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凡爾賽條約,九國公約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10課《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吉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巴黎和會召開的時間和操縱巴黎和會的人物及其所屬國家;掌握《凡爾賽條約》的主要內容及體現巴黎和會實質的內容,知道華盛頓會議召開的背景和時間以及《九國公約》的內容及實質。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帝國主義列強在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上爭奪霸權的表現,培養依據經濟和軍事實力來分析帝國主義外交意圖的能力。通過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世界而相互爭奪的分析,培養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對巴黎和會簽訂的一系列條約的內容進行分析與探究,認識到凡爾賽條約實在犧牲戰勝國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礎上,簽訂的條約。揭露帝國主義的掠奪性侵略性和強權政治。從而得出巴黎和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戰勝的協約國集團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贓會議這一重要結論。通過了解巴黎和會對中國的不公平待遇和《九國公約》的實質,認識的弱國無外交的道理,激發愛國之情和強國之志。 【教學重點】
2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 【教學難點】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教學方法】
導學法、講授法、圖示法、歸納法、合作探究法 閱讀課文、史實,引導學生自主梳理知識,正確地提取有效信息,培養學生獨立獲取信息,提煉、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看這幅漫畫,這是1915年一位法國人繪制的,大家想一想它描繪的是哪一場戰爭呢?
學生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戰
沒錯,從時間和交戰國來看,這副漫畫描繪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場歷時四年的戰爭是為何而戰呢?
學生:為了爭奪殖民地和霸權而戰。 戰爭的結果如何呢?
學生:1918年11月11日,德國向協約國投降,以同盟
3
國失敗告終。
親歷戰爭殘酷的歐洲人民在歡慶和平的時候,他們不知道的是,另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在談判桌上打響了。
戰勝國為了處置戰敗國,把戰場上的勝勢轉化為政治上的優勢,他們分別在法國巴黎和美國華盛頓召開了一系列國際會議,確立了戰后國際新秩序,也就是我們這堂課要學習的“《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
二、講授新課
(一)、《凡爾賽條約》
首先我們來了解巴黎和會。
巴黎和會召開于1919年1月,戰勝的協約國集團齊聚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的鏡廳,討論如何處置戰敗國德國及其盟國的問題。為什么要選擇在巴黎凡爾賽宮舉行這次會議呢?這是法國總統普恩加萊提出的,他說:“德國生于不義,自當死于恥辱。”
提問:同學們想一想,他為什么說德國生于不義呢?(教師可提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是在哪里加冕稱帝的)
學生:巴黎凡爾賽宮鏡廳。
沒錯,因為當年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德皇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稱帝,給法國帶來極大恥辱,今天他們選在同一地方處置戰敗的德國。為了什么呢?(報仇雪恥)。
參加這次會議的有27個國家,但是主宰這次會議的是
4
三個國家的領導人,他們分別是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美國總統威爾遜,他們被稱為巴黎和會三巨頭,這三個昔日的盟友,在處理德國問題上矛盾重重,明爭暗斗,討價還價,甚至以退會相威脅。
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角色扮演活動,假如你是法國的克里孟梭或者……,你怎樣處理德國?
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肯定已經迫不及待了,他既是這次會議的東道主,又是大會的主席,就有請他先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教師介紹:這位同學你現在扮演的就是克里孟梭。你已經是78歲的高齡了,有50年的從政經驗,政治手腕狠毒,先后推翻過18個內閣,人送綽號“老虎總理”。現在請你闡述你的觀點。
學生扮演法國克里孟梭(指圖講):我旁邊這個野心勃勃的鄰居(指地圖上的德國),經常發動戰爭,多次讓我國蒙受恥辱和損失。這回我第一個要求就是收回之前在普法戰爭中被德國割走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第二,戰爭中我國人員傷亡將近160萬,物資損失達2000億法郎,這些損失全部要德國賠償,薩爾煤礦交由我國開采;第三,為了徹底解決未來德國對我國軍事上的威脅,德國還要大幅度裁減軍備,萊茵河西岸建立由我法國控制的萊茵共和國,德國南部建立巴伐利亞國,德國東部領土給波蘭,這樣才能保證我國的安
5
全。總之,我們要徹底的整垮德國,肢解德國,讓它永世不得翻身。把歐洲的亂源和禍根清除掉。
下面請英國首相勞和喬治和美國總統威爾遜闡述你們的觀點。
教師介紹:勞合•喬治,你這個人精明、矮小、圓滑,你知道人家送了你什么外號么?“狐貍首相”。威爾遜,你博學多才,是你們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博士學位的總統,你能說會道,人們也送了你一個外號,“百靈鳥”,你們二位同意克里孟梭對德國的處置意見么?
