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娜塔莎,貼著人物寫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外國小說欣賞第四單元《娜塔莎》貼著人物寫-天津市新華中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娜塔莎》——“貼著人物寫”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列夫·托爾斯泰的生平及創作思想,了解《戰爭與和平》的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關系;整體把握文意,概括本文故事情節。
2、通過小組合作查閱資料、相互解疑和文本閱讀批注等方式,了解作家作品,補充課文各部分間跳過的情節,理清與本課相關的情節脈絡和人物關系。 3、激發學生閱讀外國經典小說、探究經典人物形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
1、理清與本課相關的情節脈絡和人物關系。 2、整體把握文意,概括本文故事情節。 【教學難點】
理清與本課相關的情節脈絡和人物關系。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初讀課文,了解主要情節與人物關系。
2、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每組選擇并完成一項預習任務,在圖書館和互聯網上查閱資 料,并整理成介紹性文字,或制作成PPT,準備課上展示交流。
預習任務包括:
(1) 列夫·托爾斯泰的生平與作品介紹。 (2) 本課涉及的主要人物關系介紹。
(3) 補充課文各部分間跳過的情節,理清與本課相關的情節脈絡。 一、拓展視野,導入新課。
莽莽俄羅斯,產生了許多彪炳世界文學史的大作家和經典名著,同學們能列舉出一些作家作品嗎?
學生自由發言。
如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的普希金,代表作有《葉甫根尼·奧涅金》、《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致大海》等;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長篇小說《被侮辱和被損害的》、《罪與罰》、等;屠格涅夫,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羅亭》、《貴族之家》、《父與子》等;果戈里,代表作《欽差大臣》、《死魂靈》等。課本里學過的,比如契訶夫的《變色龍》和《裝在套子里的人》,列夫·托爾斯泰的《窮人》等。
每一位作家都令人景仰,每一部作品都震撼人心。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節選自《戰爭與和平》的《娜塔莎》。 二、展示交流,作家作品。
小組爭先展示預習成果,預習任務相同的小組負責查漏補缺,其他小組同學做好筆記,記下自己的疑問和評價。
2
1、作家作品介紹:
大師中的大師—— 列夫·托爾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同時也是思想家和哲學家,代表作有長篇巨著《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對文學擁有“狂戀式愛情”的托爾斯泰,是俄羅斯文學史上創作時間最長、作品數量最多、影響最深遠、地位最崇高的作家。百年來,他的作品被譯為各國文字,銷售量累積超過五億冊,是大師中的大師。
經典中的經典——《戰爭與和平》(鏈接教材63頁作品簡介)
《戰爭與和平》長達一百三十多萬字。問世至今,一直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是俄國小說乃至整個俄國文學崛起的標桿。
