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三大改造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5課三大改造-廣西 - 梧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設計
課題名稱 第5課 三大改造 授課者
學科年級 八年級歷史
教學版本
2017年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一、內容標準
內容要點: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國1956年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二、教材分析
本課圍繞三大改造這一核心內容展開,分為“農業、手工業合作化”和“公私合營”兩部分,講述了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兩部分內容之間聯系密切,不可分割。
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解決所有制的問題,把生產資料的私有制逐步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到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三、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對事物充滿好奇,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智力發展開始由感性向理性過渡,認識問題比較感性,需要對學生的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做一定的引導。他們有一定分析問題的能力。對于建國初的三大改造的情況很不理解。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認識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實質和形式,完成的時間及歷史意義;明確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初步學會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對歷史事物進行考察,提高理解歷史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展示一些親身經歷過社會主義改造的人講述,了解農業、手工業及相關企業在社會主義改造期間的情況;在搜集資料和獨立思考的過程中,掌握搜集、整理資料的方法,培養分析、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改造的探索和創造精神,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貢獻;激發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的熱情,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志向和信心。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 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難點
農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六、教法與學法
講解法、討論法、合作探究、小組體驗、實例演算法、舉例材料說明
七、教具
原創微課動畫、角色頭帶、劇本臺詞、趣味游戲型練習題
八、課時
一課時
九、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新 課
音頻導入
播放歌曲《社會主義好》
教師:(歌曲完畢)同學們,這首歌曲熱情歌頌了社會主義好,那么大家知道我國真正進入到社會主義階段是在什么時候嗎?很多同學會誤以為在新中國成立時候,實際上卻是在我國完成了三大改造以后。為什么呢?它又是怎樣進行的?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五課《三大改造》。
學生被歌曲律動的旋律和可愛的MV畫面吸引,認真欣賞,氣氛輕松。
以學生喜歡有趣新奇事物的心理,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學習 目標
教師:要求同學們學習這節課時,必須掌握三大改造的形式和內容,以及它的評價。
讓學生上課明確自己要掌握的學習目標。
教師:我國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 學生:農業、手工業、
引出三大改造的
過 渡
改造的基本完成,這一時期實際上是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必須經過社會主義改造,才能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三大改造從1953年到1956年,分別對那些行業實現社會主義改造呢?
教師:那么在這節課中,我們分別對這三個行業改造情況進行分析。
資本主義工商業 主要內容,理清三大改造的主線索。
第一部分 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農業合作化運動
教師:首先是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國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實現的呢?
學生回答(回答不出老師講):是進行農業合作化運動。
創設情景
教師:由于時代的不同,同學們對當時的合作化背景并不了解,這無疑給大家解決這一重點問題增加了難度,我們不妨跟隨當時參加過農業合作化的農民代表王國范的腳步,聽聽他的經歷,讓同學們好好品味下當時歷史味道。
教師:當然,同學們必須帶著問題去看,每個小組做好問題記錄,并合作完成探究的題目。準備好了嗎?
播放《王國范參加農業合作化的經
學生先根據教師提供的四個探究問題,帶著問題觀看原創微課動畫《王國范的合作化經歷》:
1、為什么我們要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2、我國對農業實現社會主義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3、對農業實現社會主義改造的目的是什
由于學生受到一定歷史時代限制,教師根據當時參加農業合作化代表農民王國范的
經歷,制作微課動畫,給同學展示當時農業社會主義
改造的歷史情境,創設情景,構建真實的時空感受。
學生帶著問題去
歷》微課動畫。 么? 4、你發現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實質變化了嗎?怎么變?
觀看動畫,對農業
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因、形式、目的和實質有了最初的認識,為下一步合作探究做好準備。
小組合作探究
教師:好的,請同學們根據視頻和課本的知識,小組討論合作,找出你們的答案,并請每個小組派出你們的代表來回答。
小組成員合作討論,共同整理,小組代表收集答案。
激發學生合作探究、整理資料和分析能力。
教師:請你們結合剛才的動畫故事和上面的材料分析,那么在材料中,你是否能指出改造前農村經濟的發展特點?
(第一組的同學回答:答對/答錯)
強調學生做材料
題的審題技巧
提升學生分析、整合材料能力
教師:好的,有請第二組成員,國家用什么樣方式改造農業呢?
教師:從王國范的故事中,你看出了他們普遍存在什么問題嗎?
