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聶耳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二十八節《聶耳》高中音樂人音版-新疆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第二十八節《聶耳》高中音樂人音版-新疆庫爾勒市第二中學
教學目標 評論
1.知識與技能:認識國歌作者聶耳并知道這位革命音樂家的偉大貢獻及高尚品格;初步了解20世紀30年代左翼音樂運動對我國新音樂文化發展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師所創設的情景及運用舉例分析、感受、體驗等方法,讓學生體驗到作品情感內涵,體驗到樂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聆聽《金蛇狂舞》和《畢業歌》,感受、體驗其音樂情緒,感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積極樂觀向上的信念。
2學情分析 評論
在欣賞方面,大多數學生圖個熱鬧,而對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學生不知道音樂美在哪,就很難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情緒,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因此 ,需要學生先熟悉旋律,再做欣賞。
3重點難點 評論
重點:欣賞、分析聶耳的兩部音樂作品《金蛇狂舞》和《畢業歌》
難點:創設情景,激發情感,感受作品內涵,培養愛國主義情懷。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導入新課 評論
1.放映國慶節北京天安門升旗儀式視頻片段(課件視頻)
師:我們在上課前先來看一段視頻。
2.情感教育
師:剛才我們看到的是在國慶節當天北京天安門前的升國旗儀式,國歌每個同學都會唱,我們在國慶節和重要集會時都要唱國歌,那么,每當你聽到國歌時,你內心的感受是什么?它向人們傳遞的又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
3.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的回答非常好!那么,你知道國歌的詞曲作者是誰嗎?(田漢詞,聶耳曲)
生:~
師:他是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創作出這首國歌的呢?本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聶耳并欣賞他的音樂作品。請同學們翻開教科書P190頁。
活動2【講授】二、新課教授 評論
1.介紹新音樂運動及左翼音樂運動(課件介紹)
師:首先,我們來了解聶耳所處年代的音樂組織及文化運動,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興起新音樂運動,那么,什么是新音樂運動呢?新音樂運動是以聶耳和冼新海為代表的革命音樂運動,他對中國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這一年代的代表作曲家還有張寒暉、賀祿汀、呂驥等。在這一時期,還有左翼音樂組織,左翼音樂運動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左翼文化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左翼音樂工作者為骨干并團結愛國民主音樂力量的革命音樂運動。那么,聶耳、田漢、冼新海、呂驥、賀祿汀等就是左翼音樂組織的骨干成員。
2.了解聶耳生平(課件)
師:請同學們齊讀聶耳的生平
生:~
師:雖然,聶耳的創作生涯只有幾年,卻給世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作品,例如:天真活潑的兒童歌曲《賣報歌》、表現工人斗爭生活的《碼頭工人》、描寫百姓苦難生活的歌曲《鐵蹄下的歌女》,還有反映了他對新中國的堅定信念和革命樂觀主意精神的《金蛇狂舞》。
活動3【活動】三、欣賞《金蛇狂舞》 評論
三、欣賞《金蛇狂舞》
1. 聽由民樂演奏的《金蛇狂舞》(課件播放)
師:接下來一起欣賞由聶耳寫作的我國第一部民族器樂合奏曲《金蛇狂舞》
師:指揮彭修文,湖北武漢人,中國著名作曲家、指揮家,中國現代民族管弦樂的奠基人之一;
(1)思考:談談你想到了什么場面?(過年、熱鬧歡騰)心里激起了什么樣的情緒?(高興、愉悅)生回答
(2)介紹《金蛇狂舞》創作背景(課件介紹)
師:樂曲是聶耳根據傳統樂曲《倒八板》改變創作的民樂合奏曲,表現了歡慶的節日場面,描繪的是我國江南一帶人們在歡慶端午節賽龍舟的熱烈場景和歡騰的情緒。聶耳于1934年親自指揮并灌成唱片。聶耳將樂曲定名為《金蛇狂舞》反映了他對新中國的堅定信念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3)理解曲名
師:金蛇和狂舞個指什么?(金蛇—江面上比賽的龍舟 狂舞——龍舟隊爭先恐后競賽的場面)生回答
2.復聽由管弦樂演奏的《金蛇狂舞》(課件)
(1)欣賞管弦樂演奏的《金蛇狂舞》
設問:這首管弦樂演奏的《金蛇狂舞》與民樂合奏的《金蛇狂舞》有什么不同,又各有什么樣的特點,根據音樂要素進行分析(從速度、力度、旋律、音色)你個人喜歡哪一種風格的《金蛇狂舞》?并說出理由。
師:指揮湯沐海,上海人,自1983年開始擔任中央樂團常任指揮,后擔任中國交響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
(2)小組討論
分小組討論,小組代表回答
3.師手風琴演奏《金蛇狂舞》(課件樂譜)
師:接下來,欣賞手風琴演奏的《金蛇狂舞》,請同學們仔細聽這首作品的旋律有什么特點?
