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的中國心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歌曲《我的中國心》安徽省 - 合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歌曲《我的中國心》安徽省 - 合肥
《我的中國心》教學設計
課時:1課時(40分鐘)
一、 教學內容:歌曲《我的中國心》
二、 教材分析:
1、 歌曲《我的中國心》選自人音版八年級上,第一單元。歌曲以一個海外游子的身份娓娓道來,親切自然,通過對中國長江、長城、黃山、黃河等名勝的簡單描寫,卻大氣磅礴的表達了愛國主題。表達了作者渴望民族團結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也表達出了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2、 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歌詞感情真摯,便于傳唱,更易于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融愛國主義教育于深情的歌曲演唱之中,初中生樂于接受。 3、 歌曲的演唱難度不大,借此歌曲復習豎笛教學。
三、 教學目標:
1、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感受歌曲的內在情感,樂于了解歌詞所表達的深厚內涵。 (2)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并以熱愛祖國為榮。 2、 過程與方法方面:
(1)通過聆聽教師的范唱、朗誦和觀看MTV引起學習興趣,用不同方式感受歌曲的
美。
(2)通過反復聆聽、感受、模唱、朗誦、欣賞、跟唱熟悉歌曲,激發學生用發自內心
的感情演唱歌曲。 3、 知識與技能方面:
(1)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并用自己深情地演唱表現出來。 (2)掌握六孔豎笛高音咪的吹奏。
四、 教學重點:
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愛國主義情懷,有感情、有強弱地完整演唱歌曲。
五、 教學難點:
1、 歌曲中的一些附點節奏、切分節奏、長音時值的把握。
2、 避免空洞說教,在聆聽、欣賞和演唱等音樂活動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六、 教具準備: 吉他、鋼琴(或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七、 教學過程:
2
一、課前實踐
請同學們用六孔豎笛吹奏《鴻雁》,復習上節課所學補充歌曲,并請同學說說歌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是一首非常經典的蒙古族民歌,表達了歌者對家鄉、草原、親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二、激情導入
1、教師簡單點評學生對歌曲《鴻雁》的吹奏并總結。引出另外一首題材相似的歌曲《我的中國心》,教師吉他現場彈唱。
(師:接下來要學習的歌曲表達了海外游子對祖國的一份眷戀之情,聽老師來吉他彈唱,初步感受一下。) 2、引出課題:
(1)你們聽過《我的中國心》這首歌嗎?請學生說說聽歌感受(情緒怎樣?旋律感覺?歌詞通俗易懂?)。
(2)簡介歌曲,1982年,日本文部省 在審定中小學教科書時,公然篡改侵略中國的歷史,這激起了億萬中國人的憤慨,一怒之下,香港音樂人黃霑和王福齡共同創作了歌曲《我的中國心》,歌曲以一個海外游子的語氣切入,把壯闊宏偉的愛國題材寫得自然而又親切,在1984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張明敏深情演唱,打動了無數炎黃子孫的心,引起了中華同胞的強烈共鳴。這首歌也成了張明敏的成名曲。 三、感受歌詞
1、教師范讀一遍(配樂《黃河頌》音樂) 2、學生齊讀 四、學唱歌曲
1、聆聽錄音范唱(張明敏演唱) 2、請學生說感受。
整體感受怎樣? 演唱者的普通話怎樣? 最激動人心的地方是哪幾句? 3、跟琴學唱歌曲
4、解決難點樂句(附點、切分、一字多音、高音,樂段ABA) 5、講解樂句的演唱要求,如附點、切分節奏,高音的演唱要求等。 6、再次聆聽歌曲(領唱、齊唱版本),注意感受歌曲的不同風格。 7、再次跟琴聲演唱歌曲,背唱歌詞。(提問,可以記哪幾個關鍵詞?) 8、處理歌曲情緒,增強演唱歌曲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師:有力度變化對比,處理歌曲。
怎樣唱才能更有感情?哪幾句應該弱一些,哪幾句應該強一些?表情應該怎樣? 9、齊唱歌曲(欣賞春晚MTV版本) 五、拓展延伸 1、練習豎笛演奏
解決難點樂句,第一段的結束句要求輕輕吹,吹出低八度音高,全曲的結束句是用中等力度吹出高八度的音高,高潮樂句最高音咪的吹奏,要求氣息持久,口風收緊,換氣急促吹出高音咪,反復練習,找學生示范演奏,教師示范指導。 2、用豎笛表現歌曲,齊奏一遍 六、表現歌曲
1、師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非常經典的愛國歌曲,希望同學們課后把歌曲唱熟,把歌譜背唱,豎笛多多練習。
2、第一遍齊唱歌曲,反復時轉調成1=F,用豎笛吹奏高潮段落,電子琴伴奏。 3、在《歌唱祖國》的歌聲中下課。
師: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我們擁有同樣的中國心,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讓我們共同祝愿偉大的祖國,明天更美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