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地震中的父與子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組17地震中的父與子 -陜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語文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組17地震中的父與子 -陜西省優課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感受父子親情,理解偉大的父愛能給人巨大的勇氣,能使人在危急時刻變得更加堅強,能夠無所畏懼地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
2.依托語言文字,通過有感情朗讀、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和情感。
教學重點:
1.理解“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
2.理解這對父子為何了不起。
教學難點:
理解“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昨天老師布置了預習,讓大家搜集有關地震及其危害的資料進行了解,現在誰能談談自己對地震的認識與感受?
是啊,地震是多么殘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家園。1994年,一場大地震侵襲了美國洛杉磯,在地震中,有一對父子用他們的真情,演繹了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個故事,感受這段溫情。
板書課題:地震中的父與子 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師:地震中的父與子,這是一場怎樣的地震?在這場地震中,父親和兒子之間又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問題1)請同學們把書翻開,自由地朗讀課文,尋找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學生自讀課文。)
師:讓我們來交流一下,這是一場怎樣的地震?(突如其來、傷害巨大) 師:你從哪兒知道的?
師:30萬人,不到四分鐘,災難的來臨就是這樣突如其來、傷害巨大。請你再讀讀這個句子。生再讀。
師:還從哪里讀出了這是一次非常嚴重的大地震。
師:昔日是一片歡聲笑語,今日是一片廢墟。這就是大地震帶給我們的慘烈對比。請大家再讀讀這個句子。生齊讀。 師: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組圖片,(播放洛杉磯大地震的圖片2)這是洛杉磯大地震后拍下的照片。高高的立交橋眨眼間變成了殘垣斷壁;漂亮的小轎車被倒塌的房屋硬生生攔腰砸斷;這個消防隊員望著豪華的商業街變成了一地瓦礫,束手無策;大地震后引發的大爆炸吞噬著人們最后的希望;昔日美麗的家園
如今變成了這幅模樣。災難之后的洛杉磯遭到巨大的破壞,變得如此荒涼,這樣的地方就叫做——(課件出示“廢墟”一詞);剛才我們還看到了火光沖天的——(課件出示“爆炸”一詞);看到一片又一片的——(課件出示“瓦礫”一詞);場面——(出示“混亂”“破爛不堪”);這一課還有一個生字,我們要讀準它的平舌音。(課件出示“砸”)
師:生齊讀課件中的生字詞語。
師:這就是這場大地震留在我們腦海中的印象,就在這樣的一場大地震中,父與子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提示:加上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就能完整地說出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誰愿意來試一試。 三、聚焦父親
過渡:的確,面對大地震這樣的災難,人類如同螞蟻般渺小,生命在轉瞬間灰飛煙滅,可就在這樣的災難中,這對父與子卻創造了生命的奇跡,請同學快速地瀏覽課文,看看課文中怎么評價這一對父子? (他們父子倆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 師: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師板書)。了不起的父親,了不起的兒子。這節課,我們先走近這位了不起的父親。請同學們靜心默讀課文1-12自然段,在這部分課文當中,有許多有關父親的描寫,請仔細看一看,從哪些語句中你讀出了父親的了不起,畫下來,可以做上批注。開始吧。 (學生默讀課文,圈點批注,教師巡視。)
師:咱們來交流交流。你從哪些語句中讀出了父親的了不起?
a、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b、第3自然段看出這位父親了不起,因為他想起對兒子的承諾,所以他就去兌現他的承諾。
c、不聽警察、消防隊員和其他人的勸阻。
1)體會語言
師:真好,同學們從這么多地方,從字里行間讀出了父親的了不起。咱們就一處一處細細體會。先來看看剛才這位同學說的,有很多人勸說父親,可他就是不離開,也就是課文中的這部分內容(出示課文片段)同學們看看這段話主要抓住父親的哪方面進行描寫?(板書:語言)。 1、都有哪些人勸說父親?
2、路過的人、消防隊長、還有警察,他們都勸了父親,說說他們分別是怎么勸的?(指名讀)
3、面對他們的勸阻,父親的回應是這樣的三句話。(課件出示3)請同學們再讀讀這三句話,你有什么發現?(父親的三句話都是差不多的意思。而且最后兩句話還一模一樣。)
父親的回答就是簡單而且有點重復的三句問話。可是,父親說這三句話時的心情是一樣的嗎?你自己讀一讀,體會體會再說。 第一次他說“誰愿意幫助我?”(懇求) 第二句是:“你是不是來幫助我?”(急切)
怎么體會?消防隊員在大地震之后是負責什么工作的嗎?他見到消防隊長,以為是來幫助他救兒子的。他以為兒子有希望了,所以,他的心情是非常的——急切。
第三句是什么心情?(生氣、絕望、崩潰)體會心情:兒子還在廢墟里,警察卻讓我回家?警察不是來幫我救兒子的嗎?