生:~
4.介紹“螺絲結頂”(課件)
(1)概念:“螺絲結頂”是一種旋律寫作手法,他將歌(樂)曲中的某幾個樂句采用逐漸刪減、收縮的方法,形成上下句對答呼應,句幅逐層減縮,情緒逐層高漲的效果。
(2)師:大家看,這種句子越說越短,最后只剩下一個音在音樂中就叫“螺絲結頂”;一問一答就是“對答呼應”,這是我國傳統的創作手法。這部分樂曲運用了一問一答的形式把龍舟比賽你追我趕、交替前行的場面寫活了。
活動4【活動】四、欣賞《畢業歌》 評論
四、欣賞《畢業歌》
1. 了解《畢業歌》創作背景(課件介紹)
師:聽完了聶耳創作的器樂曲,我們再來看看他創作的聲樂曲《畢業歌》,這首歌是電影《桃李劫》的插曲,此歌作于1934年。該片講述的是“9.18”后中國青年學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在畢業前他們歡聚一堂時唱了《畢業歌》。影片結束時又再次響起,起到了提示主題、號召有為青年走上救亡戰場的作用。由于歌曲表達了一代青年“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激情,因此深為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學生所熱愛,在我國革命斗爭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聽賞《畢業歌》齊唱(課件播放)
師:好,我們一起來欣賞歌曲《畢業歌》,聽一聽歌曲是幾幾拍的?它的情緒是怎樣的?(2/4拍)
3.講每段的音樂情緒
師:這首歌曲分為四段,每段都有它所表達的情感。
第一段,音樂具有號召性,象警鐘聲聲。
第二段,音樂是宣誓性的,展現了有為青年的志向和抱負。
第三段,音樂以高昂的音調,開闊的節奏,突出了民族自救的氣勢。
第四段:音樂也是具有號召性。但較第一段,音樂更為急切,更為熱情的呼吁。使全曲在高昂、激越的氣氛中結束。
4.學唱
(1)師教唱(兩邊)
師:我們試著唱一唱這首歌曲,我唱一句,你們學一句。
5. 講三連音、休止符、反復記號、延音記號
6.整體有感情唱
師:你們認為這首歌曲應該用怎樣的情緒、速度、力度去演唱?
活動5【練習】五、拓展 評論
五、拓展
1.欣賞《梅娘曲》(課件)
師:我們再來欣賞一首聶耳創作的抒情歌曲《梅娘曲》,這首作品表現了一位南洋華僑青年不甘被日寇踐踏蹂躪,毅然回國投入偉大的抗日戰爭,不幸負傷,神經也受到了損傷。他的愛人梅娘聞訊從南洋趕來看望他,但他已經認不出梅娘,梅娘為了喚起愛人的記憶,唱出了這只插曲。
活動6【作業】六、課堂小結 評論
今天,我們了解了聶耳,欣賞了他的優秀作品,大家想一想,如果,聶耳沒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能不能寫出這樣振奮人心的作品?雖然,時代不同了,不用同學們去扛槍、打仗,在新時期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去詮釋愛國主義精神?是呀!雖然,時代在變,同學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勤奮學習,把祖國的明天建設的更加美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聶耳”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第二十八節《聶耳》高中音樂人音版-新疆”,所屬分類為“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第二十八節《聶耳》高中音樂人音版-新疆”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