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語文園地三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本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語文園地三》浙江省 - 衢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本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語 文 園 地
(第2課時)
【正文】 一、 教材分析
部編本三下第三單元的語文園地安排了4個板塊的內容,這堂課是第2課時,我把教學內容定為“詞句段運用”和“日積月累”2個板塊。其中,“詞句段運用”安排了兩項內容,這兩項內容都是引導學生從閱讀中學習表達。一是照樣子用一些表示動作的詞說清楚某個手工活動的過程,引導學生學著《紙的發明》中寫蔡倫如何造紙的內容,聯系按先后順序進行有序表達。二是仿照《趙州橋》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中的有關段落寫一段話,通過仿寫,嘗試將閱讀中獲得的“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方法加以運用。“日積月累”安排了一組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四字詞語。要求學生積累這些四字詞語,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詞匯量,而且能加深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按先后順序進行有序表達、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及積累四字詞語。難點是按先后順序進行有序表達、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為突破重難點,筆者一方面通過帶領學生課堂上捏泥人、賞泥人、寫泥人的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借助“當小老師”、“同桌合作”等學習策略,助推學習的進程,將學習目標在課堂上真實落地。
二、 教學目標
1.能按照活動的步驟,介紹捏泥人的過程。 2.能說出有關自然段的段式特點,并模仿寫一段話。
3.了解、積累“文房四寶”等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四字詞語。 三、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粘土或橡皮泥。 教師準備:字卡、粘土、課件
四、 教學過程
一、單元回顧,導入新課:
本單元我們學習的主題是中國傳統文化,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中國傳統文化這座寶殿,感受他的豐富多彩、博大精深。
(一)學捏泥人說一說
1.出示古代泥人攤子的圖片,簡介捏泥人這門傳統藝術,帶領學生一起捏一個泥人的頭部。師邊捏邊介紹做的過程,學生同步跟做:
取適量的橡皮泥搓成一個圓球;另取少許另外顏色的橡皮泥按扁,貼在圓球的上方,這就是小泥人的頭和頭發;再取兩小粒貼在頭發下方做眼睛;用筆尖點出眼珠;最后挖出一個小嘴巴。
2.回憶剛才捏的過程,用了哪些動作?指名說,隨機板書動詞。
搓 按 貼 點 挖
布置學習任務:回家向父母介紹今天課堂上捏泥人的過程。
學習方法:打開課本46頁,自己讀詞句段運用的第一部分,說說發現。 生讀后發現:這段話是借助流程圖來介紹紙的發明過程的;流程圖里都是動詞,并且是按照先后的順序排列的。
補充板書,將先前的動詞排列成一幅流程圖。 生自由練習按照流程圖來說捏泥人的過程。 指名說,隨機評價,同桌互說。 (二)欣賞泥人寫一寫
1. 出示教材中的兩段話,指名讀,引導學生發現這兩段話在表達上的共同點:
圍繞一句話來寫 有的…有的…
師生合作再讀。
2. 欣賞一組泥人的圖片,引導學生發現他們在造型、動作、服裝等方面的豐富有趣,指名說。
3. 動手寫一寫,完成導學單上的寫話。
投影反饋,按兩大要素進行星級評價,鼓勵寫得生動、有趣。小組互評。 (三) 日積月累記一記
1. 出示“日積月累”,齊讀。
2. 交流課前預習:導學單第1題,組內交流后再請小老師上臺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知識。
3. 多形式背誦記憶:師生合作背誦、男女合作背誦。
4. 拓展,讀一讀: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音:宮商角徵羽 五谷:稻黍稷麥菽 五味:酸甜苦辣咸
二、小結下課,引發感嘆:
這節課我們再次走進了中國傳統文化這座寶殿,捏泥人、賞泥人、寫泥人,還記住了日積月累中的知識,讓我們不由得發出感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五、板書設計
注:此課在2019年4月23日 “施燕紅特級教師工作室”研修活動中 展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