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蘇木地偉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歌曲學習《蘇木地偉》合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歌曲學習《蘇木地偉》合肥市望江路中學
課題:《蘇木地偉》
課題來源:人民音樂出版社 音樂 九年級 上冊 第三單元
教學內容:
1. 歌曲學習《蘇木地偉》 2. 相關文化:酒歌 教學目標:
1. 學唱彝族酒歌《蘇木地偉》,感受彝族酒歌的音樂風格。 2. 能夠用輕快、熱情、豪放的聲音演唱《蘇木地偉》,并嘗試表現彝族酒歌的民族風味。 教材分析:
《蘇木地偉》是一首在四川彝族地區流傳甚廣的酒歌,五聲徵調式,由五個樂句組成。歌曲情緒開朗、明快。歌曲旋律從頭至尾圍繞著一個基本腔調(上、下句結構)發展構成、曲調簡潔,音域不寬,僅在一個八度內,音調口語化,是一首帶有說唱性酒歌特點的創作歌曲。
歌詞朗朗上口,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體現了很強的畫面感。歌詞中“彝鄉多美酒,美酒敬朋友”等表達方式純潔而又濃烈,表現了彝族人民以酒待客和熱情友好的傳統習俗, 教學重、難點:
1. 彝族酒歌音樂風格的表現 2. 用彝族語言的譯音演唱 教學準備:
1. 布置學生課前了解彝族相關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及音樂文化知識 2. 多媒體課件、葫蘆絲、電鋼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觀看紀錄片,走近彝族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的音樂之旅從一段紀錄片開始,請大家仔細觀看,播放結束后向同學們提出問題。 2. 結束提問:
(1) 剛剛我們去到了哪個地區?遇到了哪些人呢? (2)同學們對彝族還有哪些了解呢? 3.學生討論并回答,教師總結:
(1)彝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彝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的地區主要在我國西南部的云南省、貴州省、四川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在我國其他地區和世界各地還散居一些。
(2)簡要介紹彝族音樂、舞蹈、服飾、節日、美食等相關文化 (3)在四川省的大涼山地區,每當遠方的客人來到他們的山寨,熱情好客的彝家人,就會端起自制的美酒佳釀,唱起酒歌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二、新課:
1.播放視頻《蘇木地偉》 (1)學生初步體驗 (2)引出“酒歌”
2. 介紹酒歌
酒歌: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酒文化,尤其是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非常注重禮儀形式,有以酒迎客、以酒待客的習俗,以表達主人對來賓的敬意之情。每逢節日喜慶的日子里自然也要飲酒高歌,以表達贊美和喜悅之情。長期以來,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酒歌,它以樸實大方的語言、多姿多彩的藝術形式,生動地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和他們獨有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酒歌中包含有很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民俗內涵。酒已不再是酒,而是禮儀的載體:酒歌也不僅是為勸酒而唱,而是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所謂“歌助著酒,酒乘著歌”。
酒歌從內容上來說,歌詞包括:表達歡迎、祝福之語;歌頌祖先功德、民族歷史;對節日或某項重大典禮活動的祝賀、贊揚;介紹習俗族規、生產知識等。 3.學唱歌曲
(1)對照歌譜聆聽歌曲,體會歌曲的內容和情感 (2)分析歌曲:
《蘇木地偉》是涼山彝族的祝酒歌,漢語譯為“遠方的客人”。歌曲采用了中國民歌常見的創作手法,五聲調式,單樂段構成,歌詞樸實、真摯,曲調熱情、豪放,表現了彝族人民粗獷、豪放、熱情、率真的個性。
(3)學生用葫蘆絲(課堂教學樂器)吹奏歌譜,教師用電鋼琴伴奏 (4)填詞歌唱:先學唱漢語歌詞 5) 聆聽原生態歌唱 (6)學唱彝族歌詞的譯音:
蘇木地偉喔(遠方的貴客) 確波果拉蘇(四方的朋友) 你我哽地說(你我不常聚) 莫拉果特波(難有相見時) 你木呷節勒(彝家美傳統) 紙節波果達(待客先用酒) 紙張我木都(彝鄉多美酒) 色拉你喔蘇(美酒敬朋友) 蘇尼蘇達洛洛(請喝一杯酒呀) 蘇呢蘇達朵朵(請喝一杯酒喲)
(7)學生用電子鍵盤APP或電子打擊樂APP為歌唱作即興伴奏
三、實踐與創造:
1.將學生分成主、賓兩組,將課堂模擬成一個歡慶節日場景,師生共同演唱,用情景表演形式再現彝族人民敬酒場面,體會彝族人民熱情豪爽的性格和待客之道。
2.學跳彝族左腳舞。
四、延伸與拓展: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盡管各族人民生活的地域不同,文
化背景也不盡相同,但是我們一樣勤勞勇敢、熱情好客。 欣賞幾首其他民族酒歌(壯族、藏族、赫哲族酒歌)
五、小結本課:
這節課我們學唱了《蘇木地偉》,了解了酒歌這種藝術形式,也領略了其他民族不同的酒歌,希望大家帶著各族人民的真誠,帶著我們共同的熱情,在現代文化生態背景下更好地傳承民族民間音樂文化,并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新生活。
愿生活如酒,歲月如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