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司馬光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新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24《司馬光》安徽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新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24《司馬光》安徽省優課
新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24《司馬光》教學設計
【教材解讀】
《司馬光》是統編語文三年級上冊教科書第八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文章篇幅短小,言簡義豐,內容傳神,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篇文言文。課文圍繞“擊甕救友”這一核心事件,全文僅用30個字,就清楚地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并抓住人物的一系列動作描寫,生動地再現了一兒“失足落水”,司馬光“持石擊甕”的生動場景。課文通過在危機時刻,“眾皆棄去”和司馬光的臨危不亂的兩種行為對比,表現出了司馬光富有愛心,沉著冷靜,機智聰明的美好品質。統編教材把文言文的學習提前至三年級,無疑是一種導向。一方面,讓學生初步了解文言文,打下語言文字基礎,逐步獲得讀懂文言文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對文言文的學習,激發學生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培養熱愛祖國語言的情感。學習本課既要兼顧古文特征,同時還要關注單元主題的落實。本單元的人文主題為“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質”;語文要素為“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學寫一件簡單的事。”本文作為單元系統教學中的首篇課文,在目標制定時不僅應該關注文體特點,同時也應該充分考慮單元教學重點,使單元語文要素在教學過程中有機滲透。 【學情分析】
這是學生第一次在語文書書中接觸文言文,在讀和理解上可能會有些無從下手,但生活中也有過一些積累,如國學誦讀當中接觸過一些這樣的句子,所以也不會太陌生。教師可以采用圖文對照、結合注釋、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大意,感受文言文與現代文的相同之處,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兩條綠線中的生字,會寫“庭、司”這幾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注釋,聯系上下文,讀懂這個故事,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 3.緊扣重點詞句,感悟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著冷靜。 【教學重點】
參考注釋,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著冷靜。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看圖猜故事
2、板書課題,認識“司”字,齊讀課題 3、介紹復姓及其他復姓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2. 指名朗讀課文,相機評價正音
3、說說這篇文章與以前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 4、教師范讀,
(1)說說老師和你們讀的哪里不一樣? 5、出示有停頓的古文,學生練習朗讀。 6、指名朗讀第一句,相機學習“庭”。 在學習的過程中總結學習生字的方法——組詞、生字的構成等。
7、指名朗讀第二句
8、齊讀全文
9、去掉停頓,指名朗讀
10、出示古人書寫格式,指名朗讀。 三、精讀古文,理解大意
1、借助注釋,默讀故事,和同桌說一說故事,在不明白的地方打個小問號。 2、學生質疑。
重點學習部分字的意思,在學習的過程中總結學習古文的方法——單字成詞 3、出示故事圖畫,學生配上古文。(在學習的過程中總結學習古文的方法——借助插圖理解古文)
4、練習說說這個故事,老師說古文,學生說白話文。 交流:重點學習“群兒戲于庭”
① 學習句式:群( )戲于( ) 群( )于( ) ② 指名說
重點學習“之” (在學習的過程中總結學習古文的方法——在同一句話中的相同事物可以用“之”代替)
5、學生說說這篇文章與現代文的區別,教師介紹文言文并板書 三、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1. 快速瀏覽課文,用橫線畫出司馬光救人的句子,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 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3.找出文中其他描寫人物動作的詞。 4、出示動詞,齊讀兒歌。
5、抓住動詞體會故事情節,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6、背誦全文
7、說說這節課的收獲:重點體會文言文的特點和學習方法 四、作業
1、推薦閱讀:小古文《曹沖稱象》
2、找一找司馬光的其他故事,下節課開一個《司馬光故事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