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掌聲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25課《掌聲》第二課時-甘肅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25課《掌聲》第二課時-甘肅省優課
《掌聲》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掌聲》這篇課文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著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文章語言質樸,但在平淡的敘述后面飽含著充沛的情感。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年齡小,學生的情感不容易與作品的情感、教師的情感,產生共鳴。如何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了解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含義,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設想:
備課前,我認真研讀教材教參及課標中對本學段的要求,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是教學重點,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是本課的教學難點。于是,我緊緊圍繞這些來設計教案,開展教學。
在教學設計上,我以英子的內心變化為切入點,引領孩子們抓關鍵語句體會人物的情感,通過對人物外部動作、神態的把握去感知人物的內心世界,通過仔細揣摩重點詞句,領悟文字背后的聲音,在讀讀說說中與文本對話,進而在情景誦讀中入情,在切己體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通過教材的片段重組營造課堂結構的沖突與矛盾,通過具體可行的學習方法的指導,通過師生與文本的對話,通過對文本具體情節的想象、體驗與補充,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孩子們使不僅感受到殘疾女孩英子的內心世界,也在孩子的心里埋下善良、同情、理解、關懷的種子。要想讓學生與課文中的人物心靈相通,就必須讓學生走進文中,與人物、與作者產生共鳴。于是在教學中注重對教材空白點的挖掘,多次創設情境,通過角色互換,引導學生走進人物內心世界。《語文課標》中指出,三、四年級學生應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教學中,我就充分引導學生進行了這方面的訓練。通過關鍵詞句領會表達,體會文字背后的情感。
感受英子的憂郁與自卑時,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去體會、想象英子的生活,從而理解她憂郁、自卑的原因。對于身體正常的孩子來說,只有理解了殘疾孩子的精神世界,才能最終理解這個故事。這不僅是培養同情,這更是培養善良的開端。
感受英子的自信與開朗與感受憂郁與自卑一樣,還是抓住關鍵詞句去引導學生想象英子的表現,從外部的表現再深入人物的內心。在這個過程中,暫時跳過了文本中表現“掌聲”的段落,對教材的重組意在達成這樣的效果——英子的前后變化構成了強烈的情感沖突與矛盾:究竟是什么使得那么憂郁、自卑的英子變得如此自信與開朗?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么?這股強大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學生正是帶著這樣的疑問進入了文本的核心部分。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猶豫”“甚至”等重點詞句的意思,讀懂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變化。 情感目標: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了解英子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
教學難點 :了解英子在掌聲前后內心的變化。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啟發點撥、 創境想象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 引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錄播室上課,后面還坐了這么多位聽課老師,老師有點緊張,你們能給老師來點掌聲嗎?
謝謝,聽了你們鼓勵的掌聲,老師現在放松多了。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9課,請大家齊讀一遍課題。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談話設計,從課題“掌聲”入手,調動學生情感,營造氛圍,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做好了鋪墊。] 二、以填空的形式,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同學們,你們喜歡掌聲嗎?對,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掌聲。這篇課文就圍繞“掌聲”寫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那么故事情節大家還記得嗎?這樣吧,老師這里有一個填空題,誰來填一下? 指名學生口述填空。
[設計意圖:回顧課文主要內容,為后文學習奠定基礎。] 三、走近人物,感受人物“情感”變化 (一)感受英子的“自卑與憂郁”。
1. 設問:英子原來是一個非常自卑的孩子,那么課文哪一段寫了這個內容? 請大家打開書找一找。
2.師范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邊聽邊思考:從這一段的哪些詞句中能感受到英子很自卑?用筆劃出相關的詞句。
3.學生匯報交流,教師點撥指導,引導學生抓住“默默地”“早早地”“總是”等詞語進行品悟賞析,體會英子的內心。 4.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是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自卑、膽怯的心理就像一塊沉重的大石頭壓得她喘不過氣來。所以這一段朗讀時要讀出英子的自卑與痛苦,語調應該低沉、緩慢一些。
學生自讀體會,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價。
5.引導學生結合圖片及生活實際了解“小兒麻痹癥”,體會這種病人內心的痛苦與自卑。
師引導:英子為什么會這么自卑?誰知道什么是“小兒麻痹癥”? 課件播放一組小兒麻痹患者生活的圖片。
設問:你看了圖片以后有什么感受?這種病人在生活中除了行走不便之外,還會遭遇到什么?
師小結:所以他們往往在心理上很自卑,而這種心理的殘疾比身體的殘疾更可怕。英子就是這樣一個可憐、自卑的孩子。
[設計意圖: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去設身處地體會、想象英子的生活,從而理解她憂郁、自卑的原因。] (二)感受英子的“自信與快樂”。
1.師引導: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自卑憂郁的人,后來卻完全變了。她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呢?請大家找找課文哪一段寫出了她的變化。
2.齊讀課文第四自然段,要求學生用一個詞說說英子變成了一個怎樣的人,自己又是從哪里讀出來的?
