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心臟》-89團中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心臟》-89團中學
教學目標評論
一、知識與技能
1、能夠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培養學生的科學觀。
2、通過對心臟模型的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心臟的模型,了解心臟的結構以及心臟特點與其功能相適應性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強化認同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2學情分析評論
七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且好動,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結構。他們通過日常生活經驗已經對心臟有一定的認識,但心臟的結構及其功能適應的知識比較缺乏。而這部分知識又比較抽象,因此,在教學中應盡可能運用多種手段將教學內容形象直觀化。本課在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前提下,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設置啟發性思考題,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探究新知。
3重點難點評論
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輸送血液的泵---心臟評論
情境引入:我們知道水在水管中能自由流動,是因為有水泵在提供動力,就像汽車的行駛有發動機牽引一樣,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們身體內的血液也在一個封閉式的管道---血管里流動,那你們知道是什么為血液流動提供動力呢?
活動2【講授】心臟的位置評論
1、心臟的位置
學生已提前預習:指導學生將手放在自己胸部中間略偏左側,體會一下,有什么感覺?并嘗試說明心臟的位置。
活動3【活動】心臟的結構和功能評論
2、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指導學生觀察心臟模型和課本心臟解剖圖,并閱讀課本P60-61觀察與思考認識心臟結構,嘗試完成導學案上的內容及教材中的討論題。
一、心臟的結構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小組分配內容,每小組解決一個小知識點。
2、小組合作完成教師準備的拓展反思。
(2)血液能夠由心臟流到全身各處,全身各處的血液也能流回到心臟,那么,與心臟相連接的血管有哪些呢?
(3)指導觀察“心臟解剖圖”
(4)引導:與心房和心室相連接的血管具有怎樣的特點?
(5)心臟之間的特殊結構:瓣膜,回顧上節課學習的靜脈瓣。
強調:心臟由四個腔組成,心房和心室之間以及心室與動脈之間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動脈。那么,血液流動對動力來自哪里呢?我們將繼續學習相關的知識。
二、心臟的功能
指導學生從“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角度分析心臟的功能。
心臟像泵一樣,能夠將血液泵至全身,是因為心臟的肌肉發達,收縮時為血液的流動提供動力。
活動4【練習】當堂檢測評論
1、心臟的結構
心臟有發達的 ,心臟分為四個腔: 、 、 、 。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不同,心臟內有瓣膜,心臟連接著血管。
2、心臟的功能
心臟是血液循環的 器官。
3、在心臟的四個腔中,側壁最厚的是( )
A、左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室 D、右心房
4、人體中的血液都在心臟和血管中循環流動,其動力來自( )
A、毛細血管 B、心臟 C、動脈 D、靜脈
5、心臟內以及心臟和動脈之間的瓣膜使血液的流動只能是( )
A、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 B、左心室→左心房→主動脈
C、肺動脈→右心房→右心室 D、主動脈→左心房→左心室
6、保證人體內的血液能按一定方向循環流動的因素是( )
A、房室瓣 B、動脈瓣 C、靜脈瓣 D、以上三項都是
7、與右心房相聯通的血管是( )
A、左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室 D、右心房
活動5【測試】課堂小結評論
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每個小組同學各抒己見小結所學知識。
活動6【作業】課后作業評論
暢優新課堂P27-28頁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輸送血液的泵,心臟”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心臟》-89團中學”,所屬分類為“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心臟》-89團中學”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