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 第二課時》磨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 第二課時》磨課
八年級地理下冊
《西北地區》
教學設計
成都市溫江區壽安學校
羅 春
第八章《西北地區》
第一節自然特征與農業
教學目標
課標要求 | 運用地圖指出西北地區的范圍,了解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說出西北地區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
教學目的 |
知識與技能目標: 1.運用地圖指出西北地區的位置和范圍。 2.西北地區干旱自然特征及其成因。 3.干旱的氣候特征對自然環境各要素的影響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利用地圖,分析西北地區干旱特征的原因及其各自然要素間的相互聯系。 2.讓學生自主探究自然地理各要素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特征。 2.關注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協調發展。 |
重點、難點 |
1.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的關系; 2.自然地理特征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
教學方法 | 歸納法、讀圖分析法和分析對比法、合作探究法 |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復 習 導 入 |
展示: ①四大地理區域圖 ②經典古詩詞 |
復習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位置 觀察圖片和詩詞,完成問題。 |
復習舊知 激趣導入 |
講 授 新 課 講 授 新 課 講 授 新 課 |
師:學習一個新的地理區域的第一步是要學習什么? 一、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征 1、出示西北地區的地形圖,請學生完成相關問題。 2、運用地理圖冊找出西北地區的范圍 3、請學生完成西北地區范圍填空。 4、承轉:剛才我們學習了西北地區的位置、范圍等自然要素,下面請同學仔細觀察西北地區地形圖,思考本區主要地形是什么。 西北地區深居內陸,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山脈眾多,在這種自然條件下,該地區的氣候又有何特點? 5、展示:中國氣候類型圖 分析該種氣候的特點 由于本區域東西跨度大,下面我們來看看本區域內部的降水分布是否均勻。 6、展示:西北地區年降水量的分布圖,引導學生回答問題。 7、教師補充本地區河流和流經地區地表情況。 8、展示四幅圖,請學生選擇所需的資料并導學生總結西北地區干旱的原因(影響因素) <總結>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征及本區域自然要素間的關系 二、西北地區的農業 (一)西北地區的牧業 聯系所學自然要素,思考西北地區最適宜發展的農業類型。 了解西北牧業的基本情況。 (二)西北地區的灌溉農業 1、展示西北地區的灌溉農業區分布 思考:西北地區灌溉農業所需水源主要是來自哪里? 2、展示新疆和內蒙古地區風光和風俗圖片 3、承轉:如果你是西北地區的居民你會選擇那里居住? 4、合作探究: 布置家鄉美活動,指導學生完成活動 三、拓展知識 人們一方面在改造自然、積極促進經濟發展;而另一方面,自然環境卻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 1、了解《消逝的仙湖——羅布泊》 2、拓展:談談我們身邊的環境問題——“霧霾” 問:作為成都人,我們能為改善環境做些什么呢? |
生:位置、范圍、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開始。 讀圖8.3明確西北地區的位置和范圍,完成問題。 查找圖冊34頁找出西北地區所包含的省區 思考并回答問題 高原和盆地 (新疆的三山夾兩盆) (運用所學方法) 分析得出結論:冬冷夏熱、全年降水少,主要集中在夏季 看圖、完成學案相關問題。 得出本地區最大的自然特點是:干旱 自主思考、回答問題 小組討論,選擇圖幅并完成相關問題。 學生自主思考 完成線索整理 畜牧業 看PPT了解西北牧業 結合本地區自然地理因素分析原因 看PPT了解相關知識 各抒己見 小組合作完成家鄉美環節 了解人類不合理活動導致的后果 觀 察 談 談 課后收集資料 |
回憶學習方法 訓練讀圖 回憶方法 學會在地圖上查找相應省區 訓練動手能力 訓練學生分析能力和歸納能力 回憶分析氣候的方法,訓練語言組織能力 訓練讀圖分析能力 合作探究 訓練小組 合作意識 訓練學生 思維能力 增加感性認識 自主發言 提高學生參與活動興趣 了解人類活動帶來的影響 聯系實際 學以致用 |
教學總結 | 引導學生完成線索梳理 | 完成本科知識結構圖 |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