小說的中心思想是“人民的思想”,以保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和庫拉金四大家族相互關系為情節線索,以安德來·保爾康斯基、彼埃爾·別祖霍夫和娜達莎·羅斯托娃為主人公,展現了當時俄國從城市到鄉村的廣闊社會生活畫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各個生活領域。特別是1812年庫圖佐夫領導的反對拿破侖入侵的衛國戰爭,歌頌了俄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斗爭精神,也探討了俄國的前途和命運,特別是貴族的地位和出路問題。
“近千個人物,無數的場景,國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領域,歷史,戰爭,人間一切慘劇,各種情欲,人生各個階段,從嬰兒降臨人間的啼聲到氣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發,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歡樂和痛苦,各種可能的內心思緒,從竊取自己同伴的錢幣的小偷的感覺,到英雄主義的最崇高的沖動和領悟透徹的沉思——在這幅畫里都應有盡有。”(斯特拉霍語)托爾斯泰以天才之筆,游刃于戰爭與和平、心理與社會、歷史與哲學、婚姻與宗教之間,主次分明,匠心獨具。
(2)本課主要人物關系介紹: 娜達莎·羅斯托娃
宗法制莊園貴族羅斯托夫伯爵的女兒,是一個活潑可愛、朝氣蓬勃、天性優雅動人、內心充滿愛和奉獻精神的女性形象。她有著歌唱家般的美妙歌喉,十分善于跳舞,親朋好友都很喜愛她。
安德來·保爾康斯基
退休的總司令保爾康斯基公爵的兒子,聰明、高傲、守紀律、雄心勃勃。安德來在妻子死后,十分孤獨,后來愛上了娜塔莎,但不能原諒娜塔莎對阿那托爾短暫的愛戀。安德來多次上戰場,最后身負重傷,為國捐軀。
彼埃爾·別素號夫
俄國大公的私生子,娜塔莎的保護人,安德來的摯友。他出乎意料的繼承了父親的一大筆財產,被獵取財富的美貌的愛侖誘入婚姻的陷阱,這使他十分沮喪,進行了長期的精神探求。在愛侖病死后,與娜達莎相愛,結為連理。
尼考拉·羅斯托夫
羅斯托夫家的長子,娜塔莎喜愛的哥哥。他與娜塔莎手足情深,與索尼亞相互愛慕。 索尼亞
3
住在羅斯托夫家的被監護人,尼考拉和娜塔莎的表姐妹,娜塔莎的閨蜜。她善良正直、謙虛冷靜。與尼考拉相互愛慕。
阿那托爾·庫拉根
俄國宮廷貴族庫拉根家的兒子,外貌俊美非常,實際上是個出了名的虛假、貪婪、無恥、放蕩的花花公子。曾經誘騙了一個地主的女兒,不得不與地主女兒結了婚。后回到彼得堡、莫斯科的上流社會,又與幾位太太傳出緋聞。他垂涎娜塔莎的美貌,誘騙娜塔莎私奔,造成了娜塔莎和安德來之間的感情裂痕。
愛侖·別素號娃
庫拉金家的女兒,阿那托爾的妹妹,非常漂亮,但卻冷酷、自私、膚淺、放蕩。為了金錢,她通過欺騙的手段嫁給了彼埃爾•別素號夫,故也被稱為別素號娃伯爵夫人。最后因病去世。
【俄文姓氏解讀】
俄文里的姓有陽性形式和陰性形式之分。比如姓羅斯托夫的家庭,男性使用的姓是羅斯托夫(陽性形式),女性使用的姓則是羅斯托娃(陰性形式)。
(3)本課相關情節提示:
課文中的娜塔莎已經16歲成年了,朝氣蓬勃,頗富魅力。課文第一、二部分提到的盛大舞會,是娜塔莎成年后參加的第一場大型且重要的舞會。舞會上,經彼埃爾提醒,安德來看到了娜塔莎。在安德來心目中,娜塔莎是他看到的第一個美女,“她的魔力之酒使他陶醉了”。不久,安德來向娜塔莎求婚,娜塔莎和她的父母都同意了。但安德來的父親堅決反對。在安德萊的堅持下,安德來的父親做出讓步,要求安德來用與娜塔莎一年的分離來檢驗他們之間的愛情。安德來只好和娜塔莎先訂婚,把結婚推遲到一年以后。這期間,安德來去了歐洲休養(此前曾在戰場上負過重傷)。
娜塔莎十分思念安德來。分離時間越長,越覺孤獨寂寞。一次劇院看戲,娜塔莎的美貌吸引了放蕩無恥的阿那托爾。阿那托爾利用自己英俊瀟灑的外表和甜言蜜語的欺騙對娜塔莎展開了狂熱的追求。禁不住這個美男子的引誘和他妹妹愛侖的有意撮合,娜塔莎狂熱的愛上了這個只見過三次面的男子,覺得自己與阿那托爾之間沒有任何障礙。
課文第三部分內容提到的阿那托爾的來信,是阿那托爾請朋友代寫的情書。除了用花言巧語熱烈的表達對娜塔莎的愛慕,還透露了要帶娜塔莎私奔的想法。這封信引起了索尼亞的懷疑和不滿,但娜塔莎卻情愿和阿那托爾私奔,并主動解除了和安德來的婚約。
