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西南情韻,歌唱美麗的家鄉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西南情韻》《歌唱美麗的家鄉》廣東省 - 中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西南情韻》《歌唱美麗的家鄉》廣東省 - 中山
《歌唱美麗的家鄉》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歌唱美麗的家鄉》是人音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西南情韻》中的一課。作為苗族飛歌的經典之作,這首作品有著苗族音樂風格中極富特色的主題音調 ,且音調高昂,節奏寬廣自由,旋律悠揚起伏,句內常用滑音和延長音,是一首十分典型的苗族音樂作品。學生通過對《歌唱美麗的家鄉》的演唱和鑒賞,感受苗族飛歌獨特的韻味,并在音高基本準確地基礎上,主動參與演唱活動,了解苗族飛歌的主要特征。
學情分析:本課教學內容屬于初三年級教材內容,他們有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但對民族音樂了解甚少,多數學生更喜歡流行音樂,對苗族這個有語言無文字,依靠苗歌來記錄歷史、生活、文化的民族就接觸的更少。因此,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堂課將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幫助學生拉近與苗族人的距離,用視頻的方式將苗歌傳承人翠翠請進課堂,通過聆聽、模唱、情景體驗等多種方式,學唱《歌唱美麗的家鄉》這首作品,加深對苗族飛歌音樂特征的認識。
教學目的:
1.了解苗族飛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藝術價值;感受、體驗苗族飛歌獨特的韻味;熱愛自己的家鄉,喜愛民族音樂。
2.通過邀請苗歌傳承人范唱、畫旋律線、身體律動等方式反復熟悉《歌唱美麗的家鄉》。 3.主動參與演唱活動;了解苗族飛歌音調高昂,節奏寬廣自由,旋律悠揚起伏,句內常用滑音和延長音的音樂特征。
教學重點:了解苗族飛歌音調高昂,節奏寬廣自由,旋律悠揚起伏,句內常用滑音和延長音的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能在音高基本準確地基礎上,演唱滑音、延長音和苗族飛歌中的色彩音。
譜例: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播放《魅力湘西》宣傳片,走進老師的家鄉。 (視頻背景音樂為:歌唱美麗的家鄉) 2.老師簡單介紹自己的家鄉——湖南湘西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老師的家鄉,感受到老師對家鄉的熱愛,并引入本課的主題《歌唱美麗的家鄉》。
二. 老師請出自己的朋友,苗家姑娘翠翠。
1.翠翠用苗語介紹自己,學生猜翠翠說了什么,并判斷翠翠的民族。 2.翠翠演唱苗族飛歌《歌唱美麗的家鄉》
3.通過聆聽翠翠的范唱,學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苗族飛歌及苗族飛歌的特點。
*苗族飛歌:一般都在曠野山林或高峰之巔,隔著隔山相對,放聲抒懷,以歌傳情,其聲音洪亮高亢,粗曠豪放,熱情激越,歌聲飛過山野河谷,傳遍四方,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苗族飛歌的特點:音調高昂,節奏寬廣自由,旋律悠揚起伏,句內常用滑音、延長音。 設計意圖: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拉近學生與苗族人的距離,感受最原生態的苗族飛歌,并初步了解什么是飛歌,及飛歌的特點。
三. 情景體驗:喊山
生1:你吃飯了嗎? 生2:吃啦!
設計意圖: 體驗苗族飛歌高昂的音調與苗族人生活環境的關系。
四. 學唱貴州苗族飛歌《歌唱美麗的家鄉》
1.第一樂句:
(1)感受極富特色的苗族音樂主題音調:
(2)找一找苗族音樂中出現的特色標志:延長音、滑音
2.第二樂句:
(1)感受主題音調的重復
(2)找一找苗族飛歌中最具特色的色彩音:
3.第三樂句:
注意重復樂句中節奏型的改變 和 的區別 用附點描述了高山的陡峭
省略附點,描述了流動的江水
4.第四樂句:
(1)重復三遍后回到原速的
(2)第四樂句節奏型整體緊湊和速度的稍快是為了說明:人們在自己美麗的家鄉,歌唱舞蹈的歡快情緒。
五. 表演唱《歌唱美麗的家鄉》
六. 回顧苗族的音樂特征:
1.音調 高 2.節奏 自由 3.旋律 悠揚起伏 4.延長音 5.滑音 6.特色音:
設計意圖:鞏固本堂課所學的重難點內容 七. 課堂小結:
1.熱愛自己的家鄉
2.喜愛、保護和傳播自己家鄉的民族文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