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內戰爆發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初中歷史教材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23課內戰爆發-福建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初中歷史教材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23課內戰爆發-福建省 - 三明
部編初中歷史教材 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 第23課 內戰爆發
[課程標準]
● 知道重慶談判,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認識國民黨實行獨裁、發動內戰的本質;了解中共中央轉戰陜北。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 了解重慶談判、全面內戰爆發、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等基本史實;理
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認識國民黨堅持獨裁、發動內戰的本質;思考現象與本質之間的內在聯系。
2. 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的識圖、觀察和分析圖片及史料、獲取有效信
息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⒈ 在師生共同對歷史問題進行探究與討論的過程中,初步掌握解釋和回答
歷史問題的方法、增強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⒉ 通過分析國共雙方參加重慶談判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歸納歷史問
題的學習方法。
⒊ 通過《內戰初期國共雙方力量對比》表格、蔣介石在重慶談判期間個人
日記、教師補充的史料以及教材中“材料研讀”等資料,了解重慶談判和內戰初期的概況,從中培養學生論叢史出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真正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教學重點] 內戰初期,國共在政治和軍事斗爭的實質是人心向背。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真正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教學方法] 講授法、探究討論法、圖示法、情境法等方法。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預習課文并查找重慶談判和內戰初期的戰局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創設情境 設疑導入
多媒體展示習馬會,毛澤東、蔣介石在重慶談判期間的合影照及相關的公仔,設疑:它們與我國歷史上的哪一事件有關?
根據老師的提問回答,明確本課學習內容。
通過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本課興趣。
2
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課堂活動與探究
一、重慶談判
1.多媒體展示一組圖片即中華民族在戰爭中所遭受苦難和1945年8月《新華日報》上發表的一封讀者來信。 2.展示在抗戰即將勝利時,蔣介石發給毛澤東的電報。
3.綜合分析摘自蔣介石日記和他在國民黨六大報告中講話內容的史料。
4.通過對國民黨《中央日報》陶希圣的話以及漫畫《磨好刀再殺》,解析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的真實目的。
5.小討論:毛澤東應不應該赴重慶談判,為什么?
6.結合課后活動即1945年8月毛澤東的談話內容,分析歸納戰后共產黨基本主張和毛澤東決定赴重慶談判主要原因。
7.多媒體播放關于重慶談判視頻,了解重慶談判和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及結果。
8. 再次展示蔣介石的另一篇日記,并結合課本中美國幫助國民黨運兵圖和關于美國戰后在華政策的漫畫,羅列蔣介石加快內戰步伐的主要措施。
借助資料,體會人民在抗戰后的最大心愿。
根據材料部分語句,說說電報的主要內容。
學生根據課本內容和史料中的關鍵字詞,分析得出戰后國民黨既定方針。
閱讀材料,思考分析并對漫畫進行解讀,認識蔣介石電邀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真實目的。
學生結合之前所學知識,進行合理地討論并發表觀點。
學生綜合材料分析歸納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的主要原因,體會到共產黨是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
通過觀看視頻,了解談判的內容、結果和艱難性。
認真閱讀日記和觀察漫畫,總結重慶談判和政協會議的影響。
感受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傷害,從而明白百姓在戰后對和平民主的渴望。
通過此環節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抓住材料關鍵字詞,提取信息。
利用漫畫解讀,激發學習興趣及綜合分析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
通過合作討論,激發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團體合作能力并提供施展才華舞臺。
掌握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方法。
提高自學的能力和學會比較歸納方法。
培養讀圖、識圖能力和激發自主探究歷史問題興趣。 閱讀材料,提煉有效信息。
3
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課堂活動與探究
二、內戰初期的戰局
1.通過地圖,明確全面內戰爆發的標志。
2.指導學生觀察比較內戰初期國共雙方力量對比簡表和《歷史地圖冊》中內戰爆發地圖。
3.利用毛澤東解放戰爭時提出的著名論斷,幫助學生再次理解民心重要性;播放電視劇《毛澤東》節選視頻,了解共產黨采取的戰略戰術。
4.投影《解放戰爭時期全國主要解放區形勢圖》,引導學生觀察并設想:如果你是蔣委員長參謀,該選擇哪個地方重點進攻? 5.結合1947年3月陜北國共力量對比表、視頻《毛澤東》和課后知識拓展,引導學生為共產黨出謀劃策: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共產黨該怎么打才能贏得勝利。 6.展示《轉戰陜北形勢圖》,了解共產黨率領人民軍隊采取什么樣戰術粉碎國民黨軍對陜北的重點進攻? 7.通過分析陳毅寫的詩《孟良崮戰役》,明確孟良崮戰役結果及其作用。 8.引導學生綜合本課內容,歸納:國共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共產黨能在短短一年內先后粉碎國民黨軍全面、重點進攻的主要原因。
知道全面內戰爆發的時間和事件。
明白內戰一開始國共力量懸殊,國民黨占明顯優勢。
學會抓住材料關鍵字詞,分析材料,獲取信息。
明確國民黨軍重點進攻陜北和山東解放區的主要原因。
閱讀課本,回答相關問題。
通過簡單了解戰役過程,體會到在敵眾我寡艱難局面下,共產黨人抱著對革命必勝的信念,采用靈活戰略戰術,沉著冷靜進行反擊。
討論歸納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取得勝利的原因。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掌握識圖讀圖的方法。
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歸納歷史問題的方法。
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其語言表達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提高學生分析材料,綜合歸納的能力。
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歸納歷史問題的方法。
課堂小結 多媒體投影本課知識網絡,
師生共同歸納本課的主要
內容。
鞏固所學,學生從
整體上把握本課
內容。
利用框架式對知識歸納,形成系統性知識,利于學生記憶基礎知識。
4
課堂延伸 無論是國共政治較量還是軍事斗爭,其中哪個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獲勝的關鍵?
認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鞏固知識,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情感
升華,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本課理解。 板書設計 第23課 內戰爆發 一、 重慶談判
國民黨:“假和平,真備戰”
1. 目的
共產黨:“爭和平,揭騙局” 國民黨:失民心 2. 影響
共產黨:得民心和政治上主動權
二、 內戰初期的戰局
國民黨:全面進攻 重點進攻
(陜北、 山東)
共產黨:自衛戰爭 主動撤出延安 、 孟良崮戰役 運動戰 轉戰陜北
作業布置 圍繞本課主要內容,選擇其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事件作為主題,設
計一幅歷史漫畫。(要求:主題貼切,簡單明了)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