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地球上的水,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節《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福建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教學主題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一、教材分析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節內容,前兩節主要是從不同的空間介紹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水環境,而本節則側重于闡明人與水的相互關系。明確在不同的生產力條件下,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所以,樹立正確的水資源觀,認清當前全球及我國的水資源狀況,懂得科學、基本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策略和措施,無疑是本節的重難點。 二、學生分析
本節的知識點對高一學生來說相對簡單,因為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對水資源有了初步的了解,再加上前兩節的學習基礎,對知識點本身而言,不難理解。但對于知識體系的構建,以及實際案例的應用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1、理解狹義水資源的概念;了解降水量與徑流量的關系;掌握世界和我國水資源分布
2、培養學生利用圖表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運用文字材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知識遷移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3、使學生樹立珍惜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教育學生關注世界環境的變化,形成全球意
四、教學環境
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 □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境 √網絡多媒體環境教學環境 □
移動學習
□其他
五、信息技術應用思路
本課教學設計主要運用了多媒體、視頻、白板等信息技術。
多媒體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通過直觀的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圖片導入,給學生視覺上的沖擊,引起關注。課中環節利用多媒體展示水資源分布圖和降水量、氣候分布圖等,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探究問題。結束環節利用多媒體自主歸納知識網絡,有利于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整合知識。
視頻用于案例討論,有利于學生初步了解整個區域的水資源基本情況和利用狀況,不僅
能調動學生討論的積極性,更能引起學生保護水資源的情感共鳴。
白板用于展示學生討論的成果,有利于幫助學生實現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六、教學流程設計(可加行)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信息技術支持
自主學習
導入新課: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圖片導入 講授新課:
引導學生讀圖析圖,并總結歸納: 一、水資源及其分布
1、區分廣義和狹義的水資源以及目前人類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
2、說出衡量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水源豐歉程度的指標。根據圖1和圖2,說出全球水資源分布差異,并分析原因。
自主學習:閱讀課本61頁和學案的圖,回答問題。
(景觀圖片導入;多
媒體展示水資源分布圖和降水量
圖)
3、讀圖3和圖4,說出我國水資源分布的時空差異,并分析原因。
合作探究
引導學生根據視頻、圖形、材料以及所學的知識討論案例,并引導學生修正和補充答案: 二、合理利用水資源
案例探究一:沙漠中的奇跡-以色列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材料:(見課本63頁)
1、根據圖5,說出以色列的主要氣候類型以及氣候特征。
2、根據視頻和材料,分析以色列水資源短缺的原因。
3、結合視頻和材料,歸納以色列應對水資源短缺的措施。
合作探究:學生分成兩大組,一組討論以色列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另一組討論我國華北水資源利用。每組再分成3個小組,每個小組重點討論案例中的一個問題。討論后每組派2名兩名代表展示答案,由其他組同學修正補充。
(播放以色列和我國華北水資源利用情況的視頻;白板展示學生答案)
圖5 亞洲氣候圖
案例探究二:我國華北水資源利用
材料:北京本就不是一個多水的城市。由于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不斷增加,城市生產和生活用水量急劇增加。同時因為人口增長速度快,北京污水產生量也迅速增加,部分污水沒有經過處理就流入河道,導致河水污染。北京通過節水設施的改造建設,工農業用水不斷下降。北京還推廣再生水循環利用系統,處理后的水將用于河湖補水、綠地澆灌、工業循環用水及市政雜用等。
1、根據圖5,說出我國華北地區的主要氣候類型以及氣候特征。
2、根據視頻和材料,分析我國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原因。
3、結合視頻和材料,歸納我國華北地區應對水資源短缺的措施。
知識整合
引導學生歸納整合知識網絡:
自主歸納知識網絡
(多媒體展示學生知識網絡)
七、教學特色
本節課有幾大特點:1、教學設計有主線,主要針對缺水的原因和對應的措施進行分析討論,并貫穿始終,使學生思路清晰,明確本節課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2、教學過程有邏輯,在學生進行缺水原因的歸納時提示要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方面分析。措施歸納時要具體分為開源和節流兩方面。3、教學方法多樣化,對于簡單的內容讓學生自主學習,對于重難點采用合作探究,分組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節課實現了3個結合:1、教材和學案相結合,通過學案學生能更明確本節課的主線,將知識進行整合。既依托教材又跳出教材的束縛,能更好的為課堂服務。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兩個案例的分析,使學生掌握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為生產和生活服務。3、講、學、練相結合,突破了老師滿堂灌的傳統模式,通過學生自學、合作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