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快樂的舞蹈,喜鵲鉆籬笆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5課快樂的舞蹈演唱喜鵲鉆籬笆- 陜西省 - 西安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5課快樂的舞蹈演唱喜鵲鉆籬笆- 陜西省 - 西安
《喜鵲鉆籬笆》教學設計
年級:二年級 【課 型】
唱歌綜合課
【教學內容】
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二年級下冊第五課歌曲《喜鵲鉆籬笆》
【教學思路】
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遺產,音樂與相關文化的學習有助于擴大學生音樂文化視野,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提高學生音樂表現與藝術審美能力。本節課運用了實踐參與性和情境創設相結合的原則,選取了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的文化元素運用于唱歌與集體舞的學習中,使學生感受、理解多樣的音樂文化。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音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下冊第五課內容,歌曲《喜鵲鉆籬笆》是一首貴州的彝族兒童游戲歌曲。五聲宮調式,4\2拍,單樂段結構。歌曲以富有民族特色的語言、歡快的律動展現了彝族兒童游戲時載歌載舞、無比歡快的心情。“阿西里西”為“我們是好朋友”的意思,“求堵啦來嗡啊”是表示歡樂情緒的襯詞。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于模仿,教學方法上讓學生在玩中體驗、在玩中學習、在玩中創造。 【教學目標】
一、體驗并學唱歌曲《喜鵲鉆籬笆》,培養學生對少數民族民間歌曲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喜愛之情。
二、引導學生通過不同方式感受歌曲特點與音樂要素,引導與鼓勵學生為歌曲創編引子,讓歌曲情感內容更加豐厚。
三、采用情景式的教學方法,歌唱與游戲結合的學習方式,用優美、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喜鵲鉆籬笆》,在聆聽、律動、游戲、表演、創編等音樂實踐活動中感受體驗歌曲。
【教學重點】
用優美、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喜鵲鉆籬笆》。 【教學難點】
引導與鼓勵學生為歌曲創編引子,讓歌曲情感內容更加豐厚。 【教學用具】
多媒體、鋼琴、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 律動導入,師生問好 1、 用律動感受歌曲的游戲樂趣2、 介紹游戲名稱,導入新課
師:剛剛我們玩的這個游戲,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喜鵲鉆籬笆》。這個游戲來自千里之外的彝族山寨,是彝族小朋友們最喜歡玩的一種游戲。今天王老師就帶著同學們走進彝族,去感受“它”的音樂和“它”特有的文化。
【設計意圖】運用律動的方式初步感受歌曲旋律,讓同學們在游戲律動中放飛自我,在音樂線條下放松身心。
二、 新課教學、走進彝族
1、 彝族人民最喜愛的圖形——“圓”
師:彝族是我國第六大少數民族,他們主要居住在四川、云南、貴州這三個省。彝族人都非常喜歡一種圖形,衣食住行都離不開這個圖形,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圖形呢?好吧,我們在圖片里找答案。 【1】 播放彝族文化特色圖片,引出圓形; 【2】 學讀圓形節奏譜;
【3】 用圓形節奏譜方式出示歌曲節奏;
【設計意圖】以感受彝族圓形文化為切入點,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使他們積極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
2、 彝族人民特有的語言——“彝族方言” 【1】 給圓形節奏譜加入歌曲的歌詞; 【2】 帶上搖擺律動再讀起來;
【3】 初聽歌曲談感受。
3、 彝族人民最喜歡的舞蹈——“圓圈舞”
【1】 復聽歌曲,找找舞蹈動作在那一句發聲的變化; 【2】 師生一起隨歌曲跳起“圓圈舞”;
【3】 用手勢學唱歌曲起音“哦哦”,為舞蹈烘托氣氛。
4、 彝族人民最喜歡的歌——“喜鵲鉆籬笆” 【1】 隨琴聲模唱歌曲; 【2】 師生合作演唱歌曲;
【3】 引導學生在律動中演唱歌曲,分析歌曲情緒;
【4】 通過比較,讓學生在體驗中學會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5】 用手勢引導學生處理歌曲的力度變化,進一步有感情地演唱歌 曲。
【設計意圖】在音樂活動中,體現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教學認知規律,引導學生自主歌唱與表現。
三、 拓展、豐富歌曲情感
1、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改變歌曲演唱風格; 2、 分析歌曲變化的原因,引出音樂要素; 3、 通過視頻,激發學生創編有情景的引子片段; 4、 為歌曲加入第二個聲部;
5、 出示歌曲演出曲式圖,準備表演; 6、 表演豐富的《喜鵲鉆籬笆》。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風格的演唱,感受歌曲情緒的變化,關注歌曲情感的體驗,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感知與表達。
四、 總結與評價 1、 學生談收獲 2、 老師總結
師: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我們擁有著巨大的民族民間音樂的寶藏,這些寶藏等待著同學的挖掘,希望有你們的創作“他們”會更加輝煌!同學們,再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