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地表形態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節 內力作用、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_安徽省 - 阜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節 內力作用、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_安徽省 - 阜陽
第一節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預設教學設計
一、課程分析:
本節內容是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的第一節,這節主要從宏觀和中觀的尺度闡述內、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當今全球海陸分布的基本格局和地球的基本面貌,側重分析內、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表現形式以及對地表形態的影響,重點放在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的過程以及作用下地表形態的變化。所以在這節的教學中可以不涉及過多的微觀的地貌形態的名稱。
二、課標分析:
課標要求“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從本條“標準”來看,重在地表形態變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學生從兩方面認識地表形態。一方面以運動、變化的觀點看待地表形態,即地表形態一直處于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綜合的觀點看待地表形態,即內力造就了地表形態的骨架,外力對地表形態骨架作再塑造;我們所見到的地表形態是內、外力長期共同作用的產物。同時學會分析常見地表形態及其變化的主要原因。
三、學情分析:
1.知識基礎:學生在初中階段對地表形態有初步了解,但地表形態的形成原因,了解不多。
2.能力基礎: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已具備基本的地理分析、推理能力,適當引導能夠條理清晰地概括事物之間的聯系。
- 2 -
四、教學目標:
1.識記內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和表現形式。
2.能夠通過觀察地貌景觀照片判斷其形成原因,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3.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同時在感受祖國的壯美中,激發自己的愛國熱情。
五、教學重難點:
理解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并能結合實例進行分析。
六、教學流程: 一、絲綢之路 欣賞美
(一) 認真觀看照片,用你們善于發現美的眼睛選出你認為最美的一張,并說一說為什么覺得它美。
設計意圖:1.老師自己走過的路、看過的景、拍過的照片,更能激
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圖片直觀、多樣的展示了各樣的地貌,能激發
- 3 -
學生的求知欲。3.在感受祖國的壯美中,能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二、探究學習 品味美
(一)閱讀課本69-70頁的內容,完成導學案內力作用的自主學習,然后討論以上照片中哪些地貌景觀主要是由內力作用形成的?屬于內力作用中的哪種形式。
要求:先認真獨立完成,寫出自己的答案;然后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好后可舉手發言。在其他同學發言時,請認真聽,做好評價補充的準備。
設計意圖:能量來源和表現形式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就能理解識記了。課程標準要求“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所給的照片基本都是老師所看所拍的實景圖,具有典型性和可分析性。
完成自主學習后,通過小組討論不僅可以快速解決問題,還可以增強
- 4 -
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設計意圖: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方式,內容比較抽象,而且所給的照片中兩個主要由內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觀都屬于地殼運動形成的,因此這部分內容要重點強調。
(二)閱讀課本70-71頁的內容,完成導學案外力作用的自主學習,然后討論以上照片中哪些地貌景觀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屬于外力作用中的哪種形式。
要求:先認真獨立完成,寫出自己的答案;然后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好后可舉手發言。在其他同學發言時,請認真聽,做好評價補充的準備。
- 5 -
(三)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要求:觀察下面兩幅示意圖,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內、外力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并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經過對實例的分析,已
經大概了解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再通過描述示意圖,提高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通過內、外力作用的對比,讓學生能以綜合的觀點看待地表形態,即內力造就了地表形態的骨架,外力對地表形態骨架作再塑造;我們所見到的地表形態是內,外力長期共同作用的產物。
- 6 -
三、鞏固提高 創作美
(一)各小組推薦一位同學,隨機抽取題目并回答。 設計意圖:采用趣味問答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當堂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二)請充分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小組合作畫出一種地貌景觀圖。
提示:可以畫簡筆畫、素描、剖面圖、地形圖、等高線圖等。 設計意圖:一方面培養學生動手畫圖的能力,學會文與圖的轉換。另一方面營造小組討論、交流、合作的課堂氛圍,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性和創造發揮的空間,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