學生扮演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對克里孟梭說:總理閣下,請息怒。我看就不要那么嚴厲地處置德國了吧,萬一德國發生像俄國那樣的無產階級革命,情況更加難以控制。總統先生你說呢?
學生扮演美國總統威爾遜:對呀,是是是,應該這樣。 學生扮演克里孟梭:如果你們堅持這樣,我馬上退會 學生扮演美國威爾遜:哎呀呀,我得流行感冒了,需要臥床了,美國代表團準備回國。
(克里孟梭和威爾遜退下)
學生扮演英國勞合•喬治(指圖說):你們知道嗎?我為什么不同意法國的觀點?我們長期奉行的是歐洲大陸均勢政策,如果過分削弱德國,法國就會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那么我們就難以維護我們日不落帝國的地位了。(指著威爾
6
遜說)其實他也反對過分削弱德國,他的重感冒是裝的,不信你看。
學生扮演美國威爾遜(精神抖擻地走上來):我確實是裝的,(指著地圖上),一戰中我們買軍火,撈了一大筆,如今靠著強大的經濟實力,想要獲取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這次巴黎就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在這次會議上提出了一個維護戰后和平的十四點原則,這次我終于可以插手歐洲事務了。法國和英國的霸主已經坐得太久了,也該給換換人了吧(冷笑)。
學生退場……
這樣的爭吵持續了5個月的時間,他們終于在1919年6月擬定了對德合約,即《凡爾賽條約》,凡爾賽條約對德國問題是這樣規定的:
第一 領土上,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此外,薩爾煤礦由法國開采。
請問克里孟梭總理:你對這一條款感到滿意么? 學生:滿意,因為收回失去的領土;(不滿意,沒有實現肢解德國的目標)。
第二 軍事上,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不許擁有空軍,限制德國陸軍人數;萊茵河東岸50千米內,德國不得設防。
請問克里孟梭總理:你對這一條款感到滿意么?
7
學生:不滿意,德國這個禍根還是沒有除掉。 第三 德國承認奧地利、波蘭等國獨立。
因為奧地利和德國同屬日耳曼民族,協約國擔心德奧如果合并,會增大德國的力量。因此,禁止德奧合并。德國承認并尊重奧地利獨立。
第四 由協約國設立“賠款委員會”,決定德國戰爭賠款的總數。
請問克里孟梭總理,你覺得應該讓德國賠多少錢? 學生:2000億金馬克
克里孟梭曾提出2000多億金馬克巨額賠款方案,遭到英美聯合的極力反對而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他們只好另設由克里孟梭主持的賠款委員會去繼續討論,兩年后,決定德國的賠款數額是1320億金馬克
請同學們思考,為什么英美反對法國的巨額賠款方面? (稍停頓一會)大家再結合這副漫畫分析。
學生:不能殺雞取卵,一旦德國經濟崩毀,法國強大,是英美所不允許的。
沒錯,最終德國直到2010年才償還清最后一筆賠款利息。
第五 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 從這一條款,同學們能夠認清巴黎和會的實質么? 學生:實際上就是一場戰勝的協約國宰割戰敗國的分贓
8
會議。(被瓜分的海外殖民地人民完全沒有發表意見的機會,他們像貨物被轉來送去)
在這個分贓會議中,中國也是受害者之一,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特權轉讓給日本,同為戰勝國的中國卻遭受如此不公正的待遇,這引發了中國哪一場愛國運動?
學生:五四運動
提問:最終,中國代表是如何做的? 學生: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至此,山東問題,懸而未決。
這就是巴黎和會擬定的《凡爾賽條約》。如果你是德國政府或者德國人民,面對這樣一份合約,你會有什么想法?
學生:反對、無法接受、開展、報仇、恥辱。 實際上,德國代表在整個會議中,根本沒有申辯的權利,在簽字那天,兩位德國代表像囚犯一樣被押解到現場,他們唯一的任務就是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
隨后從1919到1920年,協約國還分別與德國的盟國奧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亞簽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和約同《凡爾賽條約》一起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
(一戰前后歐洲對比地圖)在凡爾賽體系之下,歐洲的版圖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首先大家對比德國版圖的變化 學生:領土面積變小
9
其次觀察德國與俄國也就是現在的蘇維埃是否接壤(不接壤),中間出現了哪些國家?
