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家鄉特色代代傳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二單元第16課 《家鄉特色代代傳》四川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二單元第16課 《家鄉特色代代傳》四川省 - 成都
部編《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二單元第16課
《家鄉特色代代傳》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初步感受家鄉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 2. 知道家鄉文化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3. 培養學生對家鄉文化的傳承意識。 教學重點:
知道家鄉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家鄉文化的傳承意識。 教學準備:
1.請家長利用周末帶領孩子參觀成都市博物館或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游覽錦里或者寬窄巷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項家鄉特色深入了解,完成小調查作業。(照片、文字、小報均可)
2.課前調查本班同學:90%同學的家鄉是成都。所以本課以成都為家鄉展開教學。
3.可以選擇一樣自己感興趣的成都特色文化在家長的幫助下學習。 4.多媒體課件、視頻。
教學過程:
一. 美味的成都
1.師:同學們,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師出示“糖油果子”。 2.請同學們嘗一嘗。“好吃嗎?”“什么味道?”“你還在哪里吃過?” 師:糖油果子以糯米、紅糖、芝麻為原料,咬下去皮脆內軟。
3.師:糖油果子是我們成都的一道美食,那么作為成都人,你還知道下面哪些美食屬于我們家鄉獨有的嗎?
4.課件出示美食圖片 烤鴨 龍抄手 臭豆腐 蛋烘糕
過橋 米線 夫妻肺片 醋魚 清蒸大閘蟹 賴湯圓 擔擔面
5.學生找出成都美食:
龍抄手 蛋烘糕 夫妻肺片 賴湯圓 擔擔面
6.師:你們選的這些都是成都特色美食,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家鄉特色。 師板書:家鄉特色
7.師出示麻婆豆腐照片,簡要介紹
師:猜一猜這是什么?誰在哪兒吃過?你知道它為什么叫陳麻婆豆腐嗎? 生交流
師:是的,一百多年前,在成都北郊的萬福橋住著一位婆婆,她因為生病,臉上長了麻子。那時候的成都人呢都喜歡吃豆腐,而她做的豆腐最好吃。因為呀,她在雪白細嫩的豆腐上撒下切碎炒熟的牛肉末,再加入我們四川特有的豆瓣醬,這樣的豆腐不僅色澤紅亮,而且吃起來異常美味。人們都愛吃她做的豆腐,就叫陳麻婆豆腐了。
師:麻婆豆腐不僅成為了我們家鄉人餐桌上的佳肴,還受到了世界各國朋友的國的喜愛。成為了——世界名菜。課件出示麻婆豆腐在世界各地的歡迎程度 師:日本人還把它做成了便利裝,下班回家放進微波爐熱一熱就可以吃了。但是,如果想吃到最正宗、最地道的麻婆豆腐,應該到哪里來?——四川成都! 8.師:你還知道哪些成都美食?
生交流 師評價
9.師:是的,你們說的這些都是咱們成都人舌尖上的美味。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授予了咱們成都“美食之都”的稱號。 師板書:美食之都
過渡:我們的家鄉不僅有好吃的,還有好玩兒的,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 神奇的戲劇
(一)川劇
1、圖片播放川劇變臉和吐火照片。師:這是什么呀? 生交流 師板書:川劇
2師:沒錯!變臉是咱們家鄉戲劇川劇中獨有的特技,既神秘又神奇。 師:你在哪兒看過變臉和吐火?你還了解到什么?
師小結:變臉好像變魔術一樣,堪稱川劇的招牌,很多人都慕名而來。 3、學生匯報,師請學生“猜一猜變臉的原因” 生交流
師補充: 變臉的手法大體上分為三種CAI:抹臉——就是將化妝油彩涂在臉的某一部位,到時用手往臉上一抹就變色了。吹臉——將粉末放入道具中,臉上抹油,在表演中一吹,粉就粘在臉上了。扯臉——先用一張張畫好的臉譜蒙在臉上,表演時采用拉線的方法一張張的扯就變了。
4、師:川劇因變臉和吐火受到中外游客的喜愛。如果你對川劇感興趣,老師建議你去成都市川劇博物館看看,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哦! (二)清音
過渡:除了川劇,通過課前調查,你還知道家鄉有什么戲劇呢? 生回答 師板書:四川清音 1.學生介紹。
2. 四川清音是由小曲及四川民歌發展而成,曾被國外媒體譽為東方歌劇。今天你們可有眼福了,因為就在我們金牛區,就有學生在唱清音,咱們一起來看看。 3.播放視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馬鞍路小學清音》
師:這是我們金牛區的馬鞍路小學的同學用四川清音演唱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4.生談感受
5.師小結:四川清音和川劇都是我們的家鄉戲劇,我們應該讓這珍貴的傳統藝術代代相傳。 三.特色的方言
1. 過渡:咦,剛才視頻里的同學除了清音,還說了什么話呢?——成都話。 板書:成都話
生:(成都話)對的嘛,成都話,我們成都話還是多好聽勒噶,比如下面這個方言童謠。
2. 師教學生做成都方言童謠手指游戲《王婆婆在賣茶》
王婆婆在賣茶 隔壁子觀音來吃茶 后花園 三匹馬 兩個童兒打一打 王婆婆罵一罵 隔壁子幺官兒說閑話
請學生上臺展示
3.師:除了這個方言童謠,你還曉得哪些好聽又好耍的方言童謠呢? 生交流,比如:《胖娃胖嘟嘟》
4.師:(成都話)嗨呀,說的好巴適,好安逸。咦,同學們,我們成都話里的巴適和安逸,在普通話里是什么意思呀?