私奔計劃被索尼亞等人阻止,娜塔莎出逃不成,生起病來。彼埃爾跑來勸慰娜塔莎,并把阿那托爾已經結婚的事實告訴了娜塔莎。娜塔莎知道自己受騙了,就服毒自殺,經救治挽回了生命。安德來不能原諒娜塔莎變心,把娜塔莎的相片送還給了她。后來安德來在戰場上身負重傷,生命垂危,娜塔莎一直陪伴照料,并真心懺悔。安德來原諒了娜塔莎,最終不幸離世。
班上交流,小組間可以糾正、補充相關內容,可以相互提問,直至梳理清楚相關情節和人物關系。最后師生對做展示的小組做出評價。 三、把握文意,概括情節。
1、在預習基礎上再讀課文,圈點勾畫重點信息。
4
2、讀后一句話概括三部分情節內容,填在表格“情節”一欄中。
情節 描寫手法
心理狀態
性格特點
3、學生概括情節,自由發言。明確: 第一部分:舞會前的精心準備。 第二部分:與安德來的幸福共舞。 第三部分:移情別戀的爭吵。 四、小結本課:
通過課前充分的預習,同學們對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以及本課《娜塔莎》的情節、人物關系都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娜塔莎是本課的核心人物,她是個怎樣的女孩,有著怎樣的性格特點,相信同學們已經有了初步的印象,初步的判斷,可能還會產生疑問。我們下節來具體研究。 五、布置作業:
三讀課文,做閱讀筆記,標注在課文中或導學案“預習筆記”的相應位置。 (1)記下閱讀的心得和疑問。
(2)畫出關于娜塔莎的細節描寫的語句,初步揣摩娜塔莎心理和性格特點,可做批注。 板書設計:
娜塔莎
【俄】列夫·托爾斯泰 第一部分:舞會前的精心準備。 第二部分:與安德來的幸福共舞。 第三部分:移情別戀的爭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圈點勾畫、反復閱讀、分角色朗讀等方法,找出小說的細節描寫(語言、動作等),分析人物的心理及性格特點,理解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和發展變化原因。 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并初步學習“貼著人物寫”的創作思路。
3、通過本課學習,初步理解俄羅斯文化的部分特點及中俄文化的差異,拓寬文化視野,培養開放包容的文化心理。 【教學重點】
1、分析娜塔莎在不同情節中的心理及性格特點,理解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和發展變化原因。 2、理解并初步學習“貼著人物寫”的創作思路。
5
【教學難點】
理解并初步學習“貼著人物寫”的創作思路。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活動:
閱讀課文,做閱讀筆記,標注在課文中或導學案“預習筆記”的相應位置。 (1)記下閱讀的心得和疑問。
(2)畫出關于娜塔莎的細節描寫的語句,初步揣摩娜塔莎心理和性格特點,可做批注。 2、教師課前活動:
收集學生預習作業,整理學生預習心得和疑問,了解學生預習整體情況,依據學生的預習情況調整課堂教學方案。
以解決學生主要疑問為課堂教學任務,促發學生自主探究,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 3、學生預習心得和疑問整理:
主要心得:本文對娜塔莎的心理刻畫十分突出,性格鮮明,令人印象深刻。 主要疑問:為什么一、二部分中善良可愛的娜塔莎,在第三部分會移情別戀。 一、回顧舊知,展示疑問,導入新課。
1、回顧作家作品和本課文情節。
2、展示閱讀心得和疑問,明確本課學習任務:
主要心得:本文對娜塔莎的心理刻畫十分突出,性格鮮明,令人印象深刻。 主要疑問: 為什么一、二部分中善良可愛的娜塔莎,在第三部分會移情別戀。 本課學習任務:即解決同學們的最大疑惑——善良可愛的娜塔莎,為什么在會移情別戀。 二、聚焦人物,探究形象,理解變化。
1、分析娜塔莎性格的復雜性。 人物的語言和行為是內心的外化。要解決娜塔莎為什么會移情別戀這一問題,就要深入到人物內心、人物的性格里。
(1)全班分三大組,分別研讀課文第一、二、三部分。 要求:先自讀課文,畫出關于娜塔莎的細節描寫的語句,分析娜塔莎的心理和性格特點。然后小組內交流,完善分析內容,填寫在導學案上的表格中。
