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用手來測量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一年級科學上冊2.3《用手來測量》貴州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一年級科學上冊2.3《用手來測量》貴州省優課
用手來測量
教學目標
●
測量可以量化比較結果。
●
人體可以作為一種測量工具,方便測量。
●
知道“拃”是張開的拇指到中指間的長度,測量時每一拃要首尾相連。
教學重點
知道 “拃”是張開的拇指到中指間的長度,測量時每一拃要首尾相連。 教學難點
認同以圖表形式組織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向每位學生提供一條紙帶、一把剪刀。
教學過程
(一)激趣聚焦,引出課題
創設情境,同學們,今天早上,咱們學校的一個同學在上學路上里看見了一根圓圓的柱子。她特別想知道這根柱子到底有多粗,可是他什么工具都沒帶,你能幫他想想辦法嗎 (生答)。
我們再來看看這幾個小朋友,他們在用身體的哪個部分測量什么呢?
引出課題《用手來測量》。
(二)學習一拃,并練習使用一拃進行測量。
1.學習一拃。
(1)生活中用手來測量最常用的方法是——拃(板書——拃) 那你知道什么叫做一拃嗎? (圖片) 你能說說看,一拃是哪到哪的距離嗎?
大家都會做拃的動作了嗎?伸出小手,在自己的課桌上做一個拃的動作,同桌互相看一看,如果你的同桌做得不太對,請你幫幫她。
2.教師在情境中展示用一拃測量的正確方法。 (1)引導學生初步體驗預測。
咱們班的同學都學會做拃的動作了,老師要給你們每個人大大的點個贊。
同學們,老師現在就想請你們幫我用拃去測量這條紙帶的長?可以嗎?誰愿意?
這是他的一拃,這是紙帶的長,請你們幫他估計一下,紙帶的長可能有幾柞?看來每個人猜的還都不一樣,沒關系,咱們科學研究就需要大膽猜測。咱們在測量前,通過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的科學活動叫預測。它是我們測量過程中的第一步
從起點開始,這是你的第一拃,第二拃要從哪開始量呢? 第二拃的起點不好找,這樣量可能不準確,我們可以做一個標記。所以,我們在量的時候,大拇指和中指要伸直、對準起點、每量完一拃做個標記、一拃接著一拃做測量。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測量過程。
把你的測量結果告訴大家吧。如果我們測量的結果是3拃多一些,我們可以用符號表示。
我發現你預測的結果和測量的結果還不一樣。你來說說看,預測和用手測量哪一個更準確?
剛才那位同學幫老師測量了紙帶的長度。接下來,咱們就來測測這張卡紙的長,請同學們兩人一個小組,咱們先預測,然后一個同學測量,另一個同學做標記。還要記得把你們的預測和測量結果都要在卡紙上寫下來。看哪組又快又準確。開始
(三)測量桌子的高度
我們測量了卡紙的長度,那接下來。老師要提高難度了,敢不敢挑戰?
這次我們要測量桌子的高度。(ppt) 桌子的高度是從哪到哪啊?
1.明確桌子的高度是從地面到桌面這段豎直的距離。 2.用拃怎么測量桌子的高度呢?咱們同桌兩個同學一起來試試看。
嘗試測量。放手讓學生體驗直接用手測量桌子的高度,量完了咱們就坐回位置去。
3.剛才我們試著用手去測量了桌子的高度。你有什么發現? (桌子的高度是一段直直的距離,我們剛才用手嘗試量了課桌的高度,我發現桌子面和抽屜中間不好量。不好做標記。還有
好多同學在測量的時候都爬到地上去了,老師也看不見是怎么量的?)
這個紙帶,它可以讓我們在測量中更方便,更好做標記。我們要怎么用紙帶去測量桌面的高呢?我們來看一個視頻。
這是一張紙帶,紙帶中間有一條線,同桌的兩個小朋友,一個沿著左邊做測量,做標記,另一個同學沿著右側做測量,做標記。最后在紙帶上寫上自己的測量結果。
(四)分析數據、發現更多
選取一些同學的紙帶,粘貼在黑板上,組成班級記錄單。和全班同學一起觀察這些紙帶和數據,先觀察紙帶的長度,分析紙帶不齊的原因;再觀察同一紙帶上的拃數,分析測量同一長度時,測量結果不同的原因,引導學生思考,因為我們的手不同,我們的一拃長度不一樣,測量結果不一樣,所以不方便進行比較。 (五)課堂小結
咱們今天學了用手來測量,誰能告訴老師,你學會了什么? (六)拓展
孩子們。我們的身體是隨身攜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測量的測量工具。咱們今天回家后去想一想。和爸爸媽媽一起更科學合理的用自己的身體上不同的部位對房間家具進行測量。老師期待你們各種各樣的方法和答案。咱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