生 :很好、太好、太棒啦!超級爽!
5.師小結:其實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它代表了當地的特色和文化,只要在我們成都,滿大街都能聽到地道的成都話。我們的方言還吸引了不少外國朋友學習。
6.播放《外國人學說成都話》視頻
師:仔細聽一聽,這些外國人在說什么成都話?你有什么感受? 生交流
師引導學生體會家鄉方言的傳播帶來的自豪感 四.民間的文化
1.過渡:看來,我們家鄉的民俗還真不少!就在前段時間,咱們學校才舉辦了傳統文化大廟會。課件出示大廟會中糖畫和泥人的照片。 2.師:這叫什么?糖畫 用成都話說就是倒糖餅兒。
這又叫什么?捏面人。(以面粉和糯米粉為主要材料。)
師板書:糖畫、捏泥人
3.師:說說你和它們的故事吧。生交流。
師評價:糖液在藝人的勺下形成神奇的圖畫,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晶瑩剔透,栩栩如生。 無論廟會集市,還是公園名勝,隨處可見糖畫小攤。 師評價:捏泥人不僅是成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我們中國民間藝術的一部分。
五.傳統的工藝
1.課件出示蜀繡蜀錦圖片 師:這是什么 ?
2.學生交流 師板書:蜀繡 蜀錦
3. 師:通過調查,你了解到什么? 學生交流了解到的蜀繡和蜀錦的知識。
生交流
師補充:蜀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高超的刺繡技法。 蜀繡是傳統手工藝,蜀錦是傳統織造技藝。
4. 師:古時候啊,蜀繡在民間廣為流行,有些家庭代代相傳。但是到了當代,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繡花既方便又經濟。蜀繡老藝人眼睛不好使了,年輕人呢?又不想學,耐不住性子。所以我們這一民間藝術就面臨失傳的境地。 但是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擔負起對蜀繡蜀錦技藝傳承和保護的責任,我們來看看。 5 .師播放《蜀繡蜀錦的傳承與保護》視頻。
師:看了這段視頻,你了解到了什么? 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交流師評價:我們可以看出傳承時間的悠久,還可以看出這些蜀繡藝人在不斷努力,不斷創新。
師:當你得知它被我們的國家領導人當作國禮贈送給外國友人,作為家鄉人,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驕傲、自豪。 六.特色代代傳
1. 師:同學們,看,這就是我們的家鄉特色。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交流
師小結、板書:豐富多彩
師: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色需要我們慢慢去感受。板書:…… 師根據學生交流,小結板書: 與眾不同
2. 師:雖然家鄉變化很快,可這些傳統卻一直不變,這是為什么呢? 同桌討論
學生交流:家鄉特色代代傳
師評價:這些歷時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就是民族經典。 這些都是祖先為我們留下的文化瑰寶。祖先代代相傳,我們也要代代相傳。
師板書:代代傳
3 .師總結:同學們,成都文化的經典早已走出國門,讓世界各國驚嘆,他們紛紛豎起大拇指并發出嘖嘖贊嘆“ChengDu.Wonderfull!”讓我們從小做起,留心觀察,多多感受家鄉特色,因為我們共同的家鄉是成都,我們都是地道的成都人。 板書設計:
家 美 食 之 都
鄉 川 劇 四 川 清 音
特 成 都 話 豐 富 多 彩 色 糖 畫 捏 面 人 與 眾 不 同 代 蜀 繡 蜀 錦 代 ……
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