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漁舟唱晚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上冊第1課《漁舟唱晚》吉林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上冊第1課《漁舟唱晚》吉林省級優課
《漁舟唱晚》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認識古箏基本結構,簡單了解樂曲《漁舟唱晚》的來源。
2. 通過分段模擬演奏感受樂曲的速度變化以及樂曲描繪的場景變化。 3. 通過樂曲的欣賞,使學生對古箏藝術產生興趣,從而對以古箏為代表的我國傳統器樂藝術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分段模擬演奏感受樂曲的速度變化以及樂曲描繪的場景變化。 教學難點:
聆聽樂曲,根據不同的樂段描述的場景編講故事。 教材分析:
《漁舟唱晚》是一首古箏獨奏曲,它的標題選自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中的“漁舟唱晚,響穹彭蠡之濱”。樂曲的意境優美,好像是一幅水墨畫。其表現了夕陽西下,落日的余輝映照在湖面上,遠處青山朦朦,白帆點點,隨風飄來陣陣歡快的漁歌聲,漸漸地,歌聲遠去,湖邊只留下了一片寂靜。 全曲共分三段。
第一段:用慢板奏出了悠揚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并配合左手揉、吟等裝飾手法,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對湖濱晚景的贊美。 第二段:音樂速度加快,旋律是從第一段上下八度跳進的曲調中
發展而來的。形象地表現了漁夫蕩槳歡歌、破浪行舟的歡樂情緒。 第三段:用快板奏出一連串模進音符,形象地表現了蕩槳聲和浪花飛濺聲。隨著音樂的發展,速度逐步加快,力度加強,運用了古箏獨特的演奏方法表現出漁舟近岸、漁歌飛揚的情景。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好,很高興能來到咱們實驗小學和大家一起來上這節課,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件樂器,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古箏)下面我給你們彈一曲好不好?(彈奏《漁舟唱晚》片段)
師:這是我為大家彈奏的一段曲子,同學們你知道是什么樂器嗎?(古箏)那下面咱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古箏。(講解古箏基本結構以及古箏是五聲調式1 2 3 5 6) 三、聆聽樂曲,感受結構
師:那剛才老師彈奏的什么曲子呢?咱們一起來完整的欣賞一下。 1、 欣賞樂曲,了解《漁舟唱晚》由來。 2、 根據不同場景劃分樂曲段落。(分三段) 四、分段學習樂曲。
1.欣賞第一段樂曲,描述樂曲的所描寫的場景 1>分析樂曲的速度(緩慢 舒緩)
2>學唱初始旋律。 3>學習顫音。
4>畫古箏簡筆畫,然后模擬彈奏第一段旋律。 2.欣賞第二段樂曲,描述樂曲的所描寫的場景 1>分析第二段樂曲速度(漸快) 2>出示漸快旋律,畫旋律線。 3>模擬彈奏第二段旋律。
3.欣賞第三段樂曲,描述樂曲的所描寫的場景。 1>分析第三段樂曲速度(非常快) 2>出示快旋律,講解模進旋律。 3>學習刮奏。
4>模擬彈奏第三段旋律。
4.根據三段描寫的不同的場景,編講小故事。 5.完整模擬演奏樂曲。 五、拓展延伸
欣賞小提琴版《漁舟唱晚》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古箏曲《漁舟唱晚》,感受古箏曲的優美絕倫,也感受到了器樂曲的美妙,希望我們以后有機會可以共同去探索更多的器樂藝術。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