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金屬材料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八單元課題1金屬材料_廣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八單元課題1金屬材料_廣州市越秀區明德實驗學校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認識金屬材料,并了解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及其應用。
②掌握合金的概念、性能及其應用。
③理解物質的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①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配合學生自編自演的小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
②采用小組合作分享的上課模式,通過觀察實驗和分析表格培養學生的自學、表達、歸納等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 認識金屬材料在生活和社會上的重要作用,感受生活與化學學科緊密的聯系
②形成物質的性質和用途的關系,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表達能力。
2學情分析
1.學生認知水平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上及在物理課相關的學習中,對金屬材料及金屬的物理性質已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雖然聽過類似“鋁合金”的詞語,但對合金的概念和性能并不清晰。
2.學生能力水平分析
學生通過九年級上學期的一學期的化學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觀察,分析,歸納的能力,對于簡單的學習內容已經可以通過自學和討論去解決。
3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及難點分析
重點: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質及應用,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
難點:物質的性質雖一定程度上決定物質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金屬材料
教師活動
【投影】學習——讓我們更明理!
分享——讓我們更快樂!
【講述】金屬分享會現在開始!金屬,大家并不陌生,但是人類對它的利用又是從哪里開始的呢?現在有請第一組的同學分享一下金屬的發展歷史。(教師把講臺讓給學生代表作分享)
學生活動
【分享1】1、接到分享任務后做的工作。(包括上網搜索材料的圖片,以及資料投影。
2、網上截取的《金屬發展史》的視頻。
【練習】學生主持并對答案。
【總結】相信大家都可以了解人類對金屬的利用,是從青銅到鐵器再到鎂鋁等金屬。
點明這節課是金屬的分享會,并把講臺交給學生,鼓勵學生多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活躍氣氛。
設計意圖
讓學生回家自己上網搜索金屬歷史的材料,以及篩選有用的資料分享給同學,體現信息技術與教學的相融合。
活動2【活動】認識金屬材料
教師活動
【過渡】謝謝同學的分享,其實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金屬制品,你能列舉一些嗎?
學生活動
【分享2】學生拿出自己身邊的金屬制品上講臺作分享,并簡單介紹這些金屬制品分別是利用了金屬的那些物理性質制成的。
教師活動
【過渡】剛才同學展示的金屬制品實際上除了純金屬以外還有合金。現在請同學們先自行閱讀課本P3及P4的資料卡片,完成導學案3、4題。
【巡查】教師巡查導學案的完成
【講評答案】利用授課寶即時投影答案,并評講。
學生活動
【自學】閱讀課本,完成導學案。
教師活動
【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大致了解了金屬的物理性質以及性質決定用途,但是在對金屬的使用過程中,我們的同學產生了一些疑問,請看短片《賣鍋記之一》(學生自己制作),幫幫同學解決疑惑。
【提問】鐵的導熱性是不是最好的?(與銅、鋁比較)你能設計實驗證明你的觀點嗎?
學生活動
【觀看視頻、思考】觀看《賣鍋記之一》,思考里面的問題。
【討論】根據問題,討論實驗方案。
教師活動
【過渡】哪位同學能夠分享一下你們的實驗方案呢?(鼓勵學生自動上講臺分享)
學生活動
【分享3】金屬導熱性比較實驗設計分享(PPT):學生上網查資料,找出金屬導熱性比較的方案,根據學校現有的實驗器材,對實驗進行改進,并向同學展示改進的方案。
教師活動
【過渡】根據同學的設計方案,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實驗器材,請大家動手,一起驗證一下銅、鐵、鋁三種金屬的導熱性的強弱。
【巡查、指導】
學生活動
【實驗】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
【回答】學生舉手回答實驗結論導熱性:銅>鋁>鐵。
教師活動
【提問】有哪組同學能成功完成實驗呢?
