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偶戲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美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第7課偶戲-遼寧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美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第7課偶戲-遼寧省 - 沈陽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欣賞不同表演形式的偶戲,了解有關偶戲的文化及其發展,知道戲偶在造型、表演等方面的特點,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戲偶的不同特色。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偶戲的了解和交流活動,培養學生對民間藝術的欣賞能力。在觀察材料、欣賞造型和色彩、參與表演等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的方法、體會民間藝術的美感、增強傳統文化意識和時代創新能力。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對偶戲資料的交流和對傳統偶戲的欣賞,認識并感受這種古老的民間傳統藝術形式,體驗民間傳統藝術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對祖國民間傳統藝術的熱愛之情,進而培養學生用藝術的眼光創造生活樂趣的美好情感。
2學情分析
本課屬于欣賞.評述領域,教學課時:1課時。在于讓學生欣賞不同表演形式的偶戲,了解有關偶戲的文化及其發展,知道戲偶在造型、表演等方面的特點,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戲偶的不同特色。通過對偶戲的了解和交流活動,培養學生對民間藝術的欣賞能力。在觀察材料、欣賞造型和色彩、參與表演等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的方法、體會民間藝術的美感、增強傳統文化意識和時代創新能力。通過對偶戲資料的交流和對傳統偶戲的欣賞,認識并感受這種古老的民間傳統藝術形式,體驗民間傳統藝術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對祖國民間傳統藝術的熱愛之情,對偶戲表演藝術的感受,對藝術形象特征的理解與評述,進而培養學生用藝術的眼光創造生活樂趣的美好情感。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了解有關偶戲的文化,加深對民間傳統藝術的了解與熱愛,并用文字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教學難點:對偶戲表演藝術的感受,對藝術形象特征的理解與評述。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興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大家看看它是誰?它是一個布袋手偶,老師這還有一些布袋手偶,大家能不能即興表演一下呢?
看起來可愛又好玩的手偶,是我國偶戲中的一種,偶戲是我國戲劇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間藝術的瑰寶,今天我們就來走入《偶戲》的世界。
活動2【講授】講解新授
偶戲可分為兩大類:木偶戲和皮影戲,其中木偶戲有許多不同的表現形式,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文和資料,找一找,木偶戲有哪幾種?學生回答:杖頭木偶、提線木偶、布袋木偶、鐵枝木偶,它們和皮影戲并稱為我國最為著名的偶戲。
活動3【活動】分組討論
分成五個小組研究偶戲,交流探討,教師稍后會提出相應的問題,請小組內派成員進行回答。
活動4【練習】重點探究
杖頭木偶:8寸至人高不等,制作材料(木——塑料——樹脂)。
觀看視頻,談談看法,杖頭木偶的表演用到了哪些形式?
提線木偶:一般為16條,最多30條,請小組成員回答問題。
布袋木偶:回答問題——布袋木偶又稱做什么?觀看視頻,找一找,布袋木偶融合了哪些表演元素?
鐵枝木偶:欣賞圖片,回答問題,觀看視頻。
皮影戲:回答提問—-皮影戲的材質?如何表演皮影戲?皮影戲又稱做什么?欣賞兩段皮影戲的視頻,探討皮影戲的表演形式。
請同學們談一談,五種偶戲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不同點:材質不同、形式不同;相同點:真人操縱、色彩鮮艷······
教師總結:偶戲是結合了服裝、道具、造型、表演、音樂、雕刻、繪畫、舞蹈、對話、動作等于一身的表演藝術。
活動5【測試】鞏固練習
連線游戲:
皮影戲 鐵枝木偶 提線木偶 杖頭木偶 布袋木偶
8寸至人高 道具小 16條線至30條線 掌中木偶 33厘米至50厘米
請同學們談談本節課的表現, 說一說自己的收獲。
活動6【作業】拓展延伸
欣賞模擬皮影戲表演,請同學們好好珍惜保護偶戲,讓偶戲綻放更加絢爛的色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