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梅花魂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梅花魂》湖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語文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梅花魂》湖北省優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讀記“靈魂、玷污、秉性、慈祥、低頭折節”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讓自己感動的句子。
情感與價值:理解課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梅花魂的含義和華僑眷戀祖國的情懷。
2學情分析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情感是易于激發的,一旦他們的認知活動伴隨著情感,教學就會成為學生主動發展的過程,從而使他們客觀的世界認識更豐富深刻”。對于《梅花魂》這種感情真摯、深沉的課文,帶領學生深入體會情感是教學的重點。特別是老人情到深處的無聲落淚,都表明他渴望回國返鄉的強烈情感。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這種情感很難體會,在教學過程需要教師耐心指導。
3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難點:理解梅花魂的含義和華僑眷戀祖國的情懷。
4教學過程
4.1第二學時
4.1.1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讀記“靈魂、玷污、秉性、慈祥、低頭折節”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讓自己感動的句子。
情感與價值:理解課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梅花魂的含義和華僑眷戀祖國的情懷。
4.1.2學時重點
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4.1.3學時難點
難點:理解梅花魂的含義和華僑眷戀祖國的情懷。
4.1.4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梅花魂
《梅花魂》教學設計
湖北省隨州市隨縣草店鎮中心小學 吳 爽
【教材簡析】
《梅花魂》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組“月是故鄉明”專題中的第二篇文章。課文由故鄉的梅花又開放了,引出了對漂泊他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的回憶。梅花年年開,“我”的記憶之門也一次又一次被打開,而這梅花引發的回憶都跟外祖父有關。外祖父愛梅花,在他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國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國的代表,他把愛祖國的情懷寄托在梅花的身上;另外,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也一如梅花,堅貞不移,雖身處異國他鄉,不變的是中國心。
【學情分析】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情感是易于激發的,一旦他們的認知活動伴隨著情感,教學就會成為學生主動發展的過程,從而使他們客觀的世界認識更豐富深刻”。對于《梅花魂》這種感情真摯、深沉的課文,帶領學生深入體會情感是教學的重點。特別是老人情到深處的無聲落淚,都表明他渴望回國返鄉的強烈情感。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這種情感很難體會,在教學過程需要教師耐心指導。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讀記“靈魂、玷污、秉性、慈祥、低頭折節”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讓自己感動的句子。
情感與價值:理解課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梅花魂的含義和華僑眷戀祖國的情懷。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難點:理解梅花魂的含義和華僑眷戀祖國的情懷。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 型】精讀課
【教學時間】第二課時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交流法情境法 多元朗讀法 評價法 質疑等。
【設計理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必須“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由、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梅花魂》是篇思鄉愛國的文章,教師可以積極提供學生自主提問、質疑、解疑的課堂空間,以學生為本,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交流,感悟文中至真至純的愛國深情,同時,將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為一體,在落實工具性的基礎上體現人文性。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欣賞(梅花)視頻,交流喜歡梅花的理由。
2、梳理學生的交流,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指導“魂”的寫法,質疑“魂”的意思。
3、小結并過渡:文中哪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對梅花‘情有獨鐘’”?(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勾畫,師巡視)
【設計意圖: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梅花視頻,創設情境,讓學生由衷地對梅花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喜愛之情,激起學生探究課文的求知欲。】
二、品讀課文,交流感悟。
1、學習第三自然段,體會外祖父分外珍惜墨梅圖的情感。
(1)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朗讀、體會。重點詞語“輕輕刮去,慢慢抹凈”。
(2)指導讀反問句:“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
指名讀--評價—范讀—比較讀
過渡:外祖父如此喜愛梅花,最后卻把墨梅圖送給了“我”,這僅僅是花嗎?
(3)出示課件:“這不只是花、、、、、、眷戀祖國的心。”
讀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嗎?(學生質疑)
2、學習第十三自然段,體會外祖父喜愛梅花的真正意義。
(1)指名讀,再聽配樂范讀。
(2)生自由讀、比賽讀,外祖父愛梅花精神的句子 。
(3)生讀贊中華民族有梅花精神的句子,體會老人愛梅花就是愛中華民族的精神。
(4)在你們心中具有中華民族的氣節的人有哪些?(討論交流,生成評價)
師過渡:如何理解“一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這句話?
3 、回顧全文,學生找出外祖父對祖國思念之情的具體事跡。
(1)讀詩落淚
(2)不能回國而哭泣
(3)臨別送“繡梅”手絹
4、感悟外祖父的愛國情懷
生齊讀“這不只是花,、、、、、、一顆眷戀祖國的心。”
【設計意圖:讓學生關注外祖父的神態、語言、動作,用心去感悟,去體會人物對梅花深深的愛。然而他卻將花送給孫女,引起學生的思考,提出疑難問題。進而有目的性地學習、體會人物對祖國的思念。】
三、拓展延伸,情感滲透。
1、出示視頻《鄉愁》,引導生感悟異國老人思鄉之情及愛國情懷
2、交流:當下,我們小學生應該如何愛祖國?
3、小結:無論多少年過去,我們都會記得這位如梅花般的華僑老人,記得他那顆眷戀祖國的心。
【設計意圖:讓學生走進文本,結合實際,學以致用。課外資料的拓展既突破了文章的難點,又深化了文章主題。】
四、布置作業
想象一下,站在碼頭,面對茫茫的大海和即將離別的親人,遙想著自己魂牽夢縈的祖國,老人思緒萬千,他會想什么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展開聯想,這不僅可以檢驗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而且可以讓學生讀寫結合,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
【板書設計】
6 梅花魂
弄臟梅圖
外 臨行送梅 眷
祖 讀詩落淚 戀
父 不歸而泣 祖
含淚送絹 國
【課后反思】
這篇課文以梅花為線,通過具體的事情,表現了這位老人對梅花的摯愛,表達了身在異國的華僑眷念祖國的思想感情。與學生一起學習了這篇課文后,我有以下幾點體會: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本文語言生動優美,情感真摯,字里行間無不傾注了作者的愛國之情。因此,教師要充滿激情,用飽滿的情感喚起學生的激情,從而產生對梅花魂的理解,體會華僑的愛國之情。二、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該做好孩子的朋友,實現與學生的溝通,同時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三、引領學生去讀書。在《梅花魂》的教學中,我讓學生欣賞《鄉愁》,一方面升華了學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學生了解更多有關于思想之情的詩歌。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讓學生通過課件欣賞梅花視頻,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梅花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義,通過外祖父對梅花的贊美,對中華民族的贊美層層引出,并從外祖父一系列的舉動中讓學生感悟出,梅花寄托著外祖父的情感。
這次教學效果較好,主要是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讓學生得到了情感的熏陶。不足之處表現在:課文思想挖掘的不夠深,外祖父送孫女“繡有血色梅花的手絹”,為何是“血色”,沒有跟學生講清楚。
從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有一個深刻的感受就是:課堂上要想使課堂教學效果更好,除了利用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還要擅長從細處著眼,仔細抓住課堂上的生成點展開教學,才能使課堂教學呈現更加美好的境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