可否分享一下你們的實驗結果。
【點撥】有同學很好的完成了實驗,也有同學實驗失敗了,請你根據你的實驗過程,總結出實驗成功的關鍵所在。
學生活動
【討論、總結】實驗成功的關鍵:凡士林用量的多少,加熱的時間等。
教師活動
【引導】從實驗中我們得出結論,鐵的導熱性比銅、鋁都弱,但為什么我們家里的鍋大多數都是用鐵來做的呢?請根據投影的PPT和生活經驗回答這個問題。
學生活動
【討論,回答】因為鐵的價格相對便宜和產量高。
教師活動
【總結】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我們考慮物質的用途時除了考慮性質外,還要考慮資源、價格等因素。
學生活動
【閱讀、畫書】學生閱讀課本相關知識,畫起重點。
教師活動
【引導】除了上面這個對金屬利用的例子外,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可以說嗎性質并不是決定物質性質的唯一因素,請同學們完成課本第4頁的討論。
【巡查】檢查學生練習完成情況。
學生活動
【討論】課本第4頁的“討論”.
【回答】學生回答討論答案
教師活動
【歸納】物質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但這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在考慮物質的用途時,還需要考慮價格、資源、是否美觀、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廢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對環境的影響等多種因素
活動3【活動】認識合金
教師活動
【過渡】除了剛才的問題,同學在生活中還碰到了第二個問題,請看短片《賣鍋記之二》。
學生活動
【觀看、思考】學生觀看視頻,思考:為什么不銹鋼鍋不容易生銹。
教師活動
【過渡】片中提到“為什么不銹鋼鍋不容易生銹?”,請片中的主角“小彬”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學生活動
【分享4】學生上講臺分享“不銹鋼不容易生銹的原因”(展示上網百度的結果)
【練習】學生主持并對答案
教師活動
【引入】在剛才同學的分享中提到,不銹鋼是一種合金,那究竟什么是合金呢?請閱讀課本第4頁,思考導學案的8-11題。
【巡查】
學生活動
【自學、討論】閱讀課本,完成導學案8-11題。
【回答】導學案8-11題。
教師活動
【講評答案】
【引入】在視頻中我們學到把金屬制成合金后,它的抗腐蝕性能會變強,實際上,除了抗腐蝕性外,合金對比純金屬,還有什么性能上的改變呢?請看課本P5,完成實驗8-1
學生活動
【實驗、思考】黃銅是銅的合金,它能在銅片上劃出痕跡,反過來卻不行,說明合金的硬度大于組成他們的純金屬
教師活動
【引入】除了硬度,還有其他改變嗎?同學們閱讀課本第5頁表格,并完成討論。并請同學上講臺分享一下他對合金與純金屬熔點比較的實驗設計。
學生活動
【分享5】分享老師給出的設計方案以及自己在網上查到的改進方案,并指出這個改進方案的優勢所在。
教師活動
【歸納小結】金屬熔合了其他物質后用,性質會有所改變,一般而言合金的硬度大于組成他們的純金屬;合金的熔點低于組成他們的純金屬;合金的強度、抗腐蝕能力一般強于組成它們的純金屬。因此金屬材料的應用就更廣泛了。
學生活動
【聆聽,思考】劃筆記
教師活動
【過渡】謝謝剛才幾位同學的分享,分享會到這里,老師也想給大家分享一下一種21世紀重要的金屬材料——鈦和鈦合金,它有什么優良的性能?看以下由同學制作的視頻。
學生活動
【觀看】由同學自己制作的“鈦和鈦合金”的用途的視頻。
活動4【講授】金屬材料
教師活動
【講述】到此金屬分享會接近尾聲,接著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次分享會我們學到了什么。
【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1、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
2、金屬常見的物理共性是---導熱性、導電性、延展性。
3、物質的性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
4、合金是混合物,常見的有鐵合金、黃銅、鈦和鈦合金。
學生活動
【聆聽、思考】
活動5【練習】金屬材料
【能力提升】
鋼鐵是磁性材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例如:電磁起重機、磁懸浮列車、磁性門扣等;但是同時也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例如:手表的表針一旦被磁化就無法工作、鋼鐵制得輪船很容易成為安裝磁性傳感器的水雷攻擊目標等。請你查找相關資料,就金屬的兩面性發表自己的見解。
第八單元 課題1 金屬材料
學習目標
1.通過日常生活中金屬材料的廣泛利用,認識金屬材料,并了解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及其應用。
2.掌握合金的概念、性能及其應用。
3.理解物質的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
課堂導學
【金屬分享一】金屬發展史
1、人類利用金屬鐵、鋁、銅,由早到晚的時間順序是 )
A.銅、鐵、鋁 B.鐵、鋁、銅 C.鋁、銅、鐵 D.鐵、銅、鋁
【金屬分享二】展示身邊的金屬制品,感受金屬材料和生活密切相關。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