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寶寶睡著了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一年級下冊6美好的夜《小寶寶睡著了》天津市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一年級下冊6美好的夜《小寶寶睡著了》天津市省級優課
《小寶寶睡著了》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小寶寶睡著了》是人音版一年級下冊第六課中的歌曲,它是一首搖籃曲,四二拍,五聲宮調式,三個樂句。曲調優美抒情,詞曲結合描繪了安靜的夜晚,小寶寶聽著媽媽甜美的歌聲,漸漸入睡的情景。
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孩子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基本養成了聆聽音樂和演唱歌曲的習慣,對簡單的節奏有了初步的認識,能認識和使用部分打擊樂器 。在學習中,還要繼續培養聆聽和歌唱習慣,使學生有所提高。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模唱、劃旋律線等方式學唱歌曲,感受歌曲優美、抒情的旋律特點,并指導學生用甜美的聲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通過感受、對比,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碰鈴為歌曲伴奏,并能根據提示調整敲擊的力度,用輕柔的聲音為歌曲伴奏,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表現音樂的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3.通過體驗、表現歌曲,感受夜的寧靜和美好,體會媽媽對孩子的愛,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用甜美的聲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通過學唱、表現歌曲,感受夜的寧靜和媽媽無私的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鋼琴 碰鐘 鋁板琴
教學過程:
一、律動感受,導入課題 1.師生問好。
2.律動體驗:律動感受歌曲《星光恰恰恰》和《小寶寶睡著了》,對比情緒,體會搖籃曲抒情、安靜的特點。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將與大家一起學習第六課《美好的夜》,請大家跟老師動起來!
3.播放幻燈片,感受夜的寧靜,確定搖籃曲的基調,直接導入課題《小寶寶睡著了》。(背景音樂為《小寶寶睡著了》)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搖籃曲,名字叫《小寶寶睡著了》,請跟隨音樂,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媽媽哄寶寶入睡的場景。(學生安靜的聆聽音樂。)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讓學生感受搖籃曲的風格特點,確定歌曲的基調。
二、逐步滲透,學習主題 (一)初步聆聽,感受歌曲
1.聆聽歌曲,用“搖搖籃”的方式體驗歌曲,體會歌曲的輕柔之美。
2.再聽歌曲,用“雙簧”的方法默唱歌曲。提示學生歌唱的表情和狀態:眼睛亮起來,嘴角揚起來,表情美起來。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初步感知歌曲的情緒,了解歌曲的風格特點,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學習歌曲,體驗歌曲
1.教師加動作教讀歌詞,引導學生用輕柔的聲音讀歌詞。 師:歌詞像是媽媽讀給你們的睡前小歌謠,你們聽! 2.師生一起讀歌詞(加動作),強調聲音狀態及位置。 3.學生隨伴奏音樂讀歌詞(加動作)。 4.出示旋律線,感受旋律特點。 5.師生劃旋律線,熟悉歌曲旋律。 6.用“嚕”模唱歌曲。
7.師彈琴教唱歌曲,提示學生歌唱狀態、咬字、表情。 設計意圖:通過讀歌詞,感受旋律線,使學生學會歌曲,解決本課的重難點,完成教學目標,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鞏固教學,豐富體驗
1.學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學生加動作表演歌曲。
設計意圖:驗收學習成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三、表現與實踐
1.意境再現:夜幕降臨了,一切都安靜下來了,月亮公主安靜的躺在小床上,星星眨著明亮的眼睛。這時,一顆流星從空中滑過(刮奏鋁板琴),房間里傳出了優美的“搖籃曲”。
2.教師演示碰鈴的演奏方法,通過對比,找到合適的力度為歌曲伴奏。
3.學生完整表現歌曲。
設計意圖:通過感受、對比、示范,讓學生熟悉碰鈴的演奏方法,并通過教師引導,參與實踐,感受夜晚的寧靜與美好,完成教學目標,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拓展感受
1.欣賞勃拉姆斯的《搖籃曲》,通過中外作品的欣賞,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2.請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獲。
3.再次唱起《小寶寶睡著了》,在歌聲中結束學習。
小結:同學們,你們的收獲真大啊!希望你們每節課都能學有所獲,在音樂的天空中展翅翱翔,讓我們再次唱起優美的搖籃曲--《小寶寶睡著了》,在歌聲中結束今天的學習。
教學反思:
《小寶寶睡著了》是一首搖籃曲,安靜、溫柔,表達了媽媽對孩子無限的愛意。本節課我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從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設計教學環節。導入環節從律動、感知入手,通過學生的感受體驗,明確歌曲的基調。學習過程中,圍繞歌曲的意境展開,通過感受旋律、模唱旋律逐步加深歌曲的學習,豐富學生的感知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的歌唱狀態。整個學習過程圍繞音樂展開,圍繞音樂要素挖掘歌曲的內涵,逐步引導學生感受“搖籃曲”的風格特點,學生都有所收獲。此外,教師的語言還要再唯美一些,更好的契合歌曲的意境,學生的情感體驗應該會更豐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