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幾分之一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8分數的初步認識-認識幾分之一通遼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8分數的初步認識-認識幾分之一通遼市實驗小學
《認識幾分之一》說課稿
通遼市實驗小學 馬卓
我說課的內容是《認識幾分之一》,本課選自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即教科書P89-91頁的內容及相應的做一做。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與學法以及教學過程這幾個方面來闡述我對教材的理解和設計意圖。
一、說教材
教材的編排是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創設豐富的數學學習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本課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上、讀寫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差異,學生初次學習分數會有一些困難,而本課又是今后學習分數計算和應用的基礎。鑒于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的知識經驗基礎,我把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確立如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
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小組合作等學習活動,進一步認識分數,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發展數感;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體會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價值。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幾分之一, 會讀、會寫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能夠正確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初步了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圓片、正方形紙、長方形紙
二、說教法
根據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水平,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采用如下教法:情境教學法、動手操作法、直觀演示法以及引導歸納法來展開我的教學。在本課中我充分讓學生利用學具,讓學生動手操作,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在玩中學,學中玩,讓他們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這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分組合作進行初步感知、觀察描述,引導學生運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進行認識分數的學習。在建立初步的表象后,以學生動手操作表示出圖形的幾分之一為主線,讓學生在探索交流中理解分數的意義,并讓學生形成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觀察和表達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養。
四、說教學過程
下面重點談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上課之前已給每個小組發放本節課所用學具。
本節可分為以下四個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上課伊始,我出示了學生秋游時的照片,創設了學生熟悉的秋游時的生活情境,為新知的引入拉開了一個良好的序幕,使枯燥的數學內容生活化、趣味化。
從而引導出兩個小朋友平均分月餅的問題,從而再現“平均分”的概念,為引出分數做好準備。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現在月餅只有一個,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呢?這半個月餅可以用一種數來表示嗎?學生會感到以前學過的整數已經不能表示這半個月餅,對數的認識產生了沖突,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我及時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新朋友---《分數的初步認識》。
我通過分月餅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這半個月餅,在分月餅的具體事例中經歷分數的形成過程。并把分月餅的過程完整的表達出來, “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我邊板書
邊介紹寫法、讀法和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強化對
意義的理解,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本環節借助孩子喜歡的秋游情景引出分數,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能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體會到分數來源于生活,讓學生在課的開始就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們已有的知識經驗,體現了在學生原有生活經驗和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學理念。
2、實踐操作、自主探究。
在揭示課題后,讓學生找找生活中的二分之一。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之后借助圓形圖片認識三分之一。從而引出我們認識了幾分之一,你能不能通過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方法,動手操作,找到其他的分數呢?
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圖形動手折一折、分一分。
本環節的設計遵循三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認知基礎出發,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直觀想象,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的含義,使抽象的分數概念對于學生而言變得具體和生動起來,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幾分之一的理解。
3、拓展延伸、深化認識
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可能會出現多種不同的折法。動手完成后,
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全班匯報,再選取不同折法的同學匯報展示,在匯報中教學例2,找到正方形紙的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折完后,把學生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引導學生比較不同折法的正方形紙的四分之一,提問:為什么他們折的方法不同,折出來的形狀不同,卻都可以得到正方形紙的四分之一呢?通過這樣的提問讓學生觀察、比較、討論、歸納尋找出不同折法的共同點,因為每種折法都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所以每份都可以用這張正方形紙的四分之一來表示。這樣的設計在深入理解分數意義的同時更培養了學生觀察、比較、歸納的思維能力,滲透了從不同事物中尋找它們共同之處的重要數學思想,促進了學生可持續發展。深入理解了分數的意義,突出了本課的重難點。
讓學生在自主創新的過程中,深化對幾分之一的認識。并在交流、展示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體會數學創造的樂趣。
4、多維評價、歸納總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要給學生充分的表現機會,因此在課前和完成課程教學之后,我會讓學生自己歸納本節課的所學內容。首先我會提問:“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讓學生分組討論總結,然后我再進行補充、總結性的復述。讓學生自己談感受和收獲,引導學生自覺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梳理,使學生細細品味數學課堂的魅力,并利用課外拓展題,再次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進一步加深對分數的理解。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初步認識幾分之一,還能正確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了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等學習活動,進一步認識分數,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體會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價值。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