教師:所以國家讓他們集合起來,發揮眾人的作用,走集體化的道路,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引導分散農民集體入社,把力量最大化。
學生回答:分散、脆弱
(教師引導分析材料)
學生回答:農業生產合作社
學生回答,課件提
示,線索展示,老師總結
實質的變化這一概念很難理解,所以要輔以線索圖再舉例講解,學生
教師:輪到第三組了,這道題比較容易回答吧?
教師:請看到上面王國范所提到的的毛主席的感慨的話語,是否能看出我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目的是什么嗎?
(根據材料引導)
學生回答: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教師:難度最大就是第四小組的問題了,你們的討論結果是什么呀?
教師:理解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實質是大家的難點,我們必須要先搞清楚農業生產合作社是如何進行的。
教師:請同學們看到這里來,對于農民來說,生產資料是指他們的農具、土地啊這一類,那么在沒有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之前,這些生產資料是歸誰所有呀?
教師:所以他們的經濟是屬于個體農業經濟。由于個體經濟在當時的作用很分散,力量弱,影響生產發展,為了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建設,國家引導農民加入生產合作社,把他們分散的
學生回答:實質是發生變化了的,答案是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
學生回答:歸農民所有。
學生結合教師的講解,輔助課件中的結構線索圖,直觀簡單的把最難理解的社會主義改造實質攻克。
力量結合起來,走上集體化的道路,他們的土地、工具就會由國家收購,統一收歸入社,這時候,個人私有的生產資料變為合作社集體所有,也就是國家所有。那么,這種經濟它就屬于農業合作經濟了。以此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它的實質其實是所有制的變化,由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轉變。
比較容易聽懂。
教師:這些問題大家都掌握了嗎?在社會主義改造的熱潮中,農業合作化開始越來越凸顯它的優越性,農業的合作化運動在全國開展起來,請同學們,在書上找出農業合作化的過程和結果?
(學生回答)
結合書上材料可輕易答出。
聯系課本史實 第二部分 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手工
教師:第二個部分要了解的是手工業部分。大家有沒有發現,手工業跟誰的情況很相似?
對的,所以我們運用剛才對農業合作化的知識來解決手工業的合作化。
教師:看上面,剛才我們已經很好的了解了農業的合作化情況,那手工業的合作化就不難解決了。
教師:請同學們告訴我,它的形式是 學生回答:農業 展示問題:
1、形式? 2、實質? 3、結果、成就
(隨機抽取學生回答)
隨機抽取學生回答:建
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培養學生學會舉一反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業合作化運動
什么?它的實質呢?大家要聯系剛才我們學習農業部分的知識。 最后完成情況怎樣?
學生集體回答:在1956年,全國絕大多數的個體手工業者參加了手工業生產社,大家積極入社,我國完成了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過 渡
教師:好了同學們,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們都已經解決了。最后一個行業是什么?
教師:它的改造形式是叫“公私合營”。具體怎么做,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個部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學生回答:資本主義工商業
學生回答:(可以根據
課本答出)公私合營
第三部分 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教師:資本主義工商業,它跟農業和手工業的性質不同,它屬于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國家結合當時實際,采用的改造形式是公私合營。這個知識點是本課的難點。
教師:什么是公私合營?所謂的公私合營實際是指兩個部分,公和私。大家想想,這里的公和私會是指代的是什么?
教師:但是,如果要完成社會主義的 (短暫思考)學生回答:公是指國家,私指的是資本家。合營意思是兩者共同經營企業。
先解釋含義,為后面的公私合營的改造情景體驗做準備。
——公私合營
改造,那么處于領導地位的一定是誰?對的,國家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達到支配生產資料的目的,這么做,其實是想走國家資本主義的道路,也就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學生回答:國家 情景再現——角色體驗
教師:為了加深同學更好地解決這一難點問題,掌握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情況。我們就以課本26頁《知識拓展》中,公私合營前后的北京同仁堂為例,重新再現當時的改造情景。
教師:好,請每個合作小組根據老師在黑板上給出的角色形象,選出配音演員,給你們1分鐘時間討論選角,好,請演員們走道講臺前,剩下的同學你們也有任務哦,你們在欣賞他們的表演同時,思考老師給出的問題,并做好答案記錄,等下由你們來回答。好,表演開始.........
