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省賽)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8課第三課時《科技讓夢想成真》安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8課第三課時《科技讓夢想成真》安徽省蚌埠2021年思政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動教學設計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基本信息 | |||
姓名 | |||
學段 | 小學 | 展示單元 |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讓世界更美好 |
單元教學設計 | |||||||||||||||||||||||||
單元名稱 | 讓世界更美好 | ||||||||||||||||||||||||
1.單元教學設計說明 本單元的編寫依據主要為《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 年版)》中主題五“我們的國家”第12條“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保衛(wèi)祖國、維護和平的重要力量,熱愛中國人民解放軍”,主題六“我們共同的世界”第5條“初步了解科學技術與人們生產、生活及社會發(fā)展的關系,認識科技要為人類造福,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第7條“知道我國所加人的一些國際組織和國際公約,了解這些國際組織的作用。知道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日益增強”,第8條“感受和平的美好,了解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的影響,熱愛和平”。同時,也落實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中“知道我國加入的一些國際組織和國際公約”的法治教育內容。 本單元有《科技發(fā)展造福人類》《日益重要的國際組織》《我們愛和平》共三課,重在讓學生感受科技力量、政治力量、和平力量,旨在讓學生認識到世界上各個國家只有團結起來,形成共識,達成共通,互惠互利,協(xié)同發(fā)展,才能為人類世界創(chuàng)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同時對于學生們認識自己身邊的生活環(huán)境也有一定的引導意義。和平、友善的生存環(huán)境,需要我們人人為之奉獻力量。熱愛和平,用科技發(fā)展造福人類文明,是地球家園上每一個成員的共同責任。 |
|||||||||||||||||||||||||
①了解科學的探索、求真、實踐、創(chuàng)造以及人文精神,辯證地看待科技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認識到科技是人類實現(xiàn)夢想的重要力量。 ②知道國際組織在人類共同體中扮演者重要角色,認識它們在國際政治經濟生活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感受中國力量,提升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 ③珍惜和平,捍衛(wèi)和平,知道國家主權神圣不可侵犯。了解我國外交政策、對世界和平的貢獻以及保衛(wèi)祖國領土的信心與決心,激發(fā)對人民解放軍的熱愛之情。 單元教學重點 ①了解三次工業(yè)革命及新科技成就,認識科技的巨大作用和深遠影響,并形成學科學愛科學、善用科技的理念。 ②了解國際組織的內涵、職能及作用,知道我國在國際組織中所承擔的責任,以及在人類和平與發(fā)展中起的重要作用。 ③認識到戰(zhàn)爭給人類、自然、文化遺產等帶來的巨大傷害,知道我國為世界和平作出的貢獻。 |
|||||||||||||||||||||||||
3.單元整體教學思路 “共同的世界—發(fā)展力量”這一教學內容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教學中可采取以下方法來拉近本課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③ 引導學生用縱向的眼光站在戰(zhàn)爭受害者的角度,去看待、思考和感受戰(zhàn)爭給人們心靈帶來的傷害,懂得和平的美好。 ④ 培養(yǎng)學生從小關注社會熱點,關心國內外大事的習慣,引導學生把關注點提升到更廣闊的空間,把目光投向世界。 ⑤ 突出國家認同教育,培養(yǎng)具有中國情懷的世界公民、有國際視野的中國人。如在講解國際組織時,突出中國在各種國際組織中的重要作用與地位;在講解和平問題時,突出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貢獻。 授課時數9課時,具體安排如下:
|
課時教學設計 | |||||||||||||||||||||||||||||||||||||||||
課題 | 8.科技發(fā)展造福人類 第三課時 科技讓夢想成真 | ||||||||||||||||||||||||||||||||||||||||
一、教學內容分析 《科技發(fā)展造福人類》是第四單元“讓世界更美好”的第一課。本課由《對世界的不斷探索》《科技改變世界》《科技讓夢想成真》組成。這主要從科技發(fā)展的主題出發(fā),引導學生了解科學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理解自己所處的科技時代,通過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激發(fā)自己的無窮夢想;為實現(xiàn)夢想,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積極弘揚科學精神,促進科學思想的傳播。 三個話題是遞進的關系,圍繞“科技”這個主題依次講述了科學家、航海家、生物學家對世界最早的探索,科技發(fā)展的進程和作用,科技實現(xiàn)了夢想,落實了課程標準的第5條“初步了解科學技術與人們生產、生活及社會發(fā)展的關系,認識科技要為人類造福,崇尚科學,反對迷信”。 本課時為第三個話題“科技讓夢想成真" ,主旨是讓學生理解科技是認識世界、改變世界、造福人類的重要力量,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弘揚科學精神的價值觀。教學時要著眼于科技人物、以及科技成就其中蘊含的基本科學思想,讓學生認識到科技進步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哪些改變,引導學生理解科學的探索和求真精神;引導學生理解科學的實踐和創(chuàng)造精神以及人文精神;培養(yǎng)學生熱愛和追求科學的情感。 |