學生:波蘭 奧地利 捷克 ……
你們認為協約國這樣安排的意圖何在呢?
學生:削弱德國;防止德蘇聯合;一旦德國向東擴張,這些國家可以起到緩沖作用。
那么協約國如何維護這樣一種剛剛建立起來的新秩序呢?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1920年1月,成立國際聯盟,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其實成立國際聯盟的提議是由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的,但是由于美國參議院沒有批準他提出的美國加入國聯的提案,威爾遜為此與參議院議員展開激烈辯論,即使他因中風而昏倒,參議院也沒有批準他的提案。大家想一想參議院為什么不批準威爾遜的提案?(提示學生:目前美國經濟地位如何?強國。軍事地位呢?)
學生:海軍不如英國,陸軍不如法國。所以美國參議院擔心一旦加入國聯,美國會受制于英法,所以沒有通過威爾遜的提案。
最終,美國沒有加入國聯,國聯被英法控制。國聯的實質是英法維護國際秩序的工具,但國際聯盟畢竟是世界上第一個政治性的國際組織,它反映了20世紀的世界已經發展為一個息息相關的整體的現實。
(回到世界地圖)通過巴黎和會,帝國主義國家確立了
10
歐洲、西亞以及非洲統治的新秩序。
(二)、《九國公約》
(按地圖來說明)那么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亟待重建,否則難以恢復穩定,這部分地區的秩序通過哪次會議建立起來的呢?是華盛頓會議。這次會議主要是協調美日矛盾,因為在一戰期間,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指圖來講),無暇東顧,日借口對德宣戰侵占中國領土和太平洋上的島嶼,暫時形成了獨霸中國的局面。同時日本的經濟和政治力量不斷增長,使美國統治集團更加惶恐不安。再加上1920年巴拿馬運河通航,大大縮短了美國東部重要港口同東亞之間的航路。爭奪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特別是爭奪中國的斗爭,在美國對外政策中被提到了重要地位。于是,在美國倡議下,于1921年-1922年,九國代表齊聚華盛頓舉行會議。這次會議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國。
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它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建立并維護各國在中國的商務實業機會均等原則。
表面上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實際上要求中國打開國門,各國有均等的在華貿易機會。這項條約的簽訂對日本產生什么影響?對美國產生什么影響?對中國產生什么影響?
學生:結束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便利了美國在中國
11
的擴張;是對中國的野蠻掠奪。
所以毛澤東指出,華盛頓會議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在華盛頓會議期間,他們還簽署了《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以及中日解決山東懸案條約,為了遏制日本獨霸中國,在美英的支持下,巴黎和會上懸而未決的山東問題得到解決,中國在山東的主權和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總的來說,這些條約對日本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擴張起到了遏制作用。這四個條約就構成了華盛頓體系。
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起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在歐洲、西亞、非洲以及再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新秩序。
(在天秤之上的世界地圖)此時,整個世界真的迎來永久的和平了么?所有的矛盾都消除了么?天秤會最終回到平穩,還是晃動的更加劇烈呢?
學生:還有很多矛盾和沖突。 好,請同學們思考: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還留下了哪些矛盾和隱患呢? 學生展開討論。(教師給出提示:1、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2、戰勝國與戰勝國之間3、帝國主義國家與弱小國家之間)
學生回答:沒有解決矛盾,只會激化,帶來德國民族仇恨;如果作為法國或日本的代表,會感到分贓不均;在兩次
12
會議中中國的權益都受到損害。
所以這個體系是極不鞏固的。因為它不僅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而且還加深了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
這種矛盾被野心家們利用,希特勒在聽到德國戰敗后后,“我終于看清了自己的命運,我要投身于政治之中”,不能讓德國被他國隨意擺布,同時德國人民的復仇情緒也被他利用起來,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日本的東條英機也紛紛登上歷史舞臺,這些人利用著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留下的各種隱患,在隨后的二十年里擾亂國際秩序,使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一步步走向崩毀,最終結果呢,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那這個問題我們留到以后再來了解。
(三)課堂總結 出示思維導圖 (四)鞏固練習 課件展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