(分好角色和稿子,演員已做好準備)。
小演員進行有感情的表演。(課堂氣氛很好,學生很幸福)
不上場的學生帶問題觀看:
1、同仁堂創立之初企業所有權是私有還是公有?
2、為什么改造初那么多人反對公私合營? 3、國家采用什么政策來讓資本家接受公私合營?
創設情景,采用靈活的配音小劇場
的方式,增加觀賞性和趣味性,并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走進當
時公司合營改造的歷史情境中。
教師:感謝我們的演員精彩的表演,同學們看到這里的問題,通過剛才的表演,同仁堂是私有還是公有的?
教師:那么,為什么在提出要公私合
(學生輕松的回答私有)
在歷史情境的余溫下,很快能理解
營的時候,那么多人反對?
教師:這種反對呼聲強烈的情況下,國家怎么做才能促使資本家心甘情愿的接受公私合營呢?
教師:在里面提到的,對資產進行估算,給予資本家定息,它實際做叫做贖買政策。什么是贖買政策呢?請看到這里.... 學生回答:因為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如果學生回答不出來,問剛才扮演國家的同學找出答案)
并回答出問題,進而引出“贖買政策”
教師:課件展示(贖買政策實質是一種定息制度。十年內每年由國家按照企業合營時核定的私股額,發給股息,年息為5%。)
學生朗讀贖買政策的定義
實例演算
教師:這個定息是怎么算的呢?這時候要用上大家的數學知識啦,哈哈,請同學們做做這個應用題,不要被嚇到啊,這道題很簡單,一起來算一算吧。
教師:好啦,大家的運算結果怎樣啦,你們的答案是?哦,對了,通過計算,大家明白國家的這種贖買政策的內涵了嗎?跟蘇聯比起來,資本家是一分錢都拿不到就被國家沒收資產。你如果是資本家的話,你更愿意接受哪
請一位學生上黑板演算。其他學生在座位計算(得出運算結果)。 應用題:依據國家政策,已知一位資本家的企業公私合營時核定資產2500萬元,國家十年內每年發給股息,年息為5%,求這位資本家每年可得多少股息?十年共得多少股
利用數學簡單應用題,直觀展示, 學生對贖買政策
的內容和作用了解更深刻
一種方式。 教師:所以通過贖買政策,十年后,公私合營的企業用收取定息的方式,慢慢從私有的企業,逐漸變為國家的,成為完全社會主義性質的企業。用這種方式,資本家也樂于接受,潛移默化地轉變成自力更生的勞動者了。從而實現了和平的過渡,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創舉。
息?
(學生:當然第一種)
解答蘇聯的題目
用中國的贖買和蘇聯的沒收對比得出贖買政策的是我國一項改造創造,滲透創新精神。
教師:所以最后的結果如何呀?
學生:1956年,全行業出現公私合營的高潮。
第四部分 評價三大改造——意義和不足
教師:好了,我們成功的完成三大改造的主要內容的學習了。對于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發展來說,三大改造在我國的歷史地位很突出。歷史上對三大改造是如何評價的。
教師:請同學們朗讀課本26頁第一段,回答以上問題。
教師:三大改造完成的時間是?
教師:三大改造是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實現的社會主義改造,但不管用什么形式改造,其目的和實質是一樣的,就是將生產資料的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
(引導學生客觀評價三大改造,從積極和不足去分析。)
學生朗讀26頁第一段內容。
學生回答:1956年底。 學生跟著老師回答
引導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找出三大改造的本質。
教師:隨著三大改造的順利進行,我國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起來了。從此我國進入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意義)。
教師:當然,改造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這些不足。雖然如此,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國真正進入到社會主義的行列中。
第五部 分 小結
學生跟隨老師總結,梳理線索和知識點之間的關系
加強學生知識深化。 第六部分 練習
游戲練習體驗 使用游戲類型的練習題
學生回答
游戲類型增加趣味性,檢驗知識。
第七部分 拓展延伸
情感滲透,與時俱進 教師:我們的家鄉梧州,在近代開始,就有著“小香港”的美譽,五十年以來,梧州的工商業發展曾取得輝煌的成績,以“梧州茶廠發展歷程”為例,同學們課后對它的在社會主義改造的歷程進行調查,并談談你對“如何發展梧州的經濟、創立梧州品牌等方面”的寫下你的看法。
學生課后拓展
學以致用,聯系當代,構建時空聯系,并增強學生對自己家鄉的建設熱情,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