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三視圖及其畫法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29.2.2三視圖及其畫法》教學-遼寧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29.2.2三視圖及其畫法》教學-遼寧省 - 大連
《29.2.2三視圖及其畫法》教學設計
一. 內容和內容解析
1. 內容
從投影的角度理解三視圖的概念,畫基本幾何體的三視圖. 2. 內容解析
三視圖是主視圖、俯視圖、和左視圖的統稱,它是三個不同方向表示物體形狀的一種常用視圖.學生在七年級已經接觸過“從不同方向看物體”的內容,但當時沒有明確地給出“視圖”這個概念.現在從投影的角度來解釋三視圖的概念,這與不同方向看物體所得平面圖形實際上是一致的.三視圖中的相對位置關系和大小關系由三視圖的產生過程所決定,它們是畫三視圖的基礎.
基本幾何體即柱體,椎體,球體等,它們是構成幾何體的基本成分,許多幾何體都可以看作由基本幾何體組合或分割而成.因此畫基本幾何體的視圖是學習畫三視圖的基礎.畫基本幾何體的三視圖是“由物畫圖”的開始,是“由圖想物”的基礎,體現了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轉化.
基于以上分析,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從投影的角度理解三視圖的概念,會畫基本幾何體的三視圖.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目標
(1)經歷三視圖的產生過程;探索三視圖中三個視圖間的位置關系和大小關系. (2)會畫基本幾何體的三視圖. 2.目標解析
達成目標(1)的標志是:知道視圖是物體在某一方向光線下的正投影;三視圖是同一個物體在三個不同的投影面上得到的三個正投影,知道三個投影面間的位置及三個方向的投影線都有明確的規定.
達成目標(2)的標志是:能正確畫出基本幾何體的三視圖.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本節教學中,學生雖學過“從不同方向看物體”的內容,但那僅是以生活經驗為基礎的“視圖”,即沒有明確地學習過視圖的概念,也不是從投影的角度來認識視圖,因此對于“從三個不同方向看物體”與三視圖的理解需要有一個從感性到理性升華的過程.要準確理解三視圖中的相對位置關系和大小關系,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較高要求,因此要結合教具或動畫具體演示三視圖的產生過程,加深對三視圖的相對位置關系和大小關系的理解掌握,幫助學生逐步建立空間觀念.畫三棱柱的三視圖需要分部分進行觀察,對學生的空間觀念要求較高,是教學中的又一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對三視圖概念的理解;畫三棱柱的三視圖.
四.教學條件支持分析
本節教學借助三維模型作為三個投影面,借助小立體模型作為學生手中道具研究三視圖,教師制作好長方體模型、三棱柱模型,供學生觀察,利用幾何圖霸軟件產生三視圖。
五.教學過程設計
1.復習回顧,了解視圖
教師提問:上節課都學習了那幾類投影?
學生回答: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其中平行投影又包括正投影和斜投影.
教師追問:出示幾種不同情形下的正投影,可以認為是觀察者從哪個方向觀察得到的? 由此引入視圖的概念.
師生活動:和大家做一個游戲(猜物游戲): 出示一張圖片讓同學猜猜是什么物體?
教師說明:對于同一物體,從不同方向觀察,所得到的視圖可能不同;單一的視圖通常只能反映物體一個方面的形狀.為了全面反映物體的形狀,生產實踐中往往采用多個視圖來反映同一物體不同方面的形狀.
設計意圖:從學生最熟悉的水杯入手,讓學生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的活動過程,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可能看到不同的圖形,讓學生對三視圖形成感性認識,迅速進入學習狀態,既激發了求知欲望,又激活了學習思維,從而引入課題.同時讓學生知道單一視圖通常只能反映物體一個方面的形狀.為了全面反映物體的形狀,生產實踐中往往采用多個視圖來反映同一物體不同方面的形狀. 2.觀看視頻,理解概念
播放微視頻,視頻內容是從生活中的日用品入手,到我們的出行工具飛機,同學們知道這些產品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嗎?到視頻動畫展示一個長方體向三個投影面正投影得到的視圖,并展開到同一個平面內,就得到了一張三視圖.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視頻,在三視圖的廣泛應用中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水到渠成地給出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的概念.學生從觀察中感知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的產生過程,從而形成概念.讓學生明確長、寬、高的意義.
教師再次展示長方體,學生閱讀教材94-95頁并回答下列問題:
(1) 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各刻畫了物體長、寬、高中哪幾方面的特征? (2) 三視圖中各視圖的位置有什么規定?
教師合理點評并追問:三個視圖之間的聯系,及位置規定,引出畫三視圖的一般步驟: (1)先畫 主視圖 ;
(2)在主視圖的正下方畫出 俯視圖 ,注意與主視圖“ 長對正 ”; (3)在主視圖的正右方畫出 左視圖 ,注意與主視圖“ 高平齊”,與俯視圖“ 寬相等 ”. 注意:
①為表示圓柱,圓錐等的對稱軸,規定在視圖中加畫點劃線表示對稱軸.
②畫三視圖時規定,看得見的輪廓線畫成實線,被其他部分遮擋看不見的部分的輪廓線畫成虛線.
設計意圖:以簡單的基本幾何體為例,發現三視圖的大小關系,體會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具體含義,讓學生感受從三維空間向二維空間的轉換過程,從而領會畫法.利用手中的模型以及手電筒畫出他們的三視圖,考慮到手電筒產生的投影不一定是正投影,這里只借用它來模擬形狀,大小按題中要求完成. 3.實戰演練,深化認識
例1:借助手中模型畫出下面物體的三視圖.
1cm
3cm
1cm3cm
師生活動:利用手中的模型以及手電筒畫出他們的三視圖,考慮到手電筒產生的投影不一定是正投影,這里只借用它來模擬形狀,大小按題中要求完成. 教師提問:為什么同一個物體的三視圖畫法不唯一呢?
學生總結:同一物體,擺放位置不同,三視圖畫法也不同. 例2:不借助模型,想象并畫出下面正三棱柱的三視圖.
師生活動:找一名同學到黑板展示,其他同學解釋左視圖中出現的3對應實物中的意義,以及主視圖中的看得見的棱如何體現?讓學生做圖后拿出實物比對,小組討論后得出結論.之后教師利用幾何圖霸展示不同位置下的三視圖變化,增強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設計意圖:通過畫圖,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視圖與物體形狀的聯系,體驗三視圖的行程過程,鞏固三視圖的概念,進一步培養空間觀念.
3. 拓展探究,組合物體 畫出下面組合物體的三視圖.
設計意圖:同過復合物體的三視圖畫法,增強學生繪畫三視圖的能力以及加深實際應用的能力.
師生活動:一個獨特產品的創造離不開設計師獨特的創意,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模型適當擺放,拼接設計出新穎的產品,并繪制出它的三視圖.教師將學生的產品利用幾何圖霸展示,檢驗三視圖的正確性. 5.課堂小結,構建體系
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 (1) 三視圖的概念是什么? (2) 三視圖的位置如何規定? (3) 畫三視圖的一般步驟是什么? 6.布置作業
1.畫出下列物體的三視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