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生活處處有規則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生活處處有規則》寧夏 - 吳忠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生活處處有規則》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生活離不開規則》是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本單元的主題是“我們的公共生活”,它以《大家的朋友》、《生活離不開規則》和《愛心的傳遞者》一系列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在體驗、觀察和對比中,發現規則與生活密不可分,認識規則的意義,進行規則教育,提高學生遵守規則的自覺性,內化為自身需求。
《生活離不開規則》是本單元的第二課,是其他兩課的橋梁。本課教材有三個板塊:首先它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從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游戲作為切入點,引導教師讓學生通過做游戲,體驗、了解規則,初步建立“規則概念”和“規則意識”。其次,“小記者在行動”,為學生提供了尋找規則的幾種方法:看、問、查,旨在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中的規則,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中的規則,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中的規則。”然后,讓他們走進社會,按不同的生活場所,找一找身邊的規則,體會“生活處處有規則”。分別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呈現出許多不同的規則,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思路。最后通過讓學生看書中“如果沒有規則會怎樣的”圖片了解規則的意義和作用,體會規則的重要性。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經歷了兩年的學校學習生活,初步具有一定調查、搜集、處理資料信息的能力,對學校制定的各種規則及生活中的規則有所了解,潛意識中已經形成了“應該自覺遵守各種規則”的是非觀念。但是由于年齡特點所限,絕大多數孩子沒有理解規則的必要性,覺得遵守規則存在著一定困難,難
以內化為自覺行動。 三、設計思路
本課程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兒童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道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因此,在課前,我指導學生分成五個行動小組進行有關規則的調查,尋找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規則。由于“規則”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是個枯燥乏味的話題。為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我改變了傳統的學文明理的說教方法,以活動為載體,營造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各種組織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實現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首先通過一個游戲,讓學生體驗、了解規則,初步建立“規則概念”,知道規則存在的必要性;其次,以各種方式匯報課前調查的情況,讓學生明白規則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感受規則的普遍性;最后以競賽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規則考場,明辨是非。這樣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從而無形中實現其品德的形成,提高學生遵守規則的自覺性。 四、活動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討論、調查的活動感受生活處處有規則,并且生活離不開規則。
能力:體驗生活處處有規則以及規則的重要性,并能在調查、討論的基礎上,學會調查、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表達能力,增強與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發現更多的生活中的規則。
知識:通過各種方式知道生活中處處有規則,生活離不開規則,我們必須要自覺遵守規則。 五、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建立規則的概念意識,認識規則的普遍性、重要性。
難點:理解規則的必要性,懂得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規則,并將規則內化。 六、活動準備
1.30臺平板、一張桌子、五份小記者牌。 2.分小組調查,收集或記錄下來身邊找規則資料。 3.課件
七、活動過程 活動一:游戲體驗規則
1. 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現在我們就來玩一個“扳手腕”的游戲,比一比看誰的力氣更大。(有意選擇一個大個子男孩和一個小個子女孩,造成懸殊) 2.談談做游戲的感受,討論怎樣才能使這個游戲公平、合理地進行呢? 3. 學生發言,交流“扳手腕”游戲的規則。 4. 教師出示“扳手腕”游戲規則。
5. 大家按照制定的規則,所有學生找到自己合適的對手,按照規則進行比賽。6.讓學生說說自己平時喜歡的游戲,并說說游戲規則。
7.師小結:通過剛才的游戲,我們知道游戲也必須要有規則,只有有了規則游戲才能順利、公平地進行,大家才玩得開心。看來規則真的很重要。
【設計意圖】:從學生感興趣的游戲為切入點,為學生創設一個“無規則”的特殊情境,引導學生在主動參與中體驗“規則”的重要性。通過親自實踐,明確了游戲中規則的重要。啟發學生注意到每一種游戲都存在規則。同時“規則概念”也在學生心目中悄然建立了。 活動二:生活處處有規則
1. 那么我們日常生活中除了游戲有規則外,哪里還有規則呢?讓我們跟隨生活
小記者的腳步去看看。(出示地圖上面有醫院、加油站等地點,并出示醫院、加油站有關規則的小視頻)。
【設計意圖:視頻只是導航,重要的是指引學生走向生活、社會。】 2. 你們愿不愿意當小記者帶我們繼續尋找規則?課前老師讓大家課前已經分成五個行動小組進行了有關規則的調查,現在請大家先在小組里討論交流,并選派小記者上臺匯報。
(1)課件出示討論規則:A、認真傾聽小組同學的調查結果;B、討論聲音不要太大;C、選派一名代表作為小記者進行匯報,一名成員出示規則地點。 【設計意圖:規則無處不在,在課堂教學每個步驟中滲透規則,以便將遵守規則落到實處。】
(2)生活動,師巡視指導
(3)小組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圖片展示、兒歌、敘述等)進行匯報,教師、同學相機補充。
(4)小組代表貼出找到規則地點的卡片,(貼卡:圖書館、閱覽室、辦公室、家庭、交通、超市、公園......