(2)各小組代表班上發言,交流、討論娜塔莎心理和性格特點。 要求:讀出細節描寫的語句,分析描寫手法和人物心理和性格特點。 明確:
第一部分通過語言、動作、心理描寫,刻畫出娜塔莎狂熱的興奮、激動、焦急的心理,表現出她善良、可愛、活潑、熱情、有點沖動、追求完美等性格特點。
第二部分通過心理、神態描寫,刻畫出娜塔莎急切的渴盼、感激、驚惶、快樂等心理活動,表現出她率真、單純、渴望關注等性格特點。
(3)重點分析第三部分娜塔莎形象。 請同學分角色朗讀第三部分人物對話。 要求:讀課文的同學努力讀出人物的心理和情緒,聽讀的同學注意體會,并做分析筆記。 請朗讀同學和聽讀同學共同討論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點。
明確:
第三部分主要通過語言描寫,表現了娜塔莎由狂喜—惱怒—幸福—驚惶—驚恐—憤怒—失望的心理變化過程,刻畫出她幼稚、簡單、盲目輕信、對愛情狂熱追求等性格特點。
6
情節 描寫手法 心理狀態 性格特點
舞會前的 精心準備 語言、動作、心理
狂熱的興奮、激動、 焦急
善良、可愛、活潑、熱情、
有點沖動、追求完美 與安德來的 幸福共舞 心理、神態
急切的渴盼、感激、
驚惶、快樂 率真、單純、渴望關注
移情別戀 的爭吵
語言 狂喜、惱怒、幸福、
驚惶、驚恐、憤怒、
失望
幼稚、簡單、盲目輕信、
對愛情狂熱追求
(4)小結以上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是否可以用“善良”“可愛”概括第一、二部分刻畫的娜塔莎? 學生自由發言總結,明確:
娜塔莎的性格中不僅有顯而易見的善良、單純、熱心等特點,還有不大明顯、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沖動、追求完美等特點。我們要全面分析,認識到其性格的復雜性。 2、探究娜塔莎性格發展的原因。 結合導學案上的表格,縱觀三部分內容刻畫的娜塔莎的性格特點,同學們能否窺見娜塔莎移情別戀的性格因素呢?
小組討論,學生自由陳述,教師適時點撥。
明確:娜塔莎的性格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下會有發展變化,比如善良、單純、沖動、追求完美等特點,在與安德來離別、被阿納托爾狂熱追求的情況下發展為了幼稚簡單、盲目輕信、不顧一切、狂熱追求愛情。 這也和娜塔莎的年齡、身份等因素相關。娜塔莎只是個16歲的小女孩,且屬貴族階層,過慣了高高在上、奢華虛榮的日子,必然不諳世事,容易在虛榮中迷失。加之俄羅斯奔放熱情、勇于追求的民族文化特征,娜塔莎為什么移情別戀也就有了答案。 三、逐層深入,理解練習——“貼著人物寫”。 1、水到渠成,引入“貼著人物寫”的概念。
經過以上分析,娜塔莎外的移情別戀,是否真實合理?為什么?
學生答:真實合理。娜塔莎外外在言行的變化是有其性格的發展變化作為依據的。 明確:這種緊緊扣住人物的性格等特點進行創作的思路,被沈從文稱為“貼著人物寫”。 2、字字落實,明確“貼著人物寫”的內涵。 請學生回答:
“貼”是什么意思?貼著人物的什么寫?寫出人物的什么? 明確:
“貼”是緊扣、緊緊圍繞的意思。貼著人物的性格、身份、年齡、文化背景等特點寫,主要是貼著性格寫。寫出人物的心理和言行。
小結:用列夫·托爾斯泰話來說,就是“總的說來,我的那些男女主人公往往做出一些違反我本意的事來:他們做了在實際生活中常有的和應該做的事,而不是我所希望他們做的事”。意即人物有其自身的生活邏輯和情感走向,作家不能干涉。
3、知識遷移,深化“貼著人物寫”的理解。 (1)后來的娜塔莎
請學生講娜塔莎后來的變化,教師給予補充。
娜塔莎得知自己被騙后追悔莫及,真誠的 懺悔,努力尋求自我救贖之路。經歷種種磨
7
難后,娜塔莎發現唯有獻出自己的愛,才能得到心靈的平靜,找到人生的價值。娜塔莎把愛獻給國家——在莫斯科淪陷撤離中,主動拋棄家產,幫助轉移傷員,照料生命垂危的安德萊;她把愛獻給母親——弟弟犧牲在戰場上,娜塔莎用愛把悲痛欲絕的母親從崩潰的邊緣挽救回來;她把愛獻給丈夫皮埃爾和孩子們——為了家庭幸福,超越了一般貴族婦女的虛榮和浮華,成為一位真正的賢妻良母。
請說說這些情節是貼著人物什么特點來寫的? 學生自由回答,是貼著娜塔莎的善良熱情來寫的。
