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成比例線段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4.1成比例線段》(北師大版九年級上冊)寧夏 - 銀川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4.1 成比例線段》(北師大版九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一、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相交線、平行線、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性質與判斷,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相似圖形是現實生活中廣泛存在的現象,在小學時學生就接觸過比例的知識,在七年級下冊時學生已學習了全等圖形(其實全等圖形就是相似圖形的一個特例)。所以學生已經具備一些知識基礎、活動經驗基礎等,學生在學習線段的比時不會感到很困難。
二、教學目標:
1.了解線段的比的概念、成比例線段的概念、
2.理解比例線段的基本性質,會用基本性質進行簡單計算。 2.通過有關比例線段的計算,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了解線段的比的概念、成比例線段的概念、
2.理解比例線段的基本性質,會用基本性質進行簡單計算。 難點:成比例線段性質的應用 四、教學設計 【第一環節】
問題:1.同學們知道課本開本的含義嗎?(板書課題)
2.觀察圖片,這些圖片形狀相同嗎?如何描述它們之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體會生活中的實物圖可以抽象為平面圖形研究,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利用將圖形放大與縮小的動畫,引導學生觀察圖形中相應的線段也被放大或者縮小了,從而引出線段的比。
明晰:兩條線段的比,如果選用同一個長度單位量得兩條線段AB,CD的長度分別是m,n,那么就說這兩條線段的比(ratio)AB:CD=m:n,或寫成n
m
CDAB其中,AB,CD分別叫做這個線段比的前項和后項.如果把
n
m
表示成比值k,那么kCD
AB
,或AB=k·CD.兩條線段的比實際上就是兩個數的比。 (觀察題板)思考:你認為求兩條線段的比時應該注意什么?
【第二環節】成比例線段:
問題: 以下四條線段,你能發現它們的長度存在怎樣的關系嗎?
明晰定義:四條線段a,b,c,d中,如果a與b的比等于c與d的比,即a/b=c/d,那么這四條線段a,b,c,d叫做成比例線段,簡稱比例線段.
設計意圖:直接根據線段的長度,發現四條線段之間的比例關系,直截了當引出定義。
探究1:如圖,小方格的邊長為1,△ ABC與△ DEF的頂點都在格點上,且形狀相同。
問題:你能找出圖中的成比例線段嗎?并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方格紙中,問題易于解決,根據成比例線段的定義找出成比例線段,進一步加深對定義的理解。
探究2:
我們知道,如果兩個矩形的長寬之比相等,那么就說這兩個矩形形狀相同。 問題:任意一張矩形紙片,將它對折,所得到矩形一定與原矩形狀相同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折紙所得的矩形不一定相似,否定一個結論的方法之一就是舉反例,鍛煉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探究3:
矩形ABCD的長為2 ,寬為1 ,將矩形沿著長邊對折后,得到一個新的矩形。
思考問題:
1.長方形ABCD的長:寬= ;
2.對折后矩形ABEF的長為 ,寬為 , 長:寬= ; 3.觀察1和2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
設計意圖:承接上一環節,思考由一般到特殊的情形,發現一個有趣的結論。類似于此例子,引出身邊的數學應用現象,解釋課前的問題,理解紙張開本的問題,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第三環節】成比例線段的基本性質: 思考: 如果
d
c
ba ,那么 bcad 成立嗎?為什么? 反之: 如果bcad(a,b,c,d都不為0), 那么d
c
ba 嗎?為什么? 得出: 比例線段的基本性質:
如果
d
c
ba ,那么 ; 如果bcad(a,b,c,d都不為0),那么 ; 【第四環節】例題解析:
例題: 如圖,一塊矩形綢布的長AB=am,AD=1m,按照圖中所示的方式將它裁成相同的三面矩形彩旗,且使裁出的每面彩旗的長與寬的比與原綢布的長與寬的比
相同,即 ,那么a的值應當是多少?
【第五環節】課堂練習 練習:
1.如圖所示,判斷對錯:
(1)因為 ,則線段a,b,m,n 是成比例線段( ) (2)因為, ,則線段a,n,m,b是成比例線段( )
(3)因為 ,則 成立. ( )
2.已知a、b、c、d是成比線段,a=4cm,b=6cm,d=9cm,則c=__ __
AB
ADADAEnm
ban
m
banmban
bma
3.如果A、B兩地在地圖上的距離為7cm,地圖的比例尺為1:5000,則AB兩地的 距離為 m. 【第六環節】課堂小結:
你學習了哪些知識點?你經歷了哪些學習過程?你用到了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
補充練習:1.如圖,線段AC=5AB,則
AC
AB
2. a,b,c,d是成比例線段,其中a=3cm,b=2cm,c=6cm,求線段d的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