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新發展理念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必修1經濟生活第四單元第10課《新發展理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經濟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_成都七中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1經濟生活(2019年版)第四單元第10課《新發展理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經濟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_成都七中《貫徹新發展理念,發展現代化經濟體系》學案(最終版)
《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教學設計
二、授課類型: 高一新授課
三、授課教師: 黃煜植 成都七中(林蔭校區)
四、教材分析:
《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人教版必修一《經濟生活》第四單元第十課第二框的內容,主要包括兩目:堅持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本框主要介紹了新發展理念的具體內涵和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既是對前一框內容的承接又是下一課內容得以展開的基礎,在本模塊學習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五、學情分析:
學生尚未學習第四單元的市場理論知識,用具體典型事例說明經濟理論的能力較弱。學生的認知更多體現在感性具象化的認識,能夠形成一些簡要的觀點,尚不能進行有效的知識遷移和拓展。
六、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意義;了解新發展理念的內涵與要求;明確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2)能力目標:在“幸福成都”的情境活動中,以感受幸福、解讀幸福密碼、展望幸福明天為主線,結合教材知識和材料信息,重點培養學生提取信息能力、分析歸納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理性參與經濟生活能力和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增進對家鄉的了解和熱愛;認同政府推動城市發展的政策和規劃;理解和認同國家的新發展理念和發展戰略,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增強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
七、
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導入 |
展示和陳述熱點事件:2019年成都再次蟬聯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
學生分享生活在成都感覺幸福的地方 |
活躍氣氛,導入課題 |
環節一:感受成都人的幸福生活 |
提出問題:
1、請同學們說說生活在成都,讓你感覺特別幸福的地方。 |
分享生活在成都感覺幸福的地方
舉出實例
描述感受 |
以學生熟悉的場景為切入點,化抽象為具體,激發學生興趣。
為下一個教學環節的開展做好鋪墊 |
環節二:解讀成都人的幸福密碼 |
-
引導學生閱讀材料,小組合作探究
探究問題1:和美社區建設、幸福村的發展是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
探究問題2:幸福村的 “農業+”發展模式給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有何啟示?
-
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探究問題3:說明5G之都和國際門戶樞紐的建設對推動成都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意義。 |
1、個人探究
閱讀、分析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歸納成因闡述個人觀點。
2、小組探究
積極參與小組討論
提煉并總結
形成小組共識
|
-
用成都市城鎮鄉村發展和5G之都及國際門戶樞紐建設的實際案例來分析,闡述抽象的理論,讓學生更生動形象的理解新發展理念。
-
提升學生解讀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歸納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
環節三:展望成都人的幸福明天 |
以成都市新城市戰略規劃為例,繼續引導學生探究:如何進一步貫徹“堅持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 |
閱讀、分析材料
結合教材知識一一論證,提煉總結。
|
通過分析成都市規劃,引導學生更深入的理解“堅持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激發學生對未來生活的幸福感,對城市的歸屬感,對國家新發展理念的認同感。 |
總結 |
-
知識點回顧
理解發展理念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
價值觀引導
認同新發展理念;激發愛國熱情;增強責任意識、擔當意識。 |
鞏固知識點,歸納構建知識體系;
情感升華,價值觀形成。 |
回顧知識點,增強學習效果;
引導價值觀。
|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經濟生活》第十課第二框
《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學案
成都七中(林蔭校區) 黃煜植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意義;了解新發展理念的內涵與要求;明確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2)能力目標:在“幸福成都”的情境活動中,以感受幸福、解讀幸福密碼、展望幸福明天為主線,結合教材知識和材料信息,重點培養學生提取信息能力、分析歸納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理性參與經濟生活能力和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增進對家鄉的了解和熱愛;認同政府推動城市發展的政策和規劃;理解和認同國家的新發展理念和發展戰略,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增強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
【學習重難點】重點:全面把握新發展理念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難點: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學習流程】
環節一:感受成都人的幸福
假如你是“幸福成都”的推廣大使,你會怎么給外地朋友介紹成都,讓他也感覺到你滿滿的幸福感呢?請同學們說說生活在成都,讓你感覺特別幸福的地方。
環節二:解讀成都人的幸福“密碼”
情景一、和美社區展和美,幸福村里話幸福
材料一 成華區和美社區規劃一塊微綠地,請專業設計師設計,征求居民意見。“當時綠地上規劃了好多高大上的設施,我們覺得不實用。”70歲的高天意和其他居民仔細研究后,提出不少意見:噴泉泳池改成兒童游樂場,增加老年人扶手等設施,最后都得到采納。經過廣泛參與,綠地不僅得到居民的認可,還節約了建設成本,原本180萬元預算最后只花了120萬元。
材料二 幸福村以“農業+”融合發展為抓手,持續完善農村產業鏈條。利用土地整理節約出來的建設用地招引社會資本,建設游客中心、幸福驛站、幸福民宿、田園客棧、主題鄉村度假酒店等休閑旅游項目;幸福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通過自建自營自管的方式辦起“陌見”民宿,所有員工均為村民,所獲收益全部劃歸集體經濟組織“資金池”,同時為村民就業提供了大量崗位。幸福村從集體固定資產不足10萬元一路飆升至2.2億元,增加了2000倍。如今,“農民變居民、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園區變景區”,呈現出“岷江水潤、茂林修竹、美田彌望、蜀風雅韻”的川西田園美麗畫卷。
探究問題1:和美社區建設、幸福村的發展是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
探究問題2:幸福村的 “農業+”發展模式給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有何啟示?
