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植物的生殖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節植物的生殖-廣東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節植物的生殖-廣東省優課
《植物的生殖》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新人教版生物學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續和發展,最基本的環節是生物通過生殖和發育,世代相續,生生不息。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收集生活中植物繁殖的圖片、通過回憶、觀察與思考、實驗探究,從而較好地突破重點難點。 學情分析
學生在已有七年級生物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本冊內容,是對生物學中植物學內容的更深學習。 學生有興趣,學習熱情,教師要抓住這個契機,開展教學,相信能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知識及它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探究活動,嘗試植物的扦插。 2、能力目標
(1)能獨立完成實驗操作,培養實驗操作能力。
(2)通過實例分析,培養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在《扦插材料的處理》探究實驗中,培養集體主義觀念,體驗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扦插、嫁接等無性生殖方式及成活關鍵。 2、教學難點:通過探究實驗理解扦插的成活關鍵。
四、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各種有關植物生殖的圖片、小魔術準備、課件、視頻(《無性生殖在農業中應用》、《西紅柿土豆》)、新聞故事《嫁接玫瑰樹,發財致富》、探究扦插的實驗工具、康乃馨枝條等。
五、教學過程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激情導入
表演小魔術,魔術袋中變出一朵康乃馨,引導思考:一朵怎么樣變成很多朵呢?
觀察小魔術,思考,回答。 通過小魔術,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
生也明白植物的生殖也像是一種魔法,讓植物的數量從少變多。
新課學習
一、 有性
生殖與無性生殖 (一)、我能自學
1、展示學生自學提綱,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 1、什么是有性生殖? • 2、什么是無性生殖? • 3、兩者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教師走動,觀察學生的自學情況,個別進行自學方法指導。 2、引導學生得出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根本區別。
學生根據自學提綱,看書自學,思考討論。
通過自學,思考、討論,自己得出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主要區別。
通過學前自學,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
(二)、無性生殖
(1)展示學生收集中日常生活中的有關植物繁殖的圖片,讓學生進行分辨,分辨出無性生殖,得出無性生殖的概念。
(2)展示練習
1.下列幾組植物的繁殖,那組屬于無性繁殖( )
①鼠尾草靠丸花蜂傳粉繁殖后代;
②玉米種子種下去找出玉米植株;
③小麥靠風力傳播花粉進行繁殖;
④馬鈴薯塊莖上的芽眼里會發出芽來;
⑤竹鞭節上的芽可以形成竹筍,進而長出新竹子;
⑥秋海棠的葉子發出芽和根,進而長出新的植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做完練習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用種子繁殖不是無性生殖?
用自己總結出的兩種生殖方式的主要區別分辨無性生殖的圖片,從而進行無性生殖的概念。
學生思考,完成練習。
從練習中,思考為什么種子繁殖不是無性生死人。
通過自己總結的區別,再分辨出無性生殖的圖片,讓學生學以致用,也更加深了學生對無性生殖的理解。
鞏固無性生殖的概念,也從中引申過渡學習有性生殖。
(三)、有性生殖
1、引導學生思考:種子是怎么來的?
2、引導學生一起復習花的結構。 思考、回顧復習、得出結論。 通過復習花的結構以其開花、傳粉、受精至種子的形
成,讓學生找出精
3、引導學生找出精卵結合的過程。
4、引導學生得出有性生殖的概念。
卵結合的過程,從而更直觀地得出有性生殖的概念。讓學生理解更深刻。 (四)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區別
1、組織學生進行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特點的“回家”的討論活動。
2、引導學生做練習
要想對優良品種的果樹,為了保持這些品種的 優良性狀,不能選用以下哪種繁殖方法( ) A.芽接繁殖 B.扦插繁殖 C.枝接繁殖 D.種子繁殖 3、介紹增城掛綠荔枝等珍貴品種,為了保持優良品種,要采用無性生殖。
學生分組討論完成。
代表發言。
完成練習。
傾聽、思考。
通過討論活動,學生代表發言,讓學生積極參與,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表達與交流的能力。
通過練習,強化加深知識。
通過珍貴品種荔枝采用無性生殖的介紹,從而引出無性生殖在農業生產上的廣泛應用,引出下面的學習。 新課學習
二、 無性
生殖的應用
(一)扦插
1、播放視頻,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無性生殖的應用視頻。
帶著問題看視頻:
(1)植物無性生殖常見的方
式有哪些?
(2)這些方式成活的關鍵是什么? 2、展示學生收集的扦插的圖片,介紹扦插。
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初步了解無性生殖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1、學生觀看圖片,認識扦插。
2、閱讀課本,知道
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無性生殖的應用方式,加深印象,增強學習效果。
通過看圖片,看書,了解扦插,并知道扦插材料的處理。
3、讓學生閱讀課本找出扦插材料的處理要點。 4、學生分組用提供的康乃馨枝條進行扦插的體驗,并拍照上傳。 5、對學生上傳的扦插圖片進行點評、小結。
6、引導學生課后繼續探究:探究影響扦插成活的關鍵。提示可以選擇的變量:上平、下斜、兩個節、溫度、去葉、濕度等
扦插材料的方法。
分組合作體驗,并拍照上傳。
小組課外進行探究。
通過分組體驗扦插,鞏固知道,更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合作精神。
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探究把課堂的知識引申到課外,培養動手能力與求真精神。
(二)嫁接 1、展示學生收集的嫁接的
圖片,介紹嫁接。
2、展示莖的結構圖,講解形成層的作用,引導學生理解嫁接的成活關鍵是形成層緊密貼合。
3、播放《西紅柿蕃茄》的嫁接新聞。
4、暢想未來:如果你掌握了嫁接技術,你想嫁接出一棵怎樣的超級果樹呢?
學生觀圖片、觀看視頻、思考、討論。
通過觀看圖片,觀看視頻,讓學生感知嫁接技術的神奇之處,激發學生學好生物學的激情。
三、
課堂小結
回顧本節內容,鞏固學習效果。 通過總結回顧本節內容,
四、練習鞏固
六、本節課亮點:
1、用小魔術引入,自然而富有趣味性,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整節課以學生自學開始,步步引導學生得出兩種生殖方式的概念、區別,層層遞進。
讓學生先學后教,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也更好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
3、通過學生動手進行扦插的探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小組間合作精神,也增強學生的生物學素養。
4、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的課外探究。課本中提出來扦插的材料處理是要“上平、下斜、兩個節、去葉”,引導學生在課外進行探究驗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求知、求真精神。
5、課前讓學生收集生活中有關植物生殖的各種圖片,然后在課上教學時進行展示,讓生物學的學習更生活化,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更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6、各種圖片、名貴品種荔枝的繁殖故事以及幾個視頻、新聞,在教學中應用得當,很好地輔助了教學。尤其是視頻《西紅柿土豆》的視頻新聞的播放,讓學生產生了濃烈地興趣,讓學生感嘆生物學的神奇,也增強學生好生物學的決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