3.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甚至”。
4.拓展想象:開朗、自信、快樂的英子還會跟大家一起做什么?
[設計意圖:抓住關鍵詞句去引導學生感受英子的自信與開朗。同時進行語文文字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 四、品析段落,深化“情感”變化。
師引導:我們看,一個自卑、憂郁的英子變成了一個自信、快樂的英子,誰知道是什么力量讓英子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掌聲)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究竟是什么樣的掌聲,能產生如此大的魔力。
(一)出示讀書要求,學生根據要求自主學習2、3自然段。 (二)小組合作交流。
[設計意圖:在組長的帶領下合作、探究,通過思想學生的碰撞、知識的共享,解決疑難問題,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師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小組中,與學生一起討論、交流,并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進行調控、點撥。] (三)學生匯報學習結果,師相機點撥指導。
1.兩次掌聲分別是在什么時候響起的?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2.理解英子為什么“猶豫”。
(1) 上臺前英子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從哪里讀出來的?“猶豫”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說說英子的心里是如何矛盾、如何為難嗎?
(如果上去,英子擔心----------; 如果不上去,英子擔心---------)
除了“猶豫”我們還能從哪里讀出她的不情愿,她的痛苦?引導學生抓住動作、神態描寫體會猶豫背后的痛苦、無奈。
(2)英子最終鼓起勇氣向講臺走去,從座位到講臺可能只有幾步之遙,可對于這樣一個殘疾、自卑的人來說,卻是一個多么艱難的過程,她每邁出一步,都需要多么大勇氣啊!此時此刻,英子最需要的是什么?而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什么?
(3)出示描寫掌聲的句子,通過指導朗讀,感受英子的情感。 3.體會兩次掌聲的含義 (1)體會第一次掌聲的含義。
請學生在“掌聲”處填白。 創設情境:“如果你就是鼓掌中的一員,你想通過掌聲告訴英子什么?”你們掌聲里包含的意思英子聽懂了嗎?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
(2) 創設情境體會第二次掌聲的含義:如果說第一次掌聲包含著更多的鼓勵,那么第二次掌聲則寄予了更多的夸獎和贊揚。 (3)體會兩次掌聲給英子帶來的變化。 A 比較兩次“一搖一晃”的不同。
B 引讀第四自然段,回扣對掌聲的理解。
(4)如果你是英子,面對這些為你響起掌聲的同學,你又會說些什么? (5)補充介紹英子長大后的取得的成績。
[設計意圖:學生在抓兩個“一搖一晃”,從動作到內心,進行多角度的理解。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掌聲的含義,相機指導朗讀。利用填白的方式,幫助學生體驗兩次掌聲的不同含義。] 五、拓展延伸,內化“情感”變化
1.讀了這個感人的故事,你現在最想說的話是什么?
2.課文里的同學用掌聲送去了關愛。生活中當他人需要幫助時,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式為同學們送去關愛呢?引導學生補充小詩。 3、播放視頻,進一步感受殘疾兒童的“身殘志堅”。
[設計意圖:用小詩進行適當拓展,引導學生關注愛的表達的其他方面,提升對愛的感受;由對本課的學習,向愛的更多方式的感悟引領,回扣、落實本組的人文專題,同時深化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六、總結全文。
掌聲道出了愛的真諦。是啊,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永遠是春天。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讓這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永存在我們心底。 七、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給班級里的一位同學或周圍的某一個人,寫一句鼓勵的話或進行一次幫助。
3.如果是主人公英子自己來講這個故事,她會怎樣講呢?從第2--4自然段中任選一段試著講一講。
板書設計:
25 掌聲
鼓勵 愛 贊揚
課后作業設計:
一、給句子中帶下劃線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上“√” 1.她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lào luò)下了殘疾。 2.老師是剛調(diào tiáo)來的。
3.她和同學們一起游戲,還讓同學們教(jiāo jiào)她游戲。 二、給下面加點的詞換個說法,但句子的意思不變。 1.老師讓同學們輪流..上講臺講故事。( ) 2.掌聲漸漸平息,英子也鎮定..了情緒。( )( ) 三、讀一讀下面的語段,做一做后面的練習
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師里驟然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在掌聲里,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掌聲漸漸平息,英子也鎮定了情緒,開始講述自己的一個小故事。她的普通話說得很好,聲音也十分動聽。故事講完了,教室里又一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驟然——( ) 持久——( ) 2.聯系課文分析,我們想通過掌聲對英子說些什么?
(1)“猶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英子為什么“猶豫”?___________________你從中體會到此時英子的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英子一搖一晃地走上講臺時,我們熱烈地掌聲是想告訴英子: 在英子鎮定地講完了故事,我們熱烈地掌聲是對英子說: 3.英子明白我們的心意嗎?你從課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她仿佛在心里對大家說______________。
4.這段話寫了______次掌聲。掌聲是同學們對英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英子也從大家的______________中獲得了_________________。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