3. 師小結:同學們都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找到了這么多規則。你們能不能將這些規則分分類呢?看著這成串的地點,你想說什么?(生活處處有規則,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規則。)齊讀課題《生活離不開規則》。
4. 是的,規則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我們的生活處處有規則。
【設計意圖】此項活動,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開展調查活動,了解了各種規則。在討論活動中,兒童有機會運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鍛煉表達能力等。通過討論和交流,學生對規則的理解由“特殊”認識發展到“一般”認識,真切地感受到生活離不開
規則,感知規則的普遍存在。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發揮,使該課程成為學生主動參與的課程。 活動三:規則很重要
1.同學們,我們的生活處處有規則,可有些同學會認為,規則多了太煩人,讓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沒有規則會怎樣?
2.請大家打開書60頁,仔細觀察圖片后同桌交流一下,在以上情況下,如果沒有規則會怎樣?學生交流匯報。
3.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因為不遵守規則而帶來嚴重后果的案例就有很多,大家請看其中一則“馬路不是游戲場”,看后交流感受。
4.像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很多,請大家打開平板,閱讀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冰窖里自己的感受。
5.同學們,看來每種規則都有它存在的的價值和作用,你還能說出一些規則和它的作用嗎?
6.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家都已經深刻的認識到了規則的重要性,而且也掌握了不少有關規則的知識,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一組闖關游戲。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讓學生觀看書中不遵守規則的圖片,初步設想如果不遵守規則會出現什么后果。再通過看圖片、看視頻現實生活中真實的四則案例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規則的重要性。最后,再讓學生拓展生活中還知道哪些規則和它的作用,再次深刻得讓學生認識規則的重要性。 活動四:規則大比拼 1.
連線題:
家庭生活 馬路上不隨地吐痰
值日生按時打掃衛生
學校生活 不在文物古跡上涂抹刻畫
公共場所不喧嘩
社會生活 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動與父母打招呼
2.搶答題:我是小判官。
3.風險題:每組隨機抽取其中一題作答,每題說出3條即可得到滿分30分,說出1條加10分。
(1)來到旅游景點我們要遵守哪些規則? (2)媽媽帶你逛超市,你要遵守哪些規則? (3)在小區廣場玩,要遵守哪些規則? (4)到朋友家做客,我們要遵守哪些規則? (5)在公交車上我們要遵守哪些規則?
【設計意圖】課堂檢測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既檢測了課堂所學知識,又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是在教學中所采用的帶有“玩”的色彩而又與學習內容配合的活動方式,對培養兒童的情感,讓兒童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理解規則是很有用的。學生在活躍而有序的游戲中,加深了對規則的認識,從而進一步做到心中有規則。 活動五:學習規則收獲多
同學們,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規則,在這些規則中,有些是人們約定俗成的,違反了會受到批評、教育;而有些規則則用文字記錄下來,通過一定的形式上升為法律,如《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交通法規》......如果違反了這些規則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我們一定要自覺地遵守規則。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小結將孩子平時了解的有些規則上升為法律,更加引起孩子們對規則的重視,最后讓孩子們自己再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對本節課所學起到了強化作用。
作業:老師課前還為大家搜集了有關規則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大家下課后可以進行閱讀。 【板書設計】
生活離不開規則
學校 課堂 操場 教學樓 家庭 家里
社會 醫院 加油站 圖書館 馬路 超市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