父親有點兒想不通,為什么警察和消防隊長都不幫我救兒子。同學們能理解嗎?這是一場什么樣的地震? 那些人都勸父親離開。這些人勸阻咱們都能理解,父親的堅持你能理解嗎(父親的堅持表現了他對自己兒子的愛。)
師:同學們,從父親這三句簡簡單單的問話中,我們讀出了他的懇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潰,就讓我們帶著這些體會再讀這段話。老師和大家合作,就請你們讀父親的三句問話。
(引讀)當有些人走上前來勸說父親,父親是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懇求地問——
(引讀)當消防隊長出現在父親面前,父親覺得自己的兒子有獲救的希望了,于是他急切地問——
(引讀)警察走上前來,要父親馬上回家。這個一心要救兒子的父親簡直要崩潰了,于是他問道——
我想問問阿曼達的父親,人們這樣勸阻,震情這樣厲害,你為什么不離開? (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
2)體會動作
師:剛才同學們交流時還談到第12自然段里,父親挖了很長時間,也讓他讀到了父親的了不起。那我們就按照他說的,一起來讀一讀這一句。(4課件出示句子: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你從這句話的那個詞能體會到父親的了不起?什么描寫?(板書:動作) 請全班男同學來讀讀這句。
有哪些同學都畫下了這個句子?為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讀句子。
師: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大家。在父親挖掘兒子的時候,可能會有哪些動作?(掏,搬,刨,扔。)
這么多動作,作者只寫了一個“挖”字,你能讀懂作者的心嗎?為什么就只寫一個“挖”字?
(齊讀這句話)
師:作者這樣羅列時間的進程,他為什么不直接寫出挖了36小時呢?(體現出時間的漫長,表現父親的堅持。)
師:帶著各自的體會,自由練讀,你會怎樣讀這時間的進程?指名讀 急促——讀出父親心里的焦急。
緩慢——讀出時間漫長,父親勞累。
由慢到快,聲調逐漸升高——讀出對父親的崇敬。 師:那是怎樣的36個小時呀? 也許會發生——大爆炸。 也許會發生——塌方、余震。
可是這位父親依然堅持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 沒人再來阻擋他。
時間就這樣在推移,艱難的挖掘還在繼續,父親還是一無所獲,也許他曾經挖出了其他遇難者的尸體,可是這位父親依然堅持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師:是什么支撐著這位父親這樣苦苦挖掘?
師:而這一切的一切,讓我們不得不再一次感嘆,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
3)體會外貌
師:36小時過后,我們看到的是這樣一位父親。女同學,讀。(5出示課文片斷: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句話抓住了父親的什么進行描寫?(板書:外貌) 師:你感受到了什么?
師:就讓我們記住這位歷盡艱辛,疲憊不堪,傷痕累累的父親的形象。男同學讀。
師:就讓這位了不起的父親的形象永遠定格在我們心中。全班讀。
4)動筆抒情
師:此情此景,讓我想起5.12汶川大地震后始終縈繞在我腦海中的一個形象、一個動作、一段言語。請同學們來看。(課件音樂起,陸續出現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圖片)
師:男兒有淚不輕彈,此刻,這個痛失女兒的男人用孤獨無助的淚水告訴我們,什么是一個父親心中最深的傷痛;又是父親,他背著從廢墟中挖出的兒子的尸體,艱難地行進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個,要帶兒子回家;這個嬰兒的媽媽,用血肉之軀頂住坍塌的天花板,護佑這個小生命甜甜的夢,卻只是在臨終前留下這樣的一則手機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天下的父母千千萬,愛子之情卻一樣深。就讓我們再一次走近父親的心,此時此刻,挖掘已進行了36小時,可是兒子還生死未卜。這個深愛兒子的父親會對心愛的寶貝說點什么呢?請你將淚水凝聚在筆端,寫在書頁的空白處。(輕緩音樂) 師:讓我們來聽一聽已經寫完了的同學的話。請你動情地讀給大家聽。 謝謝同學們深情的話語。你們的話,讓我想起這樣一首詩: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把我們環繞,這個人就是——父親。這種愛就是堅守承諾,堅持挖掘的,如山的——父愛。
下節課,再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這位深愛兒子的、了不起的父親,又有著一位怎樣了不起的兒子。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