:
○1溯源知曉本義:食字旁“飽”字的“食字旁”與飯有關。“食”
字古文字就是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皿的樣子。(出示—— )
○
2組詞幫助理解:吃飽、飽飽的、很飽、飽滿…… 師:吃飽了,肚子就脹鼓鼓的。有些豆子長得很好,脹鼓鼓的,我們就說這些豆子長得——(飽滿)人們學習或工作時精神狀態非常好,也叫——(飽滿)瞧,這位小朋友上課精神特別飽滿,發言時聲音非常響亮。來,你精神飽滿地領大家讀這個詞——(飽滿)。我們一起精神飽滿地讀——(飽滿)。衣字旁:
○
1溯源知曉本義:你看,“衣”字最先畫的就是上衣的樣子( )。從古文字中,我們還可以看到衣領,衣袖,衣服下擺的象形。有“衤”的字與衣服、被子、布巾等物有關。
○
2拓展強化規律:“初”為什么有“衤”?大家看(出示: ),做衣服的第一步工序就是用“刀”裁剪“衣”服的布料,所以,“初”為左“衤”右“刀”,表示做衣服的開始。于是“初”就有了“初步,開始”的意思了。
……
(三點水,提手旁,足字旁,火字旁略)
3.巧用歌謠揭規律:
師:你看,這些字一部分表示意思,一部分表示讀音,這樣的字叫做形聲字,咱們也可以用歌謠來總結形聲字的特點:
生讀:
形聲字,好識記, 聲旁幫助讀字音, 形旁幫助表字義。
師:包媽媽的這首歌謠呀,就很好地揭示了包字家族這幾個形聲字的特點,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吧。
(生再次誦讀“包”字歌謠。)
(四)創設情境,拓展運用
師:過年啦!真熱鬧。包字家族中的幾個兄弟也從家里跑出去玩耍了,你能讓他們找到自己的位置嗎?
出示以下兒歌,學生完成填空練習:
師:漢字王國里,像包字家族這樣的形聲字可多了。 (出示由“青、主、交、兆”等聲旁帶出的漢字。讓學生根據聲旁推測這些字的字音,并通過舉三反一的方法引導識字:
如,師示范編寫 “主”字歌謠,“交”字歌謠:
引導學生編寫“兆”字歌謠:
快走能逃跑, 有足把腳跳。 有手把衣挑, 有木長蜜桃。
二、形旁串字,以一帶十 (一)讀準字音
師:剛才,我們以形聲字的聲旁為根,學習了好多的形聲字。下面的這些字都是用形聲字的形旁串起來的,同學們認識嗎?
出示:
生認讀
(二)發現規律
通過創設“吹氣球、咬雞腿、拔蘿卜、捉蝴蝶、踢足球”等一系列情境,在動作中體會“口、扌、足”三個形旁代表的意思。
引導發現口字旁與“口”有關;提手旁與“手”有關;足字旁與“足”有關。
(三)以一帶十
請同學們在課本后的識字表中找找,還有哪些漢字有相同的部件,并想一想,這些部件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分四人小組找本冊課本識字表中有相同部件的漢字并匯報。 在匯報中初步推測“三點水”“月字旁”“木字旁”等形旁表示的意思。 總評:
這是一節扎實、有趣的識字教學課。本節課,教師在如下三個方面進行了努力:
一、注重年段特點,激發識字興趣 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兒童只有產生迫切的求知欲望,學習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激發學生的識字欲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的最好方法。
本節課通過“看圖猜字、節奏誦讀、情境創設、動作體驗、歌謠創編”等形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漢字,不斷鞏固成果。教學內容充實,學生興趣濃厚。
二、尊重漢字規律,培養識字能力
漢字的字形和字義密切相關,可謂“寓意于形,構形有據,據形明理,形理相通”。因此,知理有助于識形。特別是形聲字,掌握“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征,就能在閱讀中進行大膽地揣摩和嘗試。
本課教學,從包媽媽的識字歌謠開始,引導學生發現“聲旁幫助讀字音,形旁幫助表字義”的規律。接著,讓學生回顧之前學過的形聲字,運用學到的規律,拓展認識其他的形聲字,并引導學生自己創編識字歌謠,鞏固這一規律,從而實現了“舉一反三,反三歸一”的效果。學生在不斷實踐運用的過程中形成了識字能力。
三、 注重自主建構,引導發現探究
學習是學生自主發現,自主建構的過程。識字教學也不例外。 在“我的發現”這一教學環節,老師少有講授,學生在動作體驗中自主發現,自主探究 “口、扌、足”所表示的意思,并歸類拓展識字,呈現的是“認讀—
—發現——運用”的學習過程。學生在自主探究,自主發現的同時,大大增強了學習成就感。
“聲旁為根,綻開百花;形旁串字,以一帶十。”本節課的教學很好體現了“科學課堂理念”指導下的“識字教學實踐”,是一節科學高效的識字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