小結:正因作家采用“貼著人物寫”的思路,不曾干預人物的成長,才成就了這位文學史上光彩奪目的女性形象。羅曼·羅蘭盛贊娜塔莎的形象,“可以成為評價同時代小說家和戲劇家塑造的幾乎所有女性典型的標尺” 。 (2)學過的經典人物
PPT展示學過的中外經典小說片段,請學生說出描寫對象是誰?怎樣體現“貼著人物寫”的。
片段A:
……賈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來招我。你妹妹遠路才來,身子又弱,也才勸住了,快再休提前話。”
這 聽了,忙轉悲為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意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又忙攜黛玉之手,問:“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吃什么藥?在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
學生自由回答,明確:
描寫的是王熙鳳,采用了神態、語言、動作等描寫手法,忙轉悲為喜、忙攜黛玉之手以及說的話,是貼著她善于察言觀色和逢迎、乖巧機變、八面玲瓏、精明強干的性格特點來寫的;“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等語,是貼著她在賈府獨特地位——管家媳婦寫的。
片段B:
“現在,把這個人拉去槍斃。 驚惶代替了歡呼。
于是在墳墓般的靜寂中, 抬高了嗓音。他說: “ ……面對著敵人的時候,犯了任何過失都要處以死刑。沒有任何過失是可以補救的。勇敢必須獎勵,疏忽必須懲罰。”
學生自由回答,明確:
描寫的是朗德納克,采用語言描寫,做出這樣嚴厲的處罰,是貼著他冷酷無情的性格特點寫的。
4、學以致用,練習“貼著人物寫”。
(1)請學生選擇以下情節中的一個人物,嘗試遵循“貼著人物寫”的創作思路,寫一段人物的內心獨白,100字左右。
①課文第二部分,安德來走到娜塔莎面前邀請她跳舞時,娜塔莎的內心獨白。 ②回憶《林黛玉進賈府》中寶黛初見的情節,續寫黛玉的內心獨白。 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 此……”
(2)小組內交流創作成果,推薦本組最優作品,班上交流。 學生作品展示:
①哦,我的上帝。您讓這樣一位風度翩翩的青年軍官降臨在我面前,我真的不敢相信!
8
現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們倆的身上了,太幸福了,太榮耀了!他是這樣高貴,這樣英氣逼人!他的步伐是如此沉穩而輕快,他的目光有如春水般溫柔,他的氣質優雅又從容,讓我無法抗拒。我們的舞步竟配合的如此天衣無縫,這就叫做“天作之合”吧!,安德萊,你就是我一直在等的那個人,是的,我確定!
①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 如此!可我自幼長在蘇州,又去何處見他?細看其形容,確與尋常公子不同,論品貌最是極好,然到底難知其底細。眾人道他“嬌養慣了”,確不見其性情頑劣乖張。縱如此,以我寄人籬下之身,還是分外在意為是,往后竟少沾惹他罷了。
(3)師生圍繞“貼著人物寫” 的創作思路共同評價同學作品。 四、小結本課:請學生一句話總結本課的學習。 五、布置作業:
選擇最感興趣的一項作業,小組合作完成。
1、選擇外國小說中一個熟悉或喜愛的人物,從“貼著人物寫”的角度對其形象進行深入探究,500字左右。
2、遵循“貼著人物寫”的創作原則,續寫《清兵衛與葫蘆》, 500字左右。 ……清兵衛現在正熱衷于繪畫,自從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員和用錘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蘆的父親了。
可是他的父親,對于他的喜歡繪畫,又在開始嘀咕了。 板書設計:
娜塔莎
【俄】列夫·托爾斯泰
性格(主要依據) “貼著人物寫”年齡
身份 文化背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