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分一分與除法,快樂的動物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七分一分與除法-快樂的動物-陜西省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2.在圈畫中形成對倍的初步認識。
出示:小明 2支藍鉛筆,6支紅鉛筆。
談話:如果我們把藍鉛筆的2支圈起來,看作一份的話,(師邊說邊圈)那么,紅鉛筆有這樣的幾份?可以在練習紙的第一題上圈一圈,再告訴大家。
提問: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圈的呢?紅鉛筆有這樣的幾份呢?
小結:藍鉛筆有2支,紅鉛筆有3個2支,我們就說紅鉛筆的支數是藍鉛筆的3倍。(板書)
出示:麗麗 藍鉛筆2支,紅鉛筆8支。
提問:紅鉛筆變成8支,現在紅鉛筆的支數是藍鉛筆的幾倍呢?哪位同學來說一說?
提問:誰來匯報?說說你是怎么圈的?發現紅鉛筆是藍鉛筆的幾倍了?
(出示:紅鉛筆有4個2支,紅鉛筆的支數是藍鉛筆的4倍。)
設疑:我們來觀察剛才的兩幅圖。你們是怎么一眼就從圖中看出紅鉛筆的支數是藍鉛筆的3倍,而麗麗紅鉛筆是藍鉛筆的4倍的?
【評析:在學生掌握“幾個幾”的知識基礎上,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倍”的概念,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讓學生自己在圖上圈一圈,有利于學生建立“倍”的表象。再通過對比,使學生感知,能圈出這樣的幾份,就是一份數的幾倍。有利于學生理解“倍”的含義。】
活動2【講授】二.在比較中充實對倍的認識,掌握倍的內涵。
1、課件出示:藍鉛筆三支圈一份 紅鉛筆兩支圈一份有三份
提問:現在紅鉛筆還是藍鉛筆的三倍嗎?先認真地獨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跟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
學生交流后反饋,課件出示:紅鉛筆的支數是藍鉛筆的2倍。
【評析:教師提供反例,讓學生在觀察中比較和思辨,使學生認識到紅鉛筆不是隨意圈的,要根據藍鉛筆的支數來圈,從而加深對“倍”的理解!
2、課件出示:3支藍鉛筆,3支紅鉛筆。
提問:我們再來看看,紅鉛筆的支數是藍鉛筆的幾倍呢?
引導:你是怎么想的,誰來說說?
學生說明理由,教師小結。
3、課件出示:藍鉛筆消失兩支只有一支,紅鉛筆有三支。
提問:你知道現在紅鉛筆是藍鉛筆的幾倍嗎?
在練習紙第3題上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交流:誰來說說是怎么圈的?得出什么結論了?
【評析:創設變式情境,不斷引起學生認知的沖突,讓學生在困惑中感受“1份數”的重要性與關鍵性,使學生的認識得到了升華,對“倍”的認識更加深刻!
4、談話:孩子們,我們每人的信封里,都有一些圓片,你能擺一擺,表示第二行的圓片個數是第一行的3倍嗎?擺完的同學可以跟小組的交流交流自己的方法。
請學生做小老師介紹方法。
提問:還有不同的擺法嗎?或者你還想到了什么不同的擺法?
追問:咦,老師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你們都是表示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3倍,怎么你們用的圓片個數并不一樣呢?能具體說說嗎?
小結:只要第一行的1份的個數確定了,第二行就擺這樣的幾個幾。
設疑:那如果要擺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該怎么想?5倍呢?10倍呢?
【評析:在學生操作的基礎上,啟發學生觀察和思考:都是表示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3倍,為什么用的圓片個數卻不一樣呢?以此推動學生進行比較、分析、抽象和概括,完善對“倍”的認識!
活動3【講授】三.探究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計算方法。
課件出示圖:梨有兩個,蘋果有10個。
談話:大家可以圈一圈、可以用豎線分一分,也可以想其他的辦法。
在作業紙上完成第6題。
追問用除法計算的孩子:怎么想到用除法計算的?
談話:我們圈一圈、畫一畫,不就是為了發現10里面有幾個2嗎?
追問用畫圈方法的孩子:如果重新選擇,你會用什么方法?為什么?
小結:是呀,如果數字比較大,用圈一圈、畫一畫的方法就麻煩了。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可以用除法來計算?磥,我們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地發現規律,總結經驗。注意,在書寫結果時,因為倍不是單位名稱,所以在結果的后面不要寫倍。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沒有越俎代皰,而是再次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凸呈學生思維的真實狀態,并在比較中不斷的修正和提升,從而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計算方法,使學生經歷由直觀到抽象的學習過程。】
活動4【練習】四、在多層練習中完善建構。
談話:通過剛才的畫一畫、圈一圈、算一算等活動,我相信大家一定對倍有了自己的認識與體會。小動物們還帶來了題目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戰嗎?
課件出示:
1.看一看、想一想。
第一行 紅帶子12厘米
第二行 綠帶子3厘米(變化:2厘米、1厘米)
提問:紅帶子的長是綠帶子的幾倍?。
思考:大膽地想像一下,如果紅帶子的長不變,綠帶子越來越短,那么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就會怎樣變化?
2.連一連、填一填。
3.比一比,說一說。
【評析:設計的題組練習,對學生來說是新穎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生在比較、表述的過程中,進一步內化了“倍”的概念,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體驗,主動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思維得到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提高,而且體驗到了數學的魅力。最后一個練習的設計,還激發了學生去探求新知的欲望。】
三、總結(略)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