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綜合探究,提高效率,促進公平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綜合探究提高效率 促進公平-湖南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綜合探究提高效率 促進公平-湖南省
高一政治 人教版必修一
《綜合探究:提高效率 促進公平》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綜合探究:提高效率 促進公平》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經濟生活》第三單元綜合探究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第三單元《收入與分配》,這為過渡到本框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本次探究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效率與公平的有關知識,提高自主探究能力,這是探究活動的落腳點,也是本次探究活動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分配中效率與公平的表現,理解效率與公平的辯證關系,認識兼顧效率與公平的重要性,探究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
2、能力目標:通過學生收集材料、折風車比賽、班級小辯論、理論研討等活動,提高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培養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效率意識,做事講求效率;培養學生的公平意識,積極維護社會公平;樹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提高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
三、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效率與公平的有關知識;提高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提高理論聯系實際能力。
2、教學難點: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四、教學方法
情景式學習、探究式學習、討論法、合作學習、自主式學習。
五、課前準備
1、材料收集組收集身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體現兼顧效率和公平的事例。 2、課堂活動組準備“折風車比賽材料”; 3、課堂辯論組的課前準備。
4、理論研討組分組探究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 5、主持人準備多媒體課件。
六、【課堂活動過程】 (一)導入 (直接導入法)
我們已經學完了《經濟生活》的第三單元“收入與分配”,下面請同學回答效率與公平的含義。學生回答。
1
這節課我們進一步探討效率與公平的問題。(課件展示課題“綜合探究:提高效率 促進公平”)請龔婷同學來組織這次的探究活動。
(二)探究過程
主持人:我們派出了四個小組:“材料收集組”“課堂活動組”“班級辯論組”“理論研討組”,共同探討效率與公平問題,下面依次進行。
【材料收集組】
1、學生分享:(課件)(1)湖南省桂陽縣黃沙坪礦航拍視頻;(2)湖南省桂陽縣黃沙坪礦的分配制度。
2、學生分享:(課件)(1)桂陽新農村建設成果——菖蒲村的發展;(2)圖片展示桂陽縣脫貧扶貧、市容建設等成果。
討論:從效率與公平的角度看,剛才這兩個事例讓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討論后回答。
小結:材料充分體現了初次分配中提高效率和促進公平對企業的重要作用;再分配中提高效率和促進公平對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意義;說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與公平。
【課堂活動組】“折風車比賽”
主持人:課堂活動組的同學想給特殊學校的孩子們折一些風車。下面進行折風車比賽。我宣布比賽規則:①分成4個小組,每個小組兩人參加比賽;②每折好一個風車獎勵2元;③比賽時間為5分鐘。計時員開始計時。 主持人統計比賽結果。
活動組的同學探討比賽規則的合理性。
主持人:參賽選手有的說自己的風車漂亮,而且質量好、轉動靈活,不能和質量差的風車算一樣的價格,應該算更貴一些。也有選手不同意更改,因為規則在比賽之前就已經確定了。同學們,你們怎么看呢? 學生討論后分享。
小結:大家對比賽規則的爭論,說明了:我們在生產、生活中,都應該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要制定公平合理的比賽規則,才能更好的開展活動。
效率與公平都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到底哪一個更重要呢?我們一起來探討辯論組的闡述。
【班級辯論組】
辯 題:當代中國效率與公平誰更重要 正方觀點:當代中國效率比公平更重要 反方觀點:當代中國公平比效率更重要
主持人:這次辯論賽,我們只設“觀點闡釋”、“自由辯論”兩個環節,雙方先闡述自己的觀
1
點,此后自由發言。 學生辯論賽(略)
老師對辯論賽進行點評(略)。
主持人:感謝辯手們的精彩表現,也感謝老師的精彩點評,讓我們送上最熱烈的掌聲。 【理論探討組】
主持人:大家閱讀教材中的三個事例,思考后討論:結合材料一,分析效率與公平的關系;結合材料二,探討企業內部的初次分配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的;結合材料三,理解再分配是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的。 學生同桌、小組討論這三個問題。
主持人:下面有請理論探討組的同學,說說你們的理解。 1、 理論研討一組分享公平與效率的關系。 學生發言。(略)
2、理論探討二組分享如何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1)我們黨對如何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認識過程; (2)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措施。 學生發言。(略)
主持人:感謝理論探討組的同學!提高效率,促進公平,是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通過今天的探討,我們進一步發現二者的統一是可以實現的。提高效率,促進公平,既有利于促進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保持社會的穩定和諧。今天的探討到此結束,謝謝各位同學的參與。
七、課堂小結
師:這次活動開展很順利,有材料收集組、課堂活動組、課堂辯論組、理論研討組,各組之間分工明確,通過參與這些活動,同學們鍛煉了多方面的能力,也讓我們進一步理解了:進入新時代的中國,需要提高效率,需要促進公平,也更堅定了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八、課后作業:撰寫社會調查報告
要求:1、調查自己或親戚朋友家里的收入情況,分析其收入形式。
2、了解家庭收入中效率與公平的表現,理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的。
九、教學反思:
《綜合探究:提高效率 促進公平》 內容比較枯燥,探究難度相對比較大,因此,我
1
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了探究性學習的方法,通過分組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堂課的研討,我受益匪淺。 (一)本堂課的收獲
1、課堂構思巧妙,學生積極性高。本堂課以“效率與公平問題為主線”,通過材料收集組、課堂活動組、課堂辯論組、理論研討組的一系列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整個課堂氣氛活躍,關注度高。
2、課前準備充分,學生闡述清晰。在課堂教學之前,學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實地調查、搜索視頻、查找文獻材料、辯論賽的準備、制作相應的課件等。四個學習小組態度認真,探究能力較強,活動熱情很高。特別是主持人和辯論組的同學綜合素質強,在課堂上自然大方,思路清晰,辯論很有氣勢。
3、教師定位明確,學生參與度高。本堂課能很好地貫徹新課程所提出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生本教育理念。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課題的導入、對課堂活動的指導、辯論賽的點評等;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在:課前的各種準備、學生自己主持和引導整個探究活動、課堂活動的積極參與等。教師的這種課堂定位,使學生課堂拘束程度降低,有利于提高課堂關注度參與度。
4.探究思路清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本堂課從桂陽縣本地實際事例入手,進行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與公平的探討,通過分組探究活動輕松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總之,在整堂課的學習中,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揮,課后學生都為自己的表現感到自豪,這充分加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了學生政治學習的興趣。
但是,教學過程是主要是學生自主探究,因而本節課的教學也難免出現疏漏與失誤。通過本堂課的教學,也能夠發現一些不足,值得思考和改進。 (二)本堂課的不足:
1、個別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未調動起來,雖然課堂關注度很高,但還是有個別學生是以旁觀者的態度,沒有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來。對于這一部分學生,以后我將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恰到好處地引導、鼓勵和幫助他們正確地評價自己,提高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2、盡管課堂上設置了一些探究活動,但由于課堂時間不夠,學生討論不是很充分,學生自主發言的機會不是很多。在以后的教學當中,要克服這一點,讓更多的學生有說出自己觀點的機會。
3、由于學生理論探究能力不足,對一些理論的研究不夠深入,沒有更多的自己觀點。對于這一方面,今后要多鼓勵學生深入進行理論研討,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水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