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寓言二則,亡羊補牢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12.寓言二則《亡羊補牢》江蘇省 - 南京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亡羊補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學寫6個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寓言、亡羊補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一則寓言故事。 3.體會寓言所蘊含的道理,懂得做錯了事要及時改正。
教學重難點:
讀懂寓言故事,體會寓言所蘊含的道理,懂得做錯事要及時改正。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來和大家玩一個看圖片猜寓言故事的游戲。哇!你們知道這么多的寓言故事,真了不起,其實寓言就是小故事揭示大道理。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亡羊補牢》。 2.板書課題,提醒亡和牢是生字。
(“亡”第一筆點在豎中線,第二筆橫稍長,起筆在橫中線,第三筆豎折起筆在豎中線左邊,折段不宜過長;“牢”第一筆點寫在豎中線上,“牛”字第一橫寫在橫中線上,第二橫要寫長些,一豎寫在豎中線上,上下兩部分要寫緊湊些。)
指名讀題(提醒牢是邊音),齊讀課題。
3.那么《亡羊補牢》這個寓言故事會藏著什么道理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看著屏幕,先聽老師讀一讀這個有趣的故事。 2.同學們認真傾聽的樣子特別可愛,一定也想自己讀一讀。
出示自讀要求: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同學們讀得都很認真,誰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4.其實概括課文內容還能更簡潔一些,誰能嘗試完成這個填空?(自由說,指名說)
三、精讀課文,理解寓意
1.養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兩次)第一次為什么會丟羊呢?請大家認真讀一讀第一自然段。 第一次為什么會丟羊呢?(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
出示詞語“羊圈”,“圈”,國字框像四周圍起來的樣子,聲旁“卷”提示讀音。讀詞。還有個讀音組詞“圓圈”。
出示詞語“窟窿”,“窟窿”都是穴字頭,所以和洞有關。讀詞(注意輕聲)。 你能讓羊圈破個窟窿嘛?請生上臺擦羊圈,取羊。夜里狼就是從這個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的。
讓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第一次丟羊的原因。
2.過渡:養羊人第一次丟羊是因為羊圈破了,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羊圈破了個窟窿,你會怎么做?(把窟窿補上)
請你快來勸勸他。(把窟窿補上吧)還有什么想說的?(快采取一些措施吧,不然又會丟羊)評價:你真是個好心人
課文中誰來勸養羊人了?出示詞語“街坊”:你家有街坊嗎?街坊就是鄰居的意思。坊的提土旁表示城市中以道路劃分的居住生活區。“方”提示讀音。讀詞(輕聲)。
我們來看文中的街坊又是怎么勸說的,指名讀。 你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去勸說養羊人的?(生:著急的心情)你是從哪個詞感受到的(生:“趕快”這個詞)好,如果你是那個街坊,就請你把這種著急的心情讀出來。其他街坊,你還會帶著怎樣的心情勸告養羊人的?(生:擔心)能讀出這種擔心嗎?(生讀)師追問:發現他又重讀了哪個詞?(生:堵上)對了,看當我們重讀不同的詞,就會表達出不同的心情。
現在我就是養羊人,請你們來勸勸我。
3.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養羊人的表現呢?誰來做養羊人?
出示: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指名讀。
養羊人這話是什么意思呢?能給這句話換個說法,直接告訴大家養羊人想說什么嗎?(生:羊已經丟了,不用修羊圈了。)面對街坊的勸告,養羊人報著怎樣的態度?(生:滿不在乎)能把養羊人這種滿不在乎的態度讀出來嗎?
以同桌為單位,帶著這樣的語氣來讀他們的對話。找生表演。
4.就因為他不聽勸告,所以,第二天早上——引讀(出示:他去放羊,發現羊又少了一只。)
這是養羊人第幾次丟羊?你是從那個字中讀出來的?(又)(在黑板上取羊) 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語文就是需要咬文嚼字的。
兩次丟羊之后,養羊人心情怎樣?這時,他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默讀第五自然段,劃出相關的詞句。
心情?(后悔)他在后悔什么?(后悔沒有聽從街坊的勸告,致使羊又被叼走了一只) 理解“后悔”,你在生活中有后悔的經歷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分享。
養羊人跟你們一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他是怎么做的呢?第三次他還會丟羊嗎?你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結合“趕緊”體會養羊人行動迅速,通過“堵上、結結實實”,體會養羊人把羊圈修得很好,結合“再也沒有丟過”明白改正錯誤后的好結果。)(請生用不同顏色補圈)
5.“窟窿”終于被結結實實地堵上了,羊再也沒有丟過了。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題目,你理解了嗎?(指名說)
“亡”:丟失,“牢”古時指關牲口的圈,羊圈。
你能用一句話說說題目的意思嗎?(羊丟失了把羊圈修補好)
6.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寓言《亡羊補牢》,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生自由答)
老師把寓意歸納了出來,請看大屏幕,齊讀
(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及時改正,就不算晚)
7.“亡羊補牢”這個故事出自于《戰國策》,戰國時楚襄王整天吃喝玩樂,把勸他的大臣莊辛趕出楚國。五個月后秦國攻打楚國,很快占領楚都。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趙國請回莊辛,莊辛說:“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莊辛用這句話勸告楚襄王不要再只顧玩樂,不管國家。這次楚襄王聽了莊辛的勸告,還封莊辛為陽陵君。而莊辛也幫助楚襄王收復了失地。
這個故事已經流傳了上千年,直到現在,我們常常用它來警醒自己、規勸他人,我們生活中也有類似亡羊補牢的事情,誰來與我們分享一下。可以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看書姿勢,寫字姿勢,學習不認真等)
總結:犯錯不怕,只要我們能像亡羊補牢中的養羊人一樣知錯就改,就還不晚,所以,人們經常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板書:為時不晚)
8.學習寓言是有方法的,你們想知道嗎?
理解題意----理解內容---聯系實際體會寓意。 希望大家在課外閱讀寓言時,也能采用這種方法。
三、學習生字 1. 認讀生字。
自讀,請生讀,小羊吃草游戲。 2.書寫生字。
(1)出示“牢、告”,觀察這兩個生字,你發現了什么? (都是上下結構,牢,上窄下寬,告,上寬下窄)
(2)怎么記住這兩個字?“牢”養牛的圈欄,“告”一口咬掉牛尾巴。 (3)你認為書寫這兩個生字時,應該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 3.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牢”、“告”。 4.學生在書上田字格中練寫生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