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雞兔同籠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西師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雞兔同籠》青海省 - 西寧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雞兔同籠
教學內容:西南師大2011課標版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雞兔同
籠》。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理解和掌握列表法、假設法等解決問題的方法,
2.經歷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邏輯推理能力,增強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3.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了解我國古代數學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4.通過數學活動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建立數學模型。
教學重點:經歷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運用列表法、假設
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教學難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立“雞兔同籠”的數學模型。 教學準備:代表8只雞和8只兔的操作學具(板貼)、學習任務單。 教學過程:
一、視頻引入,激發興趣 1.播放微視頻,滲透數學文化 2.揭示課題,并板書:雞兔同籠。
(設計意圖: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了解我國古代數學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初步感知,理解題意
1.課件出示情景,獲取信息: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2.分析題目含義找出隱藏的信息。
3.化繁為簡,課件出示例1:“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6只腳。雞和兔各有幾只?”
(設計意圖:通過發現和分析隱藏的信息,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感受化繁為簡這種研究數學規律的常用策略。)
三、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列表法解決問題 ①自主猜測,引出列表法。
學生猜測可能有幾只雞?幾只兔?師生一起驗證。
②自主探索,了解列表法。
根據任務單學生自主完成列表法。教師巡視,抽生匯報交流。 ③觀察表格,發現規律
明確:減少一只雞,增加一只兔子,兔子比雞多2只腳,所以腳數加2。
(設計意圖:通過填寫表格列舉每一種可能,最終確定了雞和兔的只數。在列表的過程中感受按順序把所有的可能列舉出來,這樣的有序思考能夠保證所找到的數據不重復也不遺漏,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嚴謹的推理
能力。)
2.假設法解決問題 (1)假設都是雞
①課件出示兔子站立圖,把所有動物都假設成雞,貼板貼用圓形代表頭,用小長方形代表腳。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動物里不僅有雞還有兔,如果換成兔的話,在原有雞的基礎上添加2只腳。并利用老師準備的學具板貼,貼一貼,體會一只雞調整成一只兔的過程。
(設計意圖: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雞兔同籠”問題的基本解題方法,初步
滲透假設思想。)
②小組合作結合教具和畫一畫的方法把思考的過程用算式記錄到任務單上。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
③以小組為單位匯報探究的方法和結論,其他同學補充和質疑。 (設計意圖:經歷用“假設法”推理的過程,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體驗數
學的思維美。)
(2)假設都是兔
學生獨立根據假設都是雞的方法理解假設都是兔的情景,遇到困難時可以借助畫圖法幫助理解,把自己思考的過程用算式記錄下來,同桌間展開交流后以同桌為單位進行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進一步理解“雞兔同籠”問題的本質特征——假設思想。)
(3)課件出示《孫子算經》中原題學生解答并集體講評
(設計意圖:首尾呼應,進一步體現假設法的優越性。)
四、拓展延伸,滲透方法
課件出示古人的“金雞獨立、兔子站立”法,并讓學生扮演兔子
和雞,體驗古人的巧妙思路。
(設計意圖: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古人的巧妙思路。) 五、應用模型,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三個雞兔同籠的模型,分析題目中的雞和兔,學生課后
獨立解答。
(設計意圖: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體會到“雞兔同籠”問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提煉出這類問題的結構特征,把學習引向深入。此外,不同層次的問題體現了不同學生的發展。)
六、全課總結,情感提升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歸納、總結,把零碎的知識點和認知過程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加深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記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