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能撬起地球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大象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3小節《我能撬起地球》貴州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我能撬起地球》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大象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3小節。 教學分析
本課為第五單元《生活中的機械》第3小節內容,屬于綜合探究單元。目標是能用簡單的實驗器材作簡單的觀察實驗,并做實驗紀錄。
本單元設計的探究活動,是在《制造平衡》這一等臂和不等臂平衡條件研究的基礎上學習杠桿省力的原理。對于這個活動,學生已有了實驗與記錄的切身感受,可放手讓他們利用杠桿尺、鉤碼等簡單器材,自行設計實驗、自行記錄實驗結果、自行總結省力與不省力的各種規律,切實體驗到機械能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能改善我們的工作環境,深切領會“阿基米德的大話”的真正含義。 教學目標
1.利用杠桿尺、鉤碼等簡單器材進行觀察實驗,研究使用杠桿的原理,做好實驗紀錄。
2.利用杠桿尺的平衡,研究杠桿是否一定省力。
3.培養學生收集證據,愿意嘗試的精神,使學生關注社會生活。 教學準備
鉤碼、杠桿尺、鐵架臺、實驗記錄表。 教學實錄及點評
(一)猜想與活動引入
師:“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地球。”大家相信這句話嗎? 生:(齊說)不相信。
師:一塊很重的大石頭,用手搬不動時,用什么方法能使它移動? 生:木棍。
生:用起重機。
師:如果是在沒有現代科技的古代,你有什么好的辦法? 生:用棍子撬。
師:請看看古人想出的辦法是什么。
課件出示:古人用棍子下面墊石頭撬大石頭 師:像這樣用一根棍子撬起重物或拉起重物時,它就是一個簡單的機械——杠桿。
課件出示杠桿的概念。板書:杠桿
師:杠桿有三個點:在杠桿上起支撐作用的點叫支點;手作用在杠桿上的點叫力點;重物所在的點叫重點。
課件出示杠桿的三個點。板書:力點、重點、支點
師:同學們,老師請兩位同學做蹺蹺板活動,請一位體重比較重的同學站在木板的一端,另一位比較輕的同學站在木板的另一端,同學們猜一猜,體重輕的同學能否把體重重的同學翹起來?
生:不能。 生:能。
學生與學生互動,體會一下。
(二)活動:用手壓在木板不同位置,感受不同位置所用的力。
師:好!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把木板放在桌面上,一位同學壓在木板的一端,另一位同學用力壓木板另一端不同位置,體會用力的大小有什么感覺?實驗時要及時記錄實驗結果。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師:通過實驗,說一說你們小組的實驗結果。
生:我們小組的實驗結果是:用力壓木板紅色區域離支點近,壓起來費力;用力壓木板黃色區域不省力不費力;支點離黃色區域遠,壓起來省力。
師:哪組同意這個小組的研究結果? 全班都同意
(三)實驗:杠桿省力嗎? 師:使用杠桿是否省力?有什么秘密嗎?請利用杠桿尺和鉤碼,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
學生討論設計實驗
師:當杠桿尺平衡時,左邊鉤碼的重量可看成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右邊的鉤碼看成重物。(還要注意,課件出示提示:①小組內計劃分工,合作進行。②可以移動拉力和重物的位置。③左邊看成拉力,右邊看成重物。)現在就用我們準備的實驗材料,來研究杠桿的秘密,將實驗結果與分析填在實驗記錄表上。
學生4人一組,每組桌上鉤碼8個,杠桿尺1個,鐵架臺1個,實驗記錄表1份。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同學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困難。
師:剛才,大家動手研究了杠桿,哪一小組來說一說你們的實驗結果和發現,可以來講臺上演示你們的實驗方法。
生:我們小組的實驗結果是杠桿能省力。把重物(右邊)第2格掛4個鉤碼,拉力(左邊)第4格掛2個鉤碼,杠桿尺平衡,我們發現支點到力點的距離大,支點到重點的距離小,拉力用得鉤碼比重物少,所以杠桿省力。
生:我們小組的實驗結果是杠桿費力。我們把重物(右邊)第6格掛1個鉤碼,拉力(左邊)第1格掛6個鉤碼,杠桿尺平衡,發現了支點到力點的距離小,支點到重點的距離大,拉力用得鉤碼比重物多,所以杠桿費力。
生:我們小組的實驗結果是杠桿不省力不費力。我們把重物(右邊)第3格掛2個鉤碼,拉力(左邊)第3格掛2個鉤碼,杠桿尺平衡,發現支點到力點的距離與支點到重點的距離一樣,拉力與重物用得鉤碼一樣多,所以杠桿不省力不費力。
師:你們真棒!不僅發現了杠桿能省力,而且還發現了杠桿也能費力和不省力不費力的秘密。這就是杠桿的原理。
課件出示杠桿原理:當支點到力點的距離大于支點到重點的距離時省力;當支點到力點的距離小于支點到重點的距離時費力;支點到力點的距離等于支點到重點的距離時不省力不費力。
(四)閱讀:阿基米德的大話
師:下面同學們閱讀“阿基米德的大話”,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古希臘的科學家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的原理。當時,他激動地說:“根據這個定律,不管用多么小的一點力,都能舉起任何一件重物。”身邊的柯倫帶著嘲弄的口氣問:“你能舉起地球嗎?聰明的阿基米德!”“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說完,阿基米德哈哈大笑。
師:“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現在,你認為這句話有道理嗎?
生:(齊說)有道理。
板書課題:我能撬起地球 (五)觀察與思考 師:杠桿在人們生產和生活中應用很普遍。下面這些工具是否屬于杠桿?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為什么?請同學們看圖片。
課件出示圖片:鉗子、剪子、鑷子等工具
生:鉗子屬于杠桿,是省力的。因為支點到力點的距離大于支點到重點的距離。
生:剪子屬于杠桿,是省力的。因為支點到力點的距離大于支點到重點的距離。
生:鑷子屬于杠桿,是費力的。因為支點到力點的距離小于支點到重點的距離。
師:為什么有的杠桿要做成費力的? 生:主要是為了使用方便。 (六)拓展活動
師:仔細查找,看看身體的哪些部分也具有杠桿的功能?誰來演示一下。 生:人的手臂具有杠桿的功能。(伸縮自己的手臂) 生:人的腿具有杠桿的功能。(伸縮自己的腿) 師: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運用到杠桿的原理,請同學們課下繼續查找。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