情景二、創新名城添動能,開放高地更國際
材料一 2019年2月,《成都市5G產業發展規劃綱要》發布,明確提出將成都打造為“未來之城,5G之都”。作為全國首批5G試點城市,成都正在積極探索5G在數字娛樂、智慧醫療、在線教育、車聯網、家庭安防等應用,為客戶提供更高質量的數字化生活服務。成都市政府通過5G技術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民生服務“一卡通”則能把線下“只跑一次”的辦證服務精簡到“不用跑”。大力推進工業信息化,借助5G無人駕駛、無人工廠、物聯網推動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助力成都制造走向智造。發展“5G+”產業,以5G技術撬動工藝流程、產業場景、創意設計和生產要素組合再造,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經濟、新業態,培育新動能。據測算,到2030年,國內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將達6.3萬億元、經濟增加值3萬億元。
材料二 載著“成都造”電子零件、汽車配件駛向中亞、西亞和歐洲的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在今年繼續紅火地敞跑。南向“蓉歐+”東盟鐵海聯運班列實現“天天班”運行。正在建設的天府國際機場和自由貿易區將讓這個曾經的內陸腹地城市躋身中國新一輪開放的前沿行列。2019年前三個季度,成都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實現進出口額1178億元,增長18.3%,對歐盟進出口總額增長42.1%。成都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努力提升“買全球、賣全球”國際貨物組織能力,讓成都的居民在家門口就能購買到來自世界各國的優質商品。
探究問題3:結合材料,說明5G之都和國際門戶樞紐的建設對推動成都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意義。
環節三:展望成都人的幸福明天

情景三:春霖滋沃土,花重錦官城
成都
“中優、東進、南拓、西控、北改”的新城市戰略規劃勾勒出未來的發展框架——
東部,高起點規劃、
培育實體經濟新動能,組群式留白、留足未來發展高彈性;
南部,
強化創新體系建設,發揮好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戰略支撐作用,高標準拓展;
西部,承擔著成都平原最重要的生態涵養功能,
建設生態安全屏障,控制性發展;
北部,改善人居環境,優化產業結構,
構建適應開放型經濟要求的產業體系,高質量改造;
中部,是城市千年文明的核心,打造最能代表國家中心城市能級水平的
高品質高能級生活城區。
“一干多支”發展戰略,發揮“主干”引領輻射帶動作用,“東進、南拓、北改、西控、中優”實現
區域協同、城鄉融合共同繁榮新格局。
探究問題4:成都市的新城市戰略規劃是如何進一步貫徹“堅持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的?
【課后作業】
輝煌成就提振人心 建言獻策凝聚力量
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中任選一個角度,談一談你所在地區的幸福變化,并提出進一步貫徹落實這一新發展理念實現幸福生活的具體舉措建議。
課前閱讀材料
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內涵十分豐富。
第一,發展為了人民,這是對發展目的問題的回答。發展為了人民,就是把增進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
第二,發展依靠人民,這是在發展動力問題上的主張。發展依靠人民,就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愿、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充分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自覺拜人民為師,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第三,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對發展趨向問題的闡釋。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使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經濟高質量發展指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總量提高、經濟效益提升、經濟結構優化、經濟發展可持續和經濟發展成果共享。
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后,已經不可能像以往那樣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數量的增長,發展階段轉換亟待推進
質量變革、
效率變革、
動力變革。
——當產品和服務“有沒有”不再是問題時,“好不好”就成了關鍵。要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效率是經濟永恒的主題,在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增強、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國經濟亟待效率變革。
——動力轉換取決于科技創新。在勞動力數量和成本優勢逐步減弱后,經濟要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3、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振興實體經濟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主要依靠實體經濟(主體是制造業)。實體經濟是一國立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論經濟發展到什么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筑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一方面,實體經濟結構性供求失衡,供給結構嚴重滯后于需求升級新變化,在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同時,許多高質量產品和服務又供給不足,消費外流(“海淘”現象)嚴重;另一方面,金融、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失衡,“脫實向虛”問題突出,實體經濟受到擠壓,且金融風險隱患在增加。
面對這些問題,必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從供給端下功夫,向結構優化找出路,著力科技創新,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就是要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
4、中國經濟新維度:依靠創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優化升級
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一種經濟模式都會有一個從新生到衰落的過程,原有的以資源消耗為導向的粗放型發展模式走到了動力不足的階段,所以需要持續不斷地尋找新動力、釋放新動能、實現新跨越。新舊動能轉換,概括地說,就是一面是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動能,一面是改造提升傳統動能,讓舊動能煥發新生機。
所謂舊動能,是指傳統產業和傳統模式,包括采用傳統生產經營方式的農業、工業和服務業。
所謂新動能,是指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工業革命及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背景下,以現代信息技術廣泛嵌入和深化應用為基礎,以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模式創新為內核并相互融合的新型經濟形態。
新舊動能轉換就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根本,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四新”經濟為手段,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經濟增長更多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即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協同帶動,更多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拉動,最終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新發展理念”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高中必修1經濟生活第四單元第10課《新發展理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經濟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_成都七中”,所屬分類為“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高中必修1經濟生活第四單元第10課《新發展理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經濟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_成都七中”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