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用多大的聲音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用多大的聲音 -河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用多大的聲音 -河南省 - 新鄉
用多大的聲音
教學內容:
《用多大的聲音》是部編版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口語交際課,教材通過三幅圖創設了三個情境,引導學生發現說話時有時候需要大聲,有時候需要小聲。教材中用兩個問句激發了學生探究和表達的欲望,學生在探究“什么時候要大聲說話?什么時候要小聲說話?”的過程中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養成了良好的表達習慣。 教學目標:
1.知道在人多的大場合,只有大聲說,才能讓每一個人都聽得到。 2.知道在公共場合,和少數人說話,聲音要小,不能影響其他人。3.懂得采用恰當的音量說話是文明、有禮貌的表現。 教學重難點:
知道說話聲音的大小與場合、聽的人數有關。 教學方法:
談話法、演示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獎章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引入主題。
1.同學們,老師想請大家認識一位小朋友,(課件出示一個孩子的圖片)大家看,他叫多多。和他打個招呼吧!
2.(播放果果音頻。)我發現小朋友們聽著聽著都皺起了眉頭,其實多多也很苦惱。你覺得他有什么疑問呢?
過渡:為了弄個明白,多多決定坐上他們學校的校車,哦!忘了告訴大家,這可是一輛想到哪就能立刻到哪的神奇校車,多多坐著它,要去各種場合看一看,到底用多大的聲音。(板書:用多大的聲音)大家也想去嗎? 【設計意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口語交際的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這一環節,通過講故事將學生帶入情境中,使學生發現在生活中有時候說話要大聲,有時候說話要小聲,從而自然地引出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材原圖,練習交際。
(一)第一站:講故事場合
看,神奇校車來了,只要加上動作讀一讀神秘口令,它就會把我們帶到第一站。
1.(出示課文插圖:“講故事”)大家瞧,這是什么地方?他們在干什么?指導學生用“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描述畫面。 指名上臺講故事。
2.大家聽到他的聲音了嗎?看來他給同學們講故事的聲音很——(大聲),頒發獎章。
3.誰能像他一樣,再來給大家講個簡單的故事?
4.學生評價。誰也覺得他聲音響亮的,請豎起大拇指夸夸他! 5.在課堂上,什么時候也要像講故事一樣大聲呢?
過渡:看來,在人多的大場合里,只有大聲說,才能讓每一個人都聽得見。(板書:大聲)
(二)第二站:圖書館場合 神奇公交要開動了!一起讀!
1.(出示課文插圖“圖書館”)咦,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再次指導學生用“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描述畫面。
2.他在說些什么呢?在圖書館應該大聲說話還是小聲說話?為什么?
3.這位小朋友聲音就很小,你能像他一樣來和同桌演一演嗎?同桌練習表演。
4.指名上臺表演。其他小朋友就是在圖書館里看書的小讀者了! 5.表演結束后,評價。
(三)第三站:教師辦公室場合 神奇公交又要出發了!讀! 1.(出示辦公室實景圖片)看一看,這是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誰走過來,說了什么?應該用多大聲音說話?為什么?
2.指名上臺表演。其他小朋友就扮演正在辦公室里批改作業或備課的老師吧。
3.表演結束后,評價:哪位小老師,來評價一下他的音量? 4.原來,在公共場合,和少數人說話時,我們的聲音要小聲說話,不能影響其他的人。(板書:小聲)小結:說話聲音的大小與場合、聽的人數有關系。(板書:場合 聽的人數)
【設計意圖:《課標》指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本環節充分利用教材的三幅插圖,先創設學生最熟悉的“教室里講故事”的交際情景,引導學生發現交際知識;再創設“圖書館看書”“辦公室報告”的交際情景,讓每一位同學身臨其境地交際實踐,學生學會了在不同場合用不同音量的交際本領。本環節還在同桌交流時指導學生注意“討論聲音的大小”,將在不同場合用不同音量的教學目標落實到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
三、聯系生活,擴展感知。
(一)第四站:運動會場合
神奇校車要帶我們去更遠的地方。一起讀新的口令!
1.(出示運動會賽跑圖片)現在我們來到了運動場上,你看到了什么?
2.我們一起為這些運動員加加油! 3.剛才大家喊加油的時候,聲音為什么這么響亮呢?運動員們聽了你們的加油聲,跑得更快了!
4.運動會上,是不是總應該大聲加油呢?(出示運動會賽跑圖片)看,這是室內賽場。你看到了什么?
5.作為站在他們身后的觀眾,我多想把我的這些感受分享給我身邊的同伴。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呢?為什么?
6.同桌演一演;師生表演。 7.評價。
(二)第四站:坐電梯場合 再次出發!讀!
1.(出示多名小學生坐電梯圖片)神奇校車真是什么地方都能到達呀!看,幾位姐姐正在乘坐電梯。你覺得在電梯里應該大聲還是小聲?為什么?
2.看,這位姐姐在大聲說話呢!假如老師就是這位姐姐,誰來勸勸我?
3.在電梯里是不是總應該小聲說話呢?看!這位小朋友被困在了電梯里!這時他應該怎么辦?指導學生表演大聲呼救。
四、課外延伸,總結提高。
(一)第五——N站:多種場合
神奇校車越跑越快,接下來只要我們做出相應的手勢,就能迅速到達下一站!(出示生活中各種場景圖片)請仔細看圖,做判斷。
(二)總結
1.時間過得真快,神奇校車的旅行就要結束了。多多有話要對大家說。
2.通過這次旅行,你又知道了什么?
3.總結:同學們說得真好,通過這次旅行,我們知道了說話聲音的大小與場合、聽的人數有關。想讓所有人都聽得到,用大聲;只想讓少數人聽得見,用小聲,這樣,就能成為一個會用合適音量說話的文明小使者。(板書:文明小使者)
【設計意圖:語言的實踐,需要通過大量的課外實踐,有道是:“得法與課內,得益于課外。”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多種生活場境,把口語交際的訓練從課堂延伸到了課外,讓學生進一步分辨大聲講話和小聲講話的場合,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場合意識、對象意識、文明意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