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促進民族團結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一框《促進民族團結》四川省 - 廣元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七課《中華一家親》
第一框 《促進民族團結》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九年級上冊教材,是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要求進行編寫的。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第二單元民主與法治;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包括建設美麗中國);第四單元和諧與夢想。教材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國情與社會發展,明確奮斗目標,為下冊明確國家國際地位與國際擔當,樹立肩負歷史責任的理想信念奠定基礎。
本單元第七課“中華一家親”包括“促進民族團結”和“維護祖國統一”兩個部分。第一框“促進民族團結”,幫助學生了解作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休戚與共、相互依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長期的發展中,不斷溝通交流、共同抵御侵略,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國家為促進民族發展,制定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繁榮民族文化。
二、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強自覺熱愛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2、能力目標搜集整理少數民族的資料,區分我國的新型民族關系和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提高對民族團結重要意義的認識
3、知識目標知道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措施;知道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公民的義務
三、學情分析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學生在地理、歷史以及道德與法治等學科的學習中已經有了比較充分的了解,對于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也在八年級下冊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時,有了初步了解。學生在生活中能夠感受到國家重視民族地區的發展,從小接受的教育也是尊重少數民族同學、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各族人民是一家人。 學習這部分內容,重在引導學生理解各族人民共同構成中華民族,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國家才能繁榮發展。一切危害民族團結的言行,都會危害國家利益,絕不做對民族團結和發展不利的事情。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 教學難點:民族團結的意義。
五、教學方法與媒體
教學方法:活動探究法、討論法、材料分析總結法等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本課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創設適合學生思維和教學需要的各種情境,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六、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目標
環節一:事
出有“音” 老師演唱歌曲《中華民族唱起來》,大
屏幕上呈現這首歌的歌詞。
問:剛剛老師唱的這首歌有何特別之
處? 師:這56個民族統稱為。。。
這說明我國是一個。。。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促進民
族團結的內容,走進民族大家庭。 展示課題:第七課中華一家親 一、促進民族團結 學生欣賞歌曲 學生回答:歌詞當中包
括了我國56個民族! 中華民族
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 老師演唱激發了學生的
興趣和探究欲望,在這種
充滿激情的
環境下,引入課題。
環節二:聆音察理
問:我國各民族是如何分布的呢? PPT展示:中國民族分布圖 (一)我國民族分布特點
總結: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問:這樣的分布特點有什么好處? (二)民族情誼
總結: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
PPT播放視頻《我國56個民族為什么能和諧共處》 問:為什么我國各民族能和諧共處?與國家哪些政策有關?
(二)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共同繁榮
過渡:除此之外,還與哪項制度有關?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①在少數民族聚居區設立自治區域,建立自治機關,少數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內部事務,及民族區域自治。
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過渡:在這些政策、制度基礎上,我國各民族間形成了怎樣的新型民族關系
學生看圖思考回答
學生思考回答:有利于
各民族間相互交流、彼此了解,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格局。
學生觀看視頻, 回答問題 學生回答
調動學生積極性,學會讀圖片提取信息,分析、運用資料,聯系已有知識的能力。
環節二:聆音察理
(四)新型民族關系: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PPT出示圖片 問:我們班級里有沒有少數民族同學?結合圖片說說少數民族同學與漢族同學有哪些異同?
(有,請同學介紹本民族風俗習慣;無,請同學們說說你知道的少數民族習俗。) 異-----尊重 教師引導:兩張圖片地點是在哪里?都是在干什么?體現了民族間怎樣的關系? (學校,都在接受教育) 同-----民族平等
PPT:呈現《少數民族譜寫的抗戰壯歌》資料+圖片
問:這些英雄人物體現了哪些共同精神追求?你感受到什么?
PPT:各族同胞為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捐款捐物照片。
結合教材P93“探究與分享”思考:各族群眾為什么會積極參與抗震救災?我們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總結: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
學生思考回答 學生結合圖片分析
學生觀看資料
思考、討論、回答
觀看材料,回答問題
引導學生了解、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
感受民族團結互助,為維護祖國統一,共同抗戰、抵御災難的決心和熱情。
環節三: “音”利乘便
過渡:如何達到共同繁榮?
PPT:播放歌曲視頻《我們新疆好地方》 問:歌曲中唱到新疆繁榮發展的原因是?
師:民族大團結,民族才能大發展,正印了一句話“家和萬事興”。
二、 家和萬事興
(一) 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
路:加快發展,縮小差距,促進共同繁榮。
問:新疆發展得益于黨和國家哪些政策支持? PPT:閱讀教材P94-95,分組合作完成表格
學生回答“歌頌民族大團結,歌頌領袖毛澤東”
學生閱讀教材,分
組合作討論,完成表格
使學生認識到民族地區的發展離不開民族團結,離不開黨的領導。
PPT呈現圖片,歸納總結
(二)促進民族地區發展的措施。
2師生共同總結,完成表格:(1)長
期以來,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進一步加大對欠發達民族地區的扶貧支持力度,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2)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3)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深化認識,系統總結 通過閱讀資料圖片,讓學生對黨和國
家支持民族
地區發展的措施有更直觀的了解。
環節四:同音共律
目標導學三: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
(一)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公民的神圣職責
材料呈現:微信公眾號“新疆共青團”發表的《雙雙清華碩士畢業的90后維吾爾族小夫妻南疆駐村、宣講的心里話》一文爆紅網絡。這是維吾爾族夫妻在參加自治區開展的“訪惠聚”駐村工作中,耳聞目睹援疆給基層帶來的可喜變化。文中寫道,祖國的強大和穩定是我們的福氣,祖國一直牽掛著我們,我們要有感恩之心,要知道我們肩上的責任。傳播正能量的正義之聲得到成千上萬陌生人的點贊。
1. 問題:“我們肩上的責任”是什么? 總結: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 PPT呈現胡錦濤講話
2.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為民族團結做些什么?
PPT展示學過的圖片材料 總結:
①“三個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
②不做有損民族團結的事,同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作斗爭。
學生看材料談感想 學生思考 結合材料回答
感受現代青年維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繁榮的責任與使命。
聯系生活實際,結合剛剛學過的內容,整理分析和總結。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內容豐富。主要學習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民族大家庭,學習了我國
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和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要注意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新型民族關系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掌握;一個是家和萬事興,學習了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原因和措施、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公民的神圣職責,要結合典型的事例幫助學生提高認識。
八、板書設計
③堅決擁護并積極宣傳民族政策和民族團結的意義。
④在日常生活中,要與少數民族的同學和睦相處、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等等。
問:如果要把56個民族比成一種水果,你會想到什么?
3.師生共同總結: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 PPT播放歌曲《母親是中華》 課后練習
完成課后作業
情境深化,提升認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