|||||||||||||||||||||||||||||||||||||||||
二、學情分析 本課教育主題是讓學生感受科技的力量,大大滿足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六年級學生具有較強的搜查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對于科技人物和科技成就,他們通過瀏覽網頁,閱讀書籍、觀看相關影視資料或參觀科技館等方式,已初步認識和了解。但是他們對本主題的內容了解比較淺顯。學生因為對科技人物的人生經歷不了解,以致難以理解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對科技成就的認知碎片化,難以用歷史的、辯證的眼光看待科學技術問題。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的核心問題、核心觀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通過音頻、視頻、圖文等資料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在生動有趣的科技資料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及崇尚科學的價值觀。 |
|||||||||||||||||||||||||||||||||||||||||
三、目標確定 1.通過對人類實現(xiàn)飛天夢想的探究,理解科技對社會發(fā)展的推動作用,認識科技能夠改變生產力、生活方式,推動社會發(fā)展、促使人類實現(xiàn)夢想。 2.借助中國太空圓夢的歷程,感受科技的強大和美好,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培養(yǎng)學生從小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
|||||||||||||||||||||||||||||||||||||||||
四、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科技對社會發(fā)展的推動作用,認識科技能夠改變生產力、生活方式,推動社會發(fā)展、促使人類實現(xiàn)夢想。 難點:培養(yǎng)學生從小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
|||||||||||||||||||||||||||||||||||||||||
|
|||||||||||||||||||||||||||||||||||||||||
![]() 此板書設計注重直觀呈現(xiàn),抓住了科技航天夢的主線,圖樣新穎獨特,教學重難點突出,內容簡單明了,便于學生掌握。 |
|||||||||||||||||||||||||||||||||||||||||
七、作業(yè)與拓展學習設計 本課設計的作業(yè)是:課前預習單和課上作業(yè)單。
|
|||||||||||||||||||||||||||||||||||||||||
|
|||||||||||||||||||||||||||||||||||||||||
九、教學反思與改進 第一、教師應在課前關法學生的研究進程,如果沒有充分的課前準備,課堂效果難以保障。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采用了大量中國航天事業(yè)成就的資料。這里資料有的是老師提供給學生的,有的是學生自主查找的。在資料的分享學習、討論交流過程中,學生課前收集了中國航天事業(yè)成就的資料及調查,使得課堂上師生有效溝通,加上老師富有情感的語言渲染,使學生的情感升華水到渠成,滿足了兒童的道德或社會性發(fā)展需要。 第二、課堂資源應來源于生活。實踐證明通過“中國神舟十二號出征宇宙,榮耀歸來”“有一種浪漫,叫中國人給航天器起名”等時政素材的引入,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對達成課程目標是有利的。 第三、本課對教師的知識儲備要求比較高,知識儲備決定了教師能否充分利用學生的回答讓教學逐層深入,也決定了教師能否高屋建瓴、深入淺出地將科技精神、科技思想等闡述清楚。因此,教師要加強自身的知識儲備。 第四、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教師的價值引領是難點,能否把學生所匯報的內容和本課的教學目標有機融合,也是值得深思的。因課堂時間有限、教師無法讓每個學生得到充分展示的機會,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以后的教學中,通過小組交流或全班匯報等方式,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展示機會,都能獲得學習成就感。 |
|||||||||||||||||||||||||||||||||||||||||
十、學習評價設計 道德與法治的教育不僅能夠讓學生明事理,而且能夠讓學生感受世界的美好。通過本課學習,學生了解科技如何讓人類古老的“飛天”夢想變成現(xiàn)實,中國如何實現(xiàn)航天科技夢的,人類如今無窮的夢想仍要依靠科技來實現(xiàn),感受到科技的強大和美好,產生了熱愛科學的情感。教學時,由于教師注意到引導學生感受中國科技強大,令世界矚目,也彰顯我們大國智慧與情懷,教學過渡語的設計培育了學生健康積板向上情感價值觀,讓學生知道了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始終為世界和平、全球發(fā)展、國際秩序服務,促進愛